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及其绕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446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沿圆周设置的3N个凸极的定子铁心,其中N是除去3的倍数之外的4以上的自然数。线圈被围绕凸极绕制而成,对于所有凸极,线圈的绕制方向是相同的。在第一和第(N+1)凸极之间,第(N+1)和第(2N+1)凸极之间,在第(2N+1)和第一凸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跨越线,在跨越线在圆周设置的凸极内被切断之前形成三角形,每个跨越线的端部和底板相连。(*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铁心。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积较小的并且较薄的电机的定子铁心,所述电机用于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存储装置、视频磁带录像机等,并涉及一种所述定子铁心的绕线方法。用于作为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存储装置的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以及用于视频录像机等的电机,近来随着设备的小型化体积变小而薄。此外,对装置电机提出了高性能、低成本和高的生产率的要求。其中尤其是线圈终端的连接要求增加处理的数量,因而导致高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表示利用相关技术中的常规绕线方法提供的定子铁心;图2表示定子铁心被安装在印刷底板上的状态。定子铁心的引线20被缠绕并焊接在用树脂制成的保持器21上提供的金属销22上,并围绕每个定子铁心缠绕,从而形成线圈15。在保持器21的下方提供的伸出部分25被插入在相应的印刷底板12中提供的孔26中并被固定。止外,金属销22被焊接在其印刷底板侧,线圈15的跨越线20被连接在印刷底板12上。然而,常规技术的问题在于,因为把引线缠绕在金属销上的处理数量增加,所以装配时间增加,并且需要树脂保持器,金属销和为其进行装配的设备或配件,因而增加成本。日本专利公开No.1994(6)-225488披露了一种绕线方法,其中线圈被连续地形成而中间没有断点。通过在定子铁心中提供的开口的上下部分的线圈之间的跨越线被切断,其切开的部分被焊在印刷底板上。然而,凸极的绕线方向不是固定的,因而需要额外的绕制时间;并且因为跨越线垂直地和水平地经过,所以难于确定跨越线被断开的位置,因而需要长的组装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沿圆周设置的凸极的定子铁心以及利用较少的装配时间在定子铁心上绕制线圈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沿圆周设置的3N个凸极的定子铁心,其中N是除去3的倍数之外的4或更大的自然数,线圈被围绕凸极绕制而成,线圈的绕制方向对于所有凸极是相同的,在第一和第(N+1)凸极之间,第(N+1)和第(2N+1)凸极之间,在第(2N+1)和第一凸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跨越线,在跨越线在圆周设置的凸极内被切断之前形成三角形,每个跨越线的端部和底板相连。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具有沿圆周设置的3N个凸极的定子铁心上绕制线圈的方法,其中N是除去3的倍数之外的4或更大的自然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围绕凸极形成线圈,对所有凸极线圈的绕制方向是相同的;在第一和第(N+1)凸极之间,第(N+1)和第(2N+1)凸极之间,在第(2N+1)和第一凸极之间,至少分别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跨越线,使得跨越线在圆周设置的凸极内形成三角形;切断每个跨越线的中间部分;以及把通过切断而形成的每个跨越线的端部连接到底板上。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具有沿圆周设置的3N个凸极的定子铁心上绕制线圈的方法,其中N是除去3的倍数之外的4或更大的自然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围绕在第(N+1)个凸极之前的作为N极的第一凸极绕制第一线;在第一和第(N+1)凸极之间使用第一线形成第一跨越线;围绕第(N+1)个凸极绕制第一线;围绕从第(N+1)凸极到在第(N+1)凸极之前是3个极的凸极的每第三个凸极绕制第一线;围绕第(N+1)个凸极绕制第二线;在第(N+1)凸极和第(2N+1)凸极之间使用第二线形成第二跨越线;围绕从第(2N+1)凸极到在第(2N+1)凸极之前是3个极的凸极的每第三个凸极绕制第二线;围绕第(2N+1)个凸极绕制第三线;在第(2N+1)凸极和第一凸极之间使用第三线形成第三跨越线;围绕从第一凸极到在第一凸极之前是3个极的凸极的每第三个凸极绕制第三线;在第一和第(N+1)凸极之间使用第三线形成第四跨越线;围绕第(N+1)个凸极绕制第三线。图1是常规的定子铁心的一个例子;图2表示常规的定子铁心被安装在印刷底板上的状态;图3是表示使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定子铁心的主轴电机的侧截面图;图4是表示使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定子铁心的主轴电机的底视图;图5是表示使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定子铁心的主轴电机的平面图;以及图6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定子铁心的绕线方法的实施例。下面参照图3-图6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用树脂制成的轴承保持器3被安装在定子1上,一对烧结的合金轴承3被固定在其内圆周上。主动轮和主轴4被烧结的合金轴承3可转动地支撑着,在轴4的中心部分提供有槽5,用于阻止轴滑出,并安装有用树脂制造的圆环6。在轴4上,安装有整体转动的转子7,驱动磁体8被磁化成16极的,并被安装在转子7的内圆周上。用作频率发生器的环状磁体9(FG磁体)被磁化为多极,即360极,并被安装在转子7的外圆周上。由树脂制成的转动传递皮带轮10围绕轴4被固定地安装在底表面上,转子7绕其旋转(在定子的相对侧)。磁阻元件(MR)11被提供在和被提供在转子的轭7的外圆周上的FG磁体9相对的位置上。转子7的转速由MR元件11检测。突出部分13被提供在印刷底板120的安装表面上,用于在安装MR元件11时进行定位。此外,提供有用于调节MR元件11和FG磁体9的表面之间的间隙的螺钉24(图4),使得可以最佳地调节来自FG磁体9的输出检测信号。此外,围绕轴承保持器2提供有定子铁心140,线圈150被绕在(多极)凸极的每个极上。此外,两个槽19(图5)被提供在和驱动磁体8的内圆周相对的凸极160的外圆周内,以便减少齿槽效应转矩。定子1由层叠铁板17和两层的印刷底板120构成。印刷底板(印刷电路板)120借助于固定螺钉18被固定在定子铁心1的一端(图3和图4的左侧),从而阻止印刷底板120运动。下面说明定子铁心的绕线。如图6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定子1的极数是三相24极。按照标号P1到P24的顺序对凸极160进行说明。在第一相中,第一线作为线圈围绕第一极P1大约绕两匝,然后移动到极P9,第一极P1到第9极P9{(N+1)}(从该极开始绕线)之前有8(N)个极,形成第一跨越线20-1,在此处对极P9绕上预定的匝数,作为第一相绕组的开始。然后,在每跳过2个极的凸极上或每第三个极上绕制第一线的绕组,即极P12,P15,P18,P21,P24,P3和P6,此时便完成了第一相的绕组。注意,在凸极之间的跨越线被形成在从根部到每个凸极的根部。接着,对极P9绕两匝第二线的绕组,然后把绕线移动到第17{(2N+1)}极P17,从而形成第二跨越线20-2。当极P17,P20,P23,P2,P5,P8,P11和P14的第二绕组完成时,则完成了第二相的绕组。此外,对极P17绕两匝第三线的绕组,然后把绕线移动到极P1,从而形成第三跨越线20-3。当极P1,P4,P7,P10,P13,P16,P19,和P22的第三绕组完成时,则完成了第三相的绕组。最后,当绕线从极22移动到极P1时,对极P1绕两匝第三线的绕组,此后形成第四跨越线20-4,然后把绕线移动到极P9,在其上绕有大约两匝第三线的绕组,此时便完成了全部绕组。在所有凸极160上绕组的方向是相同的,并且三个跨越线20-1到20-4形成三角形。此外,在第一极和第9极之间形成两个跨越线20-1和20-4。接着,绕好绕组的定子铁心140被安装在定子1上,使跨越线一侧向着印刷底板120’的一侧。3个位置的中间部分,即各个相的极P1和极P9,极P9和基P17,以及极P17和极P1在图6所示的点化线处被切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沿圆周设置的3N个凸极的定子铁心,其中N是除去3的倍数之外的4或更大的自然数,线圈被围绕凸极绕制而成,线圈的绕制方向对于所有凸极是相同的,在第一和第(N+1)凸极之间,第(N+1)和第(2N+1)凸极之间,在第(2N+1)和第一凸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跨越线,在跨越线在圆周设置的凸极内被切断之前形成三角形,每个跨越线的端部和底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石泰生小林诚一郎村松浩梶原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