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电动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362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经连接线(13)连续地串联绕装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14),同时经连接线(13)连续地串联绕装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17),然后,交替地把所述主绕组绕装体(14)和所述辅助绕组绕装体(17)排列成环状而形成定子(20)。由于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14)和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17)被分别连续地串联绕装,故主绕组(12)的开始部分(12a)和结束部分(12b)及辅助绕组(16)的开始部分(16a)和结束部分(16b)的数目为最小值,能够削减引出线的工序数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分割铁芯的。近年来,把进行绕线的多个分割铁芯排列成环状而得到的定子和这种定子的制造方法已经很普及了。目前,作为制造这种定子的一种制造方法已被记载在特开平9-46979号公报中。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图12到15说明上述制造方法。(第一种现有技术)如图12和13所示,绕组101被缠绕,把设置由绕组101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构成的中继引线102的绕线架103插入齿部104后,把齿部104与轭部105结合来制造定子。(第二种现有技术)如图14和15所示,用端部绝缘体202和203在被分割的齿部201上进行绝缘处理后,设置由绕组204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构成的中继引线205而缠绕上绕组204,然后,把缠绕绕组的齿部201设置成环状来制造定子。但是,在第一种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每一个设在齿部104的绕线架103上都设有由绕组101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构成的中继引线102,故出现的问题是中继引线102数量变多、连接齿部104之间的引出线处理变复杂、处理工序数目变多。另外,在第二种现有技术中,也是由于在每一个被分割的齿部201上设置由绕组204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构成的中继引线205,故出现中继引线205的数量变多、连接齿部201之间的引出线处理变复杂、处理工序数目变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实施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把绕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的数目降低为最低值并减少引出线处理的工序数目。通过在极数个分割铁芯体上缠绕主绕组而得到连续地串联绕装的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通过在极数个分割铁芯上缠绕辅助绕组而得到连续地串联绕装的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把所述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和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分别排列成环状后进行一体化,从而得到其主绕组绕装体和辅助绕组绕装体被交替地排列成环状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定子。根据本专利技术,分别连续地串联绕装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和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因此,主绕组和辅助绕组的开始部分与结束部分的数目为最小值,能够减少引出线处理的时间。另外,主绕组和辅助绕组的连接线被分别设置在不妨碍把所述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和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进行一体化作业的位置上。附图的简要说明如下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连接的回路图;图2是分割铁芯板的透视图;图3是分割铁芯体的透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电动机的定子的局部剖视主视图;图5(a)表示向排列在直线上的分割铁芯体缠绕主绕组的缠绕方法,图5(b)表示向排列在直线上的分割铁芯体缠绕辅助绕组的缠绕方法;图6表示临时排列状态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电动机的定子;图7表示在正常状态下被一体化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电动机的定子;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电动机的定子的制造步骤的方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电动机的定子的侧视图;图10表示向环状排列的分割铁芯体缠绕主绕组的缠绕方法;图11表示向环状排列的分割铁芯体缠绕辅助绕组的缠绕方法;图12是缠绕第一种现有技术的定子绕组的绕线架的透视图;图13是第一种现有技术的定子的主视图;图14是表示在第二种现有技术的定子的齿部上缠绕绕组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5是第二种现有技术的定子的局部剖视图。(实施例1)下面,参照图1-图9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定子的制造步骤的方框图。在图8的冲裁步骤8中,中裁如图2所示的分割铁芯板7。分割铁芯板7在其外圆周上具有一个圆弧面,并具有轭铁部3和在内圆周面上形成转子相对面4的齿部5,它是一个以槽隙数目来分割定子的形状,所述轭铁部3在其连接面的一侧设置有呈先细状的凸部1,在其连接面的另一侧设置有呈先细状的凹部2。在积层步骤10,如图3所示,把经冲裁步骤8冲裁的分割铁芯板7堆积预定数层,通过焊接等固定而形成分割铁芯体9。在主绕组缠绕步骤15,如图5(a)所示,在积层步骤10堆积的分割铁芯体上,经绝缘体,由绕线机(未示出)以集中绕组形式缠绕主绕组12,经连接线13,连续地串联缠绕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14,在端部上形成主绕组开始部分12a和主绕组结束部分12b。所述主绕组绕装体14的连接线13被配置在分割铁芯体的轴向的一侧上,这一侧叫作主连接线侧。如上所述,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被连续地串联绕装。因此,主绕组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的数目为最小值,能够减少引出线的处理时间。在辅助绕组缠绕步骤18,如图5(b)所示,与主绕组缠绕步骤15不同,在分割铁芯体上,经绝缘体,以集中绕组形式缠绕辅助绕组16,经连接线13,连续地串联绕装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17,在端部上形成辅助绕组开始部分16a和辅助绕组结束部分16b。所述辅助绕组绕装体17的连接线13被配置在分割铁芯体的轴向的与所述一侧相反的一侧上,这一侧叫作辅助连接线侧。如上所述,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被连续地串联绕装。因此,辅助绕组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的数目为最小值,能够减少引出线的处理时间。在组装步骤19,在把所述主绕组缠绕步骤15绕装的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14和所述辅助绕组缠绕步骤18绕装的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17分别排列成环状后,把排列成这样的环状的主绕组绕装体14和排列成这样的环状的辅助绕组绕装体17分别在主连接线侧的相反侧和辅助连接线侧的相反侧相向,在轴向上移动组合,把所述主绕组绕装体14和辅助绕组绕装体17交替地环状排列,从而制造出一体化的定子20。由于环状排列的主绕组绕装体14和环状排列的辅助绕组安装体17在没有连接线的一侧彼此相对,故连接线不妨碍一体化工序。如图9所示,配置主绕组绕装体14的连接线13(图中未示出)的主连接线侧21和配置辅助绕组绕装体17的连接线的辅助连接线侧22被设置在定子20的轴向的相反侧上。在主绕组缠绕步骤15和辅助绕组缠绕步骤18,如图5所示,把分割铁芯体9基本排列成直线状,进行主绕组12和辅助绕组16的串联绕装,制造出主绕组绕装体14和辅助绕组绕装体17。以与完成定子的相邻极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的间隔排列分割铁芯体9而进行绕组缠绕,在形成定子时不需要调整连接线13的长度。在组装步骤19,为了把主绕组绕装体14和辅助绕组绕装体17交替地环状排列,而一体化环状排列的主绕组绕装体14和环状排列的辅助绕组绕装体17时,如图6所示,暂时排列主绕组绕装体14和辅助绕组绕装体17,把凸部1和凹部2宽松地连接起来使定子外径成为稍大于常规尺寸的尺寸,然后,如图7所示,把凸部1和凹部2紧密地嵌合以便使定子外径缩小为符合常规尺寸。把主绕组开始部分12a和主绕组结束部分12b以及辅助绕组开始部分16a和辅助绕组结束部分16b设置在定子的相同侧上,以便在定子的一侧集中进行主绕组绕装体14和辅助绕组绕装体17双方的引出线的处理。虽然如上所述地说明了冲裁分割铁芯板7的冲裁步骤8和把分割铁芯板7堆积后通过焊接等进行固定而形成分割铁芯体9的积层步骤10,但是,在用压力机冲裁分割铁芯板的同时,经结合部依次堆积而制造分割铁芯体的情况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如图10和11所示,在环状排列的分割铁芯板9A上以集中绕组形式缠绕主绕组12,经连接线13,连续地串联绕装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14B。同样,在环状排列的分割铁芯板9A上以集中绕组形式缠绕辅助绕组16,经连接线13连续地串联绕装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17B。然后,交替地环状排列主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电动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下述步骤: 冲裁分割铁芯板的冲裁步骤,所述铁芯板具有轭铁部和定子齿部,所述轭铁部在外圆周上有一个圆弧面,所述定子齿部在内圆周上有一个面对转子的面,并且所述铁芯板具有以定子槽隙数来分割定子的形状; 积层步骤,把分割铁芯板堆积固定预定数层而形成分割铁芯体; 主绕组缠绕步骤,经绝缘体,在所述分割铁芯体上以集中绕组形式缠绕主绕组,经连接线,连续地串联缠绕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所述主绕组绕装体的连接线被设置在分割铁芯体的轴向的一侧,也叫作主连接线侧; 辅助绕组缠绕步骤,经绝缘体,在所述分割铁芯体上以集中绕组形式缠绕辅助绕组,经连接线,连续地串联缠绕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所述辅助绕组绕装体的连接线被设置在分割铁芯体的轴向的与所述一侧相反的一侧上,也叫作辅助连接线侧; 组装步骤,把所述极数个主绕组绕装体和所述极数个辅助绕组绕装体分别排列成环状后,把排列成这样的环状的主绕组绕装体和排列成这样的环状的辅助绕组绕装体分别在主连接线侧的相反侧和辅助连接线侧的相反侧相向,在轴向上移动组合,所述主绕组绕装体和辅助绕组绕装体交替地环状排列从而形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茂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环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