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功率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75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激光功率计,吸收组件中循环流动的冷却介质能够对第一子光束进行直接吸收,冷却介质处于循环流动状态,能够连续持久的吸收第一子光束的能量;同时对较小功率的第二子光束进行功率检测,若入射激光的功率增大,可通过调节冷却介质的循环流速对吸收能量的速率进行调节,吸收能量的效率更高,因此提高了被检测入射激光功率的上限;同时未被吸收的另一光束功率远远小于入射激光的光束,更容易被检测,可通过对子光束进行功率检测,进而得到入射激光的功率。得到入射激光的功率。得到入射激光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功率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功率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器的功率需求也越来越大,需要采用专门的激光功率计对超大功率的激光器进行检测。
[0003]在相关技术中,高功率激光功率计主要为热电堆型,热电堆型的功率计是由热电偶组成,功率计探头表面涂有热电材料,热电材料将激光吸收转化为热量,热量向热电偶传递并形成温度梯度场,探头内外两个节点由于温度差产生温度电动势,每对内外节点产生的温差电动势串联起来的总电压与入射光被膜吸收转化的热量成比例;若激光功率越大,需要的探头直径也更大,相应的也需要体积更大的功率计。目前的高功率激光功率计的体积就限制了对激光功率测量的上限值,测量高功率激光时非常不方便。
[0004]在相关技术中,也有通过对激光进行衰减,然后再对衰减后的激光进行功率检测,通常采用分光镜对激光进行分光,一束较弱的激光射入检测装置中进行功率检测,另一束较强的激光射入吸收装置中被吸收,但是对于超大功率激光而言,分光出来的激光仍然具有数十千瓦甚至上百千瓦的功率,常规的吸收装置难以吸收如此高功率的激光,因此,也限制了能够测量激光功率的上限。
[0005]因此,如何提高测量激光功率的上限成为了现有技术中亟需改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激光功率计,以解决如何提高测量激光功率的上限。
[0007]而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功率计,包括:
[0009]分光镜,具有将入射激光分为至少两条子光束的第一位置,所述子光束包括第一子光束和第二子光束,所述第一子光束和第二子光束分别位于所述分光镜的两侧;
[0010]吸收组件,包括吸收腔,所述吸收腔内设置有冷却介质,所述吸收腔上还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流动的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一介质出口;且当所述分光镜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子光束射入所述冷却介质中。
[0011]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分光镜至少部分与所述冷却介质形成物理接触。
[0012]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吸收腔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分光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上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0013]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进口设置在所述吸收腔远离所述分光镜的一端。
[0014]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吸收腔靠近所述第一介质进口的一侧设置有分水板,所述分水板上设置有多个分水孔,所述分水孔用于分流所述第一介质进口流出的介质。
[0015]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吸收腔还包括第二介质进口,所述第二介质进口
设置在所述吸收腔靠近所述分光镜的一端,所述第一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进口之间。
[0016]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吸收腔外靠近所述第一介质进口的一侧还设置有外接管道,所述外接管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另一端连接有进水组件。
[0017]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包括将所述分光镜朝着远离所述吸收腔的一侧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介质进口设置在所述分光镜的上方,以使所述分光镜至少部分暴露在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处。
[0018]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分光镜与入射激光之间设置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45
°‑
80
°

[0019]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分光镜远离所述吸收组件的一侧还设置有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用于在所述分光镜表面形成流动气帘。
[0020]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光束为入射激光的折射光束,所述第二子光束为入射激光的反射光束,所述吸收组件和所述第一子光束设置在所述分光镜的同一侧。
[0021]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功率计还包括入射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入射组件一端连接激光模组、另一端连通所述分光镜;所述检测组件一端连通所述分光镜、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子光束进行功率检测的功率计组件。
[0022]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功率计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入射组件,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检测组件,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分光镜连接。
[0023]本申请所提供的激光功率计,吸收组件中循环流动的冷却介质能够对第一子光束进行直接吸收,冷却介质处于循环流动状态,能够连续持久的吸收第一子光束的能量,同时对较小功率的第二子光束进行功率检测;若入射激光的功率增大,可通过调节冷却介质的循环流速对吸收能量的速率进行调节,吸收能量的效率更高,因此提高了被检测入射激光功率的上限;同时未被吸收的另一光束功率远远小于入射激光的光束,更容易被检测,可通过对子光束进行功率检测,进而得到入射激光的功率。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功率计的侧视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功率计的截面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块结构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功率计的俯视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局部爆炸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的局部A放大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的侧视图。
[0032]元素符号说明:
[0033]1‑
吸收组件,2

分光镜,3

连接块,4

入射组件,5

检测组件,6

吹气组件,7

准直组件,11

出水管道,12

第一介质进口,13

第二介质进口,14

吸收腔,15

分水板,16

第一介质出口,17

外层结构,31

第二开口,32

第三开口,33

第四开口,61

第一气封板,62

第一气座,611

进气孔,621

引流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功率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光镜,具有将入射激光分为至少两条子光束的第一位置,所述子光束包括第一子光束和第二子光束,所述第一子光束和第二子光束分别位于所述分光镜的两侧;吸收组件,包括吸收腔,所述吸收腔内设置有冷却介质,所述吸收腔上还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流动的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一介质出口;且当所述分光镜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子光束射入所述冷却介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功率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至少部分与所述冷却介质形成物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功率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腔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分光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上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功率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进口设置在所述吸收腔远离所述分光镜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功率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腔靠近所述第一介质进口的一侧设置有分水板,所述分水板上设置有多个分水孔,所述分水孔用于分流所述第一介质进口流出的介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功率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腔还包括第二介质进口,所述第二介质进口设置在所述吸收腔靠近所述分光镜的一端,所述第一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进口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功率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腔外靠近所述第一介质进口的一侧还设置有外接管道,所述外接管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许亮曹丛绘杨科闫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