一种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70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包括上下布置的固定环、均压环以及连接固定环和均压环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固定环上可拆卸地安装有避雷针,右支撑杆设计为中空结构,中段设有环形透视窗,右支撑杆内部安装有雷电监测装置,雷电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微型高清相机、微型圆柱直流电机、柱状锂电池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微型高清相机通过连接板与微型圆柱直流电机相连,微型高清相机用于透过环形透视窗采集绝缘子图像数据和避雷针图像数据,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用于将采集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加线路对导线屏蔽区域面积以及雷电辅助监测多重功能,在降低运维成本的同时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风险。降低运维风险。降低运维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


[0001]本技术涉及防雷装置,具体是一种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

技术介绍

[0002]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网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于电网的安全与经济性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雷击是导致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电力的可靠供应,线路频繁的雷击跳闸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0003]输电线路遭受直击雷的情况中绕击仍然占有着较高的比重,雷电对线路形成绕击致使跳闸的主要原因是架空避雷线路的保护范围不足导致其屏蔽失效,雷电流绕过避雷线路直接击中导线致使线路绝缘失效出现闪络跳闸事故。目前,针对线路绕击防护措施主要是通过安装各类辅助的侧向避雷针,扩大屏蔽区域,减小避雷线屏蔽失效概率。但是目前的侧向避雷针均是单一避雷装置,需要在铁塔上单独安装,增加了造价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劳动强度。
[0004]对于线路遭受雷击后的雷电定位,目前,通过雷电监测设备仅能判别雷击的大致区间,实际雷击位置及雷击绝缘闪络后的绝缘子损伤情况仍需要运维人员根据区间范围进行现场巡视进行实际排查,甚至需要人员登塔检查,大幅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人员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防雷电绕击技术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防雷电绕击技术单独制造安装,造价高、人员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以及发生雷击后不能精确获取雷击位置和判别雷击闪络绝缘子情况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用于安装在绝缘子性上,所述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包括上下布置的固定环、均压环以及连接固定环和均压环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固定环上可拆卸地安装有避雷针,所述右支撑杆设计为中空结构,中段设有环形透视窗,右支撑杆内部安装有雷电监测装置,所述雷电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微型高清相机、微型圆柱直流电机、柱状锂电池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微型高清相机通过连接板与微型圆柱直流电机相连,所述微型高清相机用于透过环形透视窗采集绝缘子图像数据和避雷针图像数据,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用于将采集的绝缘子图像数据和避雷针图像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远程传输指令,通过控制器控制启动微型高清相机。
[0009]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杆采用低电阻实心导体材料制成,所述右支撑杆采用中空绝缘复合硬制材料制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的环形表面设置多个螺纹孔,避雷针通过固定环上的螺纹
孔连接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的环形表面设置多个螺纹孔,避雷针通过固定环上的螺纹孔连接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两端设置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使均压环本体与绝缘子性牢固连接。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将均压环与侧向避雷针有效结合,在线路易绕击区域仅需在固定环上加装侧向避雷针即可,不必再单独安装,降低施工和运维成本;
[0015]2、本技术侧向避雷针为易拆卸式,可根据线路实际雷害情况选择性加装不同长度,不同类型的侧向避雷针,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0016]3、本技术设置微型高清相机,可进行雷电监测,有效观测实际雷电影像,为雷击现象分析研究提供可靠的影像数据,同时该相机也能实现360度旋转,在线路实际遭受雷击闪络后能够检测绝缘子实际闪络情况,为雷电故障定位以及实际绝缘子受损情况提供可靠的图像数据资料,避免运维人员现场登塔检查,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风险。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支撑杆A处的内部剖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支撑杆的内部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在复合绝缘子上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分述如下:
[0022]1-固定环,2-螺纹孔,3-侧向避雷针,4-左支撑杆,5-均压环,6-右支撑杆,7-环形透视窗,8-微型高清相机,9-微型圆柱直流电机,10-柱状锂电池,11-数据线,12-无线信号收发模块, 13-柔性单晶硅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包括上下布置的固定环1、均压环5以及连接固定环1和均压环 5的左支撑杆4和右支撑杆6,固定环1上可拆卸地安装有避雷针3。所述固定环1的环形表面设置多个螺纹孔2,避雷针3通过固定环1 上的螺纹孔2连接固定,所述避雷针3的直径与螺纹孔2的螺径相等,能够便捷拆装。
[0025]本技术的支撑杆分为左、右两个支撑杆件,即左支撑杆4和右支撑杆6,一端与固定环1连接,另一端与均压环5连接,起到连接和固定均压环5的作用。
[0026]所述避雷针3可设置多种长度,实现在不同雷击区域差异化安装,达到更优的线路防绕击效果。通过固定环1环面上设置的螺纹孔2可与不同长度、不同类型侧向避雷针3连
接,即可实现增大线路屏蔽区域,减小雷电绕击线路概率,不需要再通过其它复杂安装途径来加装侧向避雷设施,有效节约运维成本,降低劳动强度。
[0027]所述左支撑杆4采用低电阻实心导体材料制成,实现电荷传导;所述右支撑杆6为中空绝缘复合硬制材料制成,保护内部监测设施不被雷击时的冲击电流损坏。请结合参阅图2及图3,所述右支撑杆6 整体为复合绝缘材料制成,杆件本体为中空设计,中段利用透明材质 (例如透明玻璃、塑料等)制成环形透视窗7,右支撑杆6内部安装有雷电监测装置,所述雷电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微型高清相机8、微型圆柱直流电机9、柱状锂电池10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微型高清相机8通过连接板与微型圆柱直流电机9相连,柱状锂电池10用于给组件提供工作电源;避雷针3采集的雷电冲击信号可通过数据线11接入控制器。
[0028]左支撑杆4和右支撑杆6的表面还可设置柔性单晶硅太阳能板 13,柔性单晶硅太阳能板13用于给柱状锂电池10充电,实现监测设备的电能补充。
[0029]如图4所示,固定环1两端设置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让均压环 5本体牢固与绝缘子性连接。所述微型高清相机8在微型圆柱直流电机9带动下可实现相机360度旋转,借助于均压环5安装在复合绝缘子上端部的优势,通过环形透视窗7能够俯瞰绝缘子整体状况。微型高清相机8正常状态下处于待机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用于安装在绝缘子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包括上下布置的固定环、均压环以及连接固定环和均压环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固定环上可拆卸地安装有避雷针,所述右支撑杆设计为中空结构,中段设有环形透视窗,右支撑杆内部安装有雷电监测装置,所述雷电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微型高清相机、微型圆柱直流电机、柱状锂电池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微型高清相机通过连接板与微型圆柱直流电机相连,所述微型高清相机用于透过环形透视窗采集绝缘子图像数据和避雷针图像数据,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用于将采集的绝缘子图像数据和避雷针图像数据发送至接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和雷电监测型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身丽黄俊杰张楚谦尹洪刘春堂刘晓华翁永春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