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10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该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包括:上梁装置,上梁装置设有:送梁机构;升梁机构,升梁机构设置于送梁机构;喂梁机构,喂梁机构可移动地设于升梁机构和焊接机之间;上撑装置;上撑装置设有:输撑机构;旋撑机构,旋撑机构设于输撑机构一侧;上撑机械手,上撑机械手可移动地设于旋撑机构和焊接机之间;焊接机,焊接机设有双层焊枪或可竖直移动地单层焊枪,用于至少对撑梁上下两连接处的两侧进行焊接。该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解决了现有梯子梁焊接生产线焊接时因需要进行多次输送、对梁翻面和二次焊接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梯子梁焊接生产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梯子梁由两个平行的长梁和垂直焊接于两梁之间的若干个短撑构成,用于煤巷掘进的锚杆支护。
[0003]现有梯子梁焊接生产线在进行焊接时,需要先将撑与梁水平输送到第一焊接机,通过第一焊接机对两者连接处的一面进行焊接,然后对两者进行翻面,然后再将两者水平输送到第二焊接机,最后通过第二焊接机对两者连接处的另一面进行焊接,从而实现撑与梁的双面焊接。
[0004]本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实施例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以下问题:
[0005]现有梯子梁焊接生产线焊接时因需要进行多次输送、对梁翻面和二次焊接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解决了现有梯子梁焊接生产线焊接时因需要进行多次输送、对梁翻面和二次焊接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7]专利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包括:上梁装置,所述上梁装置设有:送梁机构,用于对梁进行输送;升梁机构,所述升梁机构设置于所述送梁机构,用于托起输送的梁以使梁之间形成一个撑的高度差;喂梁机构,所述喂梁机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升梁机构和焊接机之间,用于将两批梁朝焊接机间歇输送;上撑装置;所述上撑装置设有:输撑机构,用于将撑水平输送至旋撑机构;旋撑机构,所述旋撑机构设于所述输撑机构一侧,用于承接撑并将其旋至竖直状态;上撑机械手,所述上撑机械手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旋撑机构和所述焊接机之间,用于将撑输送至两批梁之间;焊接机,所述焊接机设有双层焊枪或可竖直移动地单层焊枪,用于至少对撑梁上下两连接处的两侧进行焊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送梁机构包括:第一梁输送链,所述第一梁输送链采用多条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梁输送链的输送方向与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梁装置还包括:间隔排列机构,所述间隔排列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送梁机构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梁间隔排列至所述送梁机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间隔排列机构包括:斜置滑板,所述斜置滑板的低端设置于所述送梁机构的输入端;旋转托钩,所述旋转托钩间隔设置于所述送梁机构的输入端和所述斜置滑板的低端之间,用于通过旋转将梁由所述斜置滑板间隔排列至所述送梁机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梁装置还包括:排齐机构;所述排齐机构与所述间隔排列机构连接,用于将梁至少平行排放至所述间隔排列机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排齐机构包括:放梁排列件,所述放梁排列件间隔设置于第二梁输送链的输入端,用于将梁平行放置于所述第二梁输送链;第二梁输送链;所述第二梁输送链的输出端与所述间隔排列机构连接;齐头组件,所述齐头组件安装于所述送梁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梁输送链一侧,用于将梁的两端推齐。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输撑机构包括:撑输送链,所述撑输送链的输送方向与撑的长度方向一致;撑推出件,所述撑推出件设置于所述撑输送链的一侧,用于将撑由所述撑输送链推出至所述旋撑机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输撑机构还包括:推撑排列件,所述推撑排列件设置于所述撑输送链的输入端,所述推撑排列件的输出端的推动方向与所述撑的输送方向保持一致。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上撑装置还包括:震动给撑机;所述震动给撑机与所述输撑机构连接,用于将撑输送至输撑机构。
[0017]进一步的,所述焊接机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间隔设置于所述焊接机,所述夹持机构相对撑梁连接处可移,用于对连接处进行夹持以辅助焊接。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其中,通过上梁装置和上撑装置可分别将梁和撑竖直输送至焊接机,而且通过单层移动或双层的双头焊枪可同时对撑梁连接处的两侧进行焊接,整个焊接过程无需对梁进行翻面且通过一个焊接机即可完成焊接,从而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主视图;
[002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梁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右视图;
[0024]图4为图3中C处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5为图1中A处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中A1处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7为图2中B处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8为图7中所示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标:
[0030]100

上梁装置;110

送梁机构;111

第一梁输送链;120

升梁机构;130

喂梁机构;140

间隔排列机构;141

斜置滑板;142

旋转托钩;150

排齐机构;151

放梁排列件;152

第二梁输送链;153

齐头组件;
[0031]200

上撑装置;210

输撑机构;211

撑输送链;212

撑推出件;220

推撑排列件;230

旋撑机构;240

上撑机械手;250

震动给撑机;
[0032]300

焊接机;310

夹持机构;
[0033]400

输出装置;
[0034]500

梁;
[0035]600

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装置(100),所述上梁装置(100)设有:送梁机构(110),用于对梁(500)进行输送;升梁机构(120),所述升梁机构(120)设置于所述送梁机构(110),用于托起输送的梁(500)以使梁(500)之间形成一个撑(600)的高度差;喂梁机构(130),所述喂梁机构(130)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升梁机构(120)和焊接机(300)之间,用于将两批梁(500)朝焊接机(300)间歇输送;上撑装置(200);所述上撑装置(200)设有:输撑机构(210),用于将撑(600)水平输送至旋撑机构(230);旋撑机构(230),所述旋撑机构(230)设于所述输撑机构(210)一侧,用于承接撑(600)并将其旋至竖直状态;上撑机械手(240),所述上撑机械手(240)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旋撑机构(230)和所述焊接机(300)之间,用于将撑(600)输送至两批梁(500)之间;焊接机(300),所述焊接机(300)设有双层焊枪或可竖直移动地单层焊枪,用于至少对撑(600)梁(500)上下两连接处的两侧进行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梁机构(110)包括:第一梁输送链(111),所述第一梁输送链(111)采用多条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梁输送链(111)的输送方向与梁(50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装置(100)还包括:间隔排列机构(140),所述间隔排列机构(140)的输出端与所述送梁机构(11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梁(500)间隔排列至所述送梁机构(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排列机构(140)包括:斜置滑板(141),所述斜置滑板(141)的低端设置于所述送梁机构(110)的输入端;旋转托钩(142),所述旋转托钩(142)间隔设置于所述送梁机构(110)的输入端和所述斜置滑板(141)的低端之间,用于通过旋转将梁(500)由所述斜置滑板(141)间隔排列至所述送梁机构(110)。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梯子梁全自动焊接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林孙苏康张艳珠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瑞洋工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