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砟轨道微弹性绝缘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20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微弹性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安装于无砟轨道的道床与底座之间;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二层结构设置于第一层结构的顶端;所述第一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均是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层结构用于提高绝缘层的强度,第二层结构用于提供刚度和弹性。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起到道床与底座之间传力、缓冲和绝缘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砟轨道微弹性绝缘层


[0001]本申请涉及综合铁路
,尤其涉及一种无砟轨道微弹性绝缘层。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建设中绝大多数仍然是采用走行轨作为回流轨,在理想的状态下,牵引电流由牵引变电所的正极出发,经由接触网流入沿线运行的机车中,从机车上经过的电流再通过回流轨(即走行轨)回流至牵引变电所的负极。但是,由于钢轨和大地之间的绝缘并非完全绝缘,在轨电位的作用下,钢轨上会有部分牵引电流泄露至大地,再沿着其他路径流回钢轨并返回至牵引变电所的负极。这部分在非指定回路上流回牵引变电所负极的牵引回流称为杂散电流(也称之为迷流)。这种杂散电流在方向上是散乱的,而且会对轨道、金属管道和结构钢筋等造成严重的电化学腐蚀,从而给城市轨道交通带来了很多病害和隐患。
[0003]在现有技术中,防护杂散电流的普遍措施有:提高扣件的绝缘性能、采用专用回流轨、对钢轨进行绝缘涂敷处理等。其中,提高扣件绝缘性能在初始状态下均可有效保障,但是在长期应用过程中,污秽、浸水等众多因素均会导致绝缘失效。而如果采用专用回流轨,由于专用回流轨项目投资较高,使得隧道内部设备安装工作量增加,维护工作也有待研究,因此也难以进行广泛地推广。另外,对钢轨进行绝缘涂敷处理时,也存在施工困难和施工易损伤涂层等问题。
[0004]综上可知,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杂散电流的措施具有如上所述的缺点,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更好的微弹性绝缘层,从而能够解决杂散电流电腐蚀问题,是本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微弹性绝缘层,从而可以解决杂散电流电腐蚀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无砟轨道微弹性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安装于无砟轨道的道床与底座之间;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二层结构设置于第一层结构的顶端;所述第一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均是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层结构用于提高绝缘层的强度,第二层结构用于提供刚度和弹性。
[0008]较佳的,所述第一层结构为聚氨酯材料层。
[0009]较佳的,所述第一层结构的厚度为5~6mm。
[0010]较佳的,所述第二层结构为织物结构。
[0011]较佳的,所述织物结构使用尼龙织物制成。
[0012]较佳的,所述第二层结构的厚度为2~3mm。
[0013]较佳的,所述绝缘层满铺于无砟轨道的道床与底座之间。
[0014]较佳的,所述绝缘层由第一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复合成型制成。
[0015]较佳的,所述绝缘层由聚氨酯弹性材料与尼龙织物复合成型制成。
[0016]较佳的,所述绝缘层的厚度是8mm。
[0017]如上可见,在本技术中的无砟轨道微弹性绝缘层,安装于无砟轨道道床与底座之间,从而可以起到道床与底座之间传力、缓冲和绝缘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微弹性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安装于无砟轨道的道床与底座之间;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层结构1和第二层结构2,所述第二层结构2设置于第一层结构1的顶端;所述第一层结构1和第二层结构2均是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层结构1用于提高绝缘层的强度,第二层结构2用于提供刚度和弹性。
[0021]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使用多种实现方法来实现上述的无砟轨道微弹性绝缘层。以下将以其中的一种实现方式为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0022]例如,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结构1可以为聚氨酯材料层。聚氨酯材料可以提供一定的刚度和弹性,为所述绝缘层带来“微弹性”,能够提供3dB以内的减振效果。
[0023]较佳的,所述第一层结构1的厚度可以为5~6mm。
[0024]再例如,较佳的,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结构2可以为织物结构。
[0025]较佳的,所述织物结构可以使用尼龙织物制成。尼龙织物可以增加聚氨酯的撕裂强度,提高了绝缘层的使用寿命。
[0026]较佳的,所述第二层结构2的厚度可以为2~3mm。
[0027]此外,作为示例,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满铺于无砟轨道的道床与底座之间,从而可以将道床与底座完全隔离,进而可以有效地解决采用走形轨回流过程中杂散电流产生电腐蚀的问题。
[0028]另外,作为示例,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由第一层结构1和第二层结构2复合成型制成。
[0029]较佳的,所述绝缘层由聚氨酯弹性材料与尼龙织物复合成型制成。
[0030]另外,作为示例,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的厚度可以是8mm。
[0031]综上所述,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设置第一层结构,用于提高绝缘层的强度,以及第二层结构,用于提供刚度和弹性,从而可以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0032]1、本技术提供的绝缘层具有一定的“微弹性”,能够提供3dB以内的减振效果;
[0033]2、合理设置了绝缘层的刚度值,不会影响无砟轨道整体结构的受力;
[0034]3、绝缘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能够解决杂散电流产生的电腐蚀问题;
[0035]4、便于安装,且安装精度高、效果美观。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砟轨道微弹性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安装于无砟轨道的道床与底座之间;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二层结构设置于第一层结构的顶端;所述第一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均是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层结构用于提高绝缘层的强度,第二层结构用于提供刚度和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为聚氨酯材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的厚度为5~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结构为织物结构。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元蒋盛钢黄德亮党红玲田德仓罗信伟刘焕欣张长生黄国庆尹华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