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27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包括绝缘子组件,绝缘子组件上固接有间隙组件;间隙组件包括与绝缘子组件固接的多腔室,多腔室远离绝缘子组件的一端固接有招弧角;多腔室内设置有若干串联的灭弧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常规招弧角并联绝缘子组件串的基础上增加多腔室结构,不仅使得在电弧内部增加了反向电场,还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效应使电弧不断拉长,从而使电弧的维持电压增高,能快速地将弧熄灭,可迅速地将工频续流切断,大幅度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各行业用电量与日俱增。因此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直流、交流超高压建设工程也在逐渐增多。然而,电网规模的扩大,使雷击事故成为了影响电网稳定性的一大隐患。据统计,在中国跳闸率较高的地区,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占总跳闸次数的40%

70%左右。
[0003]目前电力行业主要采取的防雷措施是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架设避雷线、安装线路避雷器、增加绝缘子片数等加强绝缘措施。这些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减小雷击事故的概率,但却存在局限性。比如: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办法可能会受到土壤电阻率很高的阻碍;架设避雷线只能对直击雷有防护效果,不能防止感应雷雷击放电;线路避雷器成本较高,一般无法全线安装;增加绝缘子片数会受到横担与输电线路距离的限制等。
[0004]基于以上“堵塞式”防雷手段的不足,近年来提出一种新式“泄漏式”防雷手段:采用并联间隙。它通过并联在绝缘子两端,当雷击于输电线路时,由于并联间隙的击穿电压小于绝缘子的耐受电压,所以并联间隙处先发生放电,这样不仅可以泄雷,还可以避免绝缘子的损害。但是,当并联保护间隙发生稳定的燃弧时,只能被动地等待电弧电动力使电弧往外侧移动直至熄灭,这时工频电流会以电弧为短路通路,由于电弧的熄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故工频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可能超出继电保护装置的最大整定时限从而引发断路器跳闸。因此研发一种具有高效熄弧能力的防雷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包括绝缘子组件,所述绝缘子组件上固接有间隙组件;
[0007]所述间隙组件包括与所述绝缘子组件固接的多腔室,所述多腔室远离所述绝缘子组件的一端固接有招弧角;
[0008]所述多腔室内设置有若干串联连接的灭弧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多腔室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多腔室分别通过第一紧固金具与所述绝缘子组件的顶端和底端固接;所述招弧角的数量与所述多腔室对应设置,所述招弧角通过第二紧固金具与所述多腔室远离所述绝缘子组件的一端固接,两所述招弧角上下对应设置。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多腔室平行设置,所述多腔室水平放置,所述多腔室与所述绝缘子组件垂直;所述多腔室、所述招弧角和所述绝缘子组件位于同一平面。
[0011]优选的,所述灭弧组件的放电路径为半圆形,按照由上部的所述多腔室

所述招弧角的间隙

下部的所述多腔室的方向传递,传递方向为顺时针。
[0012]优选的,所述多腔室包括由绝缘材料制作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绝缘子组件和所述招弧角固接,所述灭弧组件嵌设固接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一侧固接有若干与所述灭弧组件对应设置的凸起。
[0013]优选的,所述灭弧组件包括嵌设固接在所述外壳内的金属电极,相邻的所述金属电极之间开设有灭弧室,所述灭弧室与所述凸起对应设置,所述灭弧室的顶端贯穿所述凸起并与外界连通;所述金属电极的侧壁伸入所述灭弧室的侧壁内腔。
[0014]优选的,所述金属电极为球形,所述金属电极的半径为22mm

28mm。
[0015]优选的,所述灭弧室的上端为圆柱形,所述灭弧室的下端为半椭球形;所述灭弧室的半径为4mm

7mm,所述灭弧室的高度为42mm

50mm。
[0016]优选的,所述绝缘子组件包括芯棒,所述芯棒的一端设置有球窝,所述芯棒的另一端设置有球头;所述芯棒外套设固接有绝缘外套;所述多腔室与所述芯棒固接;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第一紧固金具与所述芯棒固接。
[001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采用上下两部分多腔室与招弧角配合使用,使整个装置的腔室单元数量较多,使得在电弧内部增加了反向电场,发生燃弧时,弧的长度变长,进而将电弧熄灭,能有效防止工频续弧。
[0019]2,本专利技术的组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高低压输电线路,能实现自发灭弧,可有效解决安装并联间隙带来输电线路误跳闸的副作用。
[0020]3,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防止直击雷对绝缘子造成的伤害,还可以有效防止感应雷造成的绝缘子闪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腔室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金属电极间近阴极效应原理示意图;
[0025]图4为金属电极间电弧长度变化示意图;
[0026]其中,1、绝缘子组件;2、间隙组件;3、多腔室;4、招弧角;5、第一紧固金具;6、第二紧固金具;7、外壳;8、凸起;9、金属电极;10、灭弧室;11、芯棒;12、绝缘外套;13、球窝;14、球头;15、板状盖板;16、棒状本体;17、金属半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参照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包括绝缘子组件1,绝缘子组件1上固接有间隙组件2;
[0030]间隙组件2包括与绝缘子组件1固接的多腔室3,多腔室3远离绝缘子组件1的一端固接有招弧角4;
[0031]多腔室3内设置有若干串联连接的灭弧组件。
[003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采用上下两部分多腔室3与招弧角4配合使用,使整个装置的腔室单元数量较多,使得在电弧内部增加了反向电场,发生燃弧时,弧的长度变长,进而将电弧熄灭,能有效防止工频续弧;组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合使用于高低压输电线路,能实现自发灭弧,可有效解决安装并联间隙带来输电线路误跳闸的副作用;不仅可以防止直击雷对绝缘子造成的伤害,还可以有效防止感应雷造成的绝缘子闪络。
[0033]进一步优化方案,多腔室3的数量为两个,两多腔室3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子组件(1),所述绝缘子组件(1)上固接有间隙组件(2);所述间隙组件(2)包括与所述绝缘子组件(1)固接的多腔室(3),所述多腔室(3)远离所述绝缘子组件(1)的一端固接有招弧角(4);所述多腔室(3)内设置有若干串联连接的灭弧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室(3)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多腔室(3)分别通过第一紧固金具(5)与所述绝缘子组件(1)的顶端和底端固接;所述招弧角(4)的数量与所述多腔室(3)对应设置,所述招弧角(4)通过第二紧固金具(6)与所述多腔室(3)远离所述绝缘子组件(1)的一端固接,两所述招弧角(4)上下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多腔室(3)平行设置,所述多腔室(3)水平放置,所述多腔室(3)与所述绝缘子组件(1)垂直;所述多腔室(3)、所述招弧角(4)和所述绝缘子组件(1)位于同一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组件的放电路径为半圆形,按照由上部的所述多腔室(3)

所述招弧角(4)的间隙

下部的所述多腔室(3)的方向传递,传递方向为顺时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室(3)包括由绝缘材料制作的外壳(7),所述外壳(7)的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越童强杨曦苑乾坤张华何畅王聪向念文曹治叶林孟鹏飞吴伯双鲍捷潘宇峰叶寿洪倪嘉伟雷佳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