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格专利>正文

节能高效率异步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21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高效率异步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轴向磁场式,转子位于定子两端,转子与定子之间分别留有气隙。转子、定子都穿套在轴上,转子与轴之间设置有轴承。磁路从转子轭经转子齿、气隙、定子齿、气隙到转子轭形成磁回路。这种设计省去了传统径向场式异步电机所需的定子轭,从而节约了材料、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并使电机更加紧凑;彻底消除了定子轭耗,提高了异步电机效率与比功率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与压缩机、泵、风机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与车轮融为一体,形成车轮电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步电机
异步电机是工业与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电机。现有的异步电机为径向场式异步电机,这类电机铁芯材料利用率低,定子磁轭的存在使电机效率降低,功率密度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功率密度高,铁芯材料利用率高的节能高效率异步电机。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设计成轴向磁场式,转子位于定子两端,转子与定子之间分别留有气隙。转子、定子都穿套在轴上,转子与轴之间设置有轴承。磁路从转子轭经转子齿、气隙、定子齿、气隙到转子轭形成磁回路。这种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省去了传统径向场式异步电机所需的定子轭。在高频高速驱动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定子齿可以用铁氧体或非晶合金材料制成,以降低铁耗。本专利技术可与已产业化的压缩机、泵、风机等各类工业与日常生活产品有机地融为一体。由于本专利技术省去了定子轭,从而节约了材料、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并使电机更加紧凑。传统异步电机定子轭耗约占电机损耗的三分之一,而本专利技术彻底消除了定子轭耗,提高了异步电机效率与比功率密度,尤其对高频高速驱动特别有利。本专利技术紧凑的盘型结构可与已产业化的压缩机、泵、风机等各类工业与日常生活的产品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系统更加紧凑从而提高系统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与车轮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紧凑、高效率的车轮电机,推进即将产业化的电动车市场的形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原理图。其中,1-转子,2-磁力线,3-定子,4-气隙。附图2,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5-轴承,6-轴。附图3,转子视图。其中,7--铸铝,8-斜槽盘式转子。附图4,定子视图。其中,(a)-定子视图,(b)-定子绕组接线图,9-环氧板,10-定子绕组,11-矽钢片。参见附图,本专利技术设计成轴向磁场式,转子1位于定子3的两端,转子1与定子3之间分别留有气隙4。转子1、定子3都穿套在轴6上,转子轴承5支撑在轴6上。磁路从转子轭经转子齿、气隙、定子齿、气隙到转子轭形成磁回路。电机运行时,定子绕组(三相或单相)接通交流电源,产生旋转磁场,使转子(鼠笼型或绕线型)感生电流,产生电磁转矩,带动转子旋动,从而达到转换机电能量的目的。若在电机与电源(交流或直流)中间加一级变频器,电机起动或运行时,变频器增加频率将电源能量馈入电机的绕组,使电机处于电动机运行状态;减速、刹车时,变频器降低输出频率,使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转速小于转子转速,即将电机惯性能反馈回电源,使电机处于发电机运行状态。这种运行方式对频繁起动和变负载场合(如空调类、电动车类等)尤其有利,可降低能耗和提高系统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高效率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该异步电机为轴向磁场式,转子位于定子两端,转子与定子之间分别留有气隙,转子、定子都穿套在轴上,转子与轴之间设置有轴承,磁路从转子轭经转子齿、气隙、定子齿、气隙到转子轭形成磁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定子齿可以用铁氧体或非晶合金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可与已产业化的压缩机、泵、风机等各类工业与日常生活产品有机地融为一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高效率异步电机。本专利技术为轴向磁场式,转子位于定子两端,转子与定子之间分别留有气隙。转子、定子都穿套在轴上,转子与轴之间设置有轴承。磁路从转子轭经转子齿、气隙、定子齿、气隙到转子轭形成磁回路。这种设计省去了传统径向场式异步电机所需的定子轭,从而节约了材料、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并使电机更加紧凑;彻底消除了定子轭耗,提高了异步电机效率与比功率密度。本专利技术可与压缩机、泵、风机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与车轮融为一体,形成车轮电机。文档编号H02K17/00GK1242642SQ98116519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格 申请人:李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高效率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该异步电机为轴向磁场式,转子[1]位于定子[3]两端,转子[1]与定子[3]之间分别留有气隙[4],转子、定子都穿套在轴[6]上,转子与轴之间设置有轴承[5],磁路从转子轭经转子齿、气隙、定子齿、气隙到转子轭形成磁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格
申请(专利权)人:李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