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的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79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转机的转子及其制作方法。其制作的旋转机转子比以往的成本低,其中,转子由非磁性材料的本体部和永磁铁及磁性部件构成;本体部上一体地装着旋转轴,具有圆形外周面和两侧面;永磁铁及磁性部件在周方向交替密接地与本体部成一体,呈放射状配置。用模铸法将各永磁铁完全埋设在本体部内,各磁性部件仅半径方向外侧端面露出,其它表面埋设在本体部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或电动机的旋转机的转子,具体地说,涉及一体地装着轴机构并配设着若干永磁铁和磁性部件的转子以及该转子的制作方法。构成发电机或电动机等旋转机的转子的一个具体例是,备有旋转轴、比较厚的套筒、永磁铁及磁性部件、一对侧罩。套筒与旋转轴嵌合;永磁铁及磁性部件在套筒外周部并在周方向交替呈放射状配置;一对侧罩配置在套筒、永磁铁及磁性部件轴方向两侧面并在轴方向挟着它们。套筒及一对侧罩是用奥氏体类不锈钢或铝合金等非磁性材料形成的。各磁性部件由磁性材料金属板、例如电磁钢板的叠层体构成。套筒与旋转轴是用键结合而连接成一体。在套筒的外周面,在周方向空开间隔地形成沿轴方向延伸的槽,在由电磁钢板叠层体形成的各磁性部件的半径方向内侧的、与上述槽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朝半径方向内侧伸出的突起部。各磁性部件的突起部与形成在套筒外周面的对应槽嵌合,这样,各磁性部件可相对于连接在旋转轴上的套筒旋转。各磁性部件上,形成从各永磁铁朝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上形成朝周方向两侧伸出的法兰部,所以,在各磁性部件配设在套筒上、各永磁铁插入保持在放射状空间部(该空间部形成在各磁性部件的周方向)内的状态,各永磁铁的半径方向外侧端,由在周方向空开间隔相向的上述法兰部防止朝半径方向外侧脱出。上述一对侧罩间配设着若干螺栓,该螺栓从一方侧罩贯通各磁性部件及另一方侧罩。用螺母将螺栓的端部紧固,使配置在套筒外周部的永磁铁及磁性部件,其轴方向两侧面与套筒一起被挟入一对侧罩间,这样与旋转轴连接成一体。各磁性部件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面,为相同形状的圆弧面,并且,在周方向空开间隔(在周方向形成在上述法兰部间的间隔)地位于与旋转轴具有同一轴心的一个圆形外周面上。但是,上述构造的已往转子,由旋转轴、套筒、连接旋转轴与套筒用的键、若干个永磁铁、若干个磁性部件、一对侧罩、若干个螺栓及螺母等多种类多数量部件构成,而且必须将这些多种类、多数量部件组装起来,所以,部件数目多,组装工作量大,组装作业麻烦,劳力负担大,要比较长的组装时间,总体的制作成本高。另外,各永磁铁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面,从磁性部件的、与周方向相向的上述法兰部间的间隔露出到外部,不能完全密封,所以,必须要实施防氧化表面处理,从这一点而言,也不可避免地提高成本。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部件数目少、能以比已往低的成本制作的旋转机的转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制作容易、制作时间缩短、能以比已往低的成本制作的旋转机转子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可从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了解。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旋转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由非磁性材料的本体部和永磁铁及磁性部件构成;本体部上一体地装着轴机构,且具有圆形外周面和两侧面;永磁铁及磁性部件在周方向交替地密接而与本体部一体地呈放射状配置各;永磁铁完全埋设在本体部内,各磁性部件仅半径方向外侧端面露出,其它表面埋设在本体部内。所述的旋转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各磁性部件上,形成从各永磁铁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突出部,在各永磁铁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面的外方,由该各突出部在周方向形成空间部,本体部充填在各永磁铁及磁性部件的半径方向内侧面与轴机构外周面间内以及充填在该空间部内,并以预定厚度复盖各永磁铁及磁性部件的轴方向两侧面,各磁性部件的露出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面,与本体部的外周面在同一面上。旋转机的转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磁性体做成为具有圆形外周面的圆筒形状,在该磁性体上,在周方向空开间隔地呈放射状配置着槽,该槽的一端朝半径方向内侧开放,另一端封闭,该另一端与上述外周面之间形成圆弧状的搭桥部,在该各槽内,留下与搭桥部间的空间部地插入、保持非着磁的永磁铁,再对准磁性体轴心地设置轴机构后,把溶融的非磁性材料充填到磁性体及各非着磁永磁铁与轴机构间内以及该空间部内,并以预定的厚度复盖磁性体及各非着磁永磁铁的轴方向两侧面,由此,形成本体部,把轴机构、磁性体及各非着磁永磁铁一体地铸入,冷却后,绕轴机构的轴心对本体部和磁性体的外周面进行切削,将各搭桥部切离,由此,将磁性体形成为在周方向相互分离的磁性部件,同时,各磁性部件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面成为从本体部露出的露出面,该露出面与本体部的外周面在同一面上,然后,从各磁性部件的露出面对非着磁的永磁铁实施着磁。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由非磁性材料的本体部和永磁铁及磁性部件构成;本体部上一体地装着轴机构,具有圆形外周面和两侧面;永磁铁及磁性部件在周方向交替密接地与本体部成一体密接,呈放射状配置;各永磁铁完全埋设在本体部内,各磁性部件仅半径方向外侧端面露出,其它表面埋设在本体部内。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转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磁性体做成为具有圆形外周面的圆筒形状,在该磁性体上,在周方向空开间隔地呈放射状配置着槽,该槽的一端朝半径方向内侧开放,另一端封闭,该另一端与上述外周面之间形成圆弧状的搭桥部,在该各槽内,留下与搭桥部间的空间部地插入、保持非着磁的永磁铁,再对准磁性体轴心地设置轴机构后,把溶融的非磁性材料充填到磁性体及各非着磁永磁铁与轴机构间内以及该空间部内,并以预定的厚度复盖磁性体及各非着磁永磁铁的轴方向两侧面,这样,形成本体部,把轴机构、磁性体及各非着磁永磁铁一体地铸入,冷却后,绕轴机构的轴心对本体部和磁性体的外周面进行切削,将各搭桥部切离,这样,将磁性体形成为在周方向相互分离的磁性部件,同时,各磁性部件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面成为从本体部露出的露出面,该露出面与本体部的外周面在同一面上,然后,从各磁性部件的露出面对非着磁的永磁铁实施着磁。本专利技术的优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的转子,构造简单,部件数目少,所以比已往可用低成本制作。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的转子的制作方法,制作容易,可缩短制作时间,所以比已往可用低成本制作。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备有本专利技术转子的旋转机的侧面图。图2是图1的A-A线断面图。图3是图2的B-B线放大断面图。图4是在旋转轴上组装着径向球轴承的转子的平面图。图5是用于构成配设在转子上的磁性部件的、电磁钢板的平面图。图6是图5的C部放大图。图7是配设在转子上的永磁铁的平面图。图8是在图7中从上方看永磁铁的侧面图。图9是从轴方向看的、在与图5所示电磁钢板叠层体构成的磁性体轴心共同的轴心上,配置着套筒状态的图。图10是以套筒的轴线为界,将套筒一侧剖切表示的侧面图。图11是从轴方向看的、在图9所示状态,把模铸成形的转子的半成品(未安装旋转轴,转子的半成品)外周面用切削加工部分削除后的状态的图。图12是从半径方向外侧看图11所示转子半成品的图。图13是在图12所示转子半成品上安装旋转轴后形成完成状态的转子,将该转子局部剖切表示的图。图14是表示用于构成配设在转子上的磁性部件的电磁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要部平面图,是与图6同样的平面图。图15是表示用于构成配设在转子上的磁性部件的电磁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要部平面图,是与图6同样的平面图。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图1~图14中,相同的部分用同一标记表示。标记2所示的发电机即旋转机,如图1至图4所示,备有转子4、一对壳部件6、8、定子10。转子4由通过套筒4一体地安装着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转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由非磁性材料的本体部和永磁铁及磁性部件构成;本体部上一体地装着轴机构,且具有圆形外周面和两侧面;永磁铁及磁性部件在周方向交替地密接而与本体部一体地呈放射状配置;各永磁铁完全埋设在本体部内,各磁性部件仅半径方向外侧端面露出,其它表面埋设在本体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原徹
申请(专利权)人: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