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97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1
一种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包括传输管道和弹性缓冲单元,所述传输管道的内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最大外径,所述传输管道水平穿过天花板后折弯向下接入所述弹性缓冲单元;所述弹性缓冲单元包括外部框架、动力传输模组、缓冲转轮以及槽口管道,所述外部框架上布置所述动力传输模组,所述动力传输模组与两组缓冲转轮相连接且控制两组缓冲转轮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所述槽口管道穿过两个所述缓冲转轮之间的空隙,所述槽口管道固定在所述外部框架上,所述槽口管道的两端均与传输管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性能好、安全性高的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圆柱形物体气动运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患者血液采集后,需要将真空采血管由采血区域运输到检验区域,由各类仪器完成不同项目的检验工作。因场地等因素限制,采血区域与检验区域时常出现间隔较远的情况,需采用气动传输方式完成真空采血管的运输工作。现有的气动传输方式传输真空采血管时采血管速度较快,到达接收端时容易造成真空采血管内血样出现溶血现象或管道卡顿,甚至造成真空采血管破损、血样丢失,需要再次抽取血样,造成患者就医极大的不便,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高速气动运输装置的安全缓冲接收装置,完成真空采血管传输缓冲接收任务,降低血样失效风险,防止患者重复采血,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已有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在高速运输时缓冲性能差、安全性低、易造成血样失效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性能好、安全性高的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包括传输管道和弹性缓冲单元,所述传输管道的内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最大外径,所述传输管道水平穿过天花板后折弯向下接入所述弹性缓冲单元;所述弹性缓冲单元包括外部框架、动力传输模组、缓冲转轮以及槽口管道,所述外部框架上布置所述动力传输模组,所述动力传输模组与两组缓冲转轮相连接且控制两组缓冲转轮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所述槽口管道穿过两个所述缓冲转轮之间的空隙,所述槽口管道固定在所述外部框架上,所述槽口管道的两端均与传输管道连通。
[0006]进一步,所述接收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天花板上方的负压减速单元,所述负压减速单元包括风机、风管以及密封三通模组,所述的风机吸风口与风管相连,所述风管与所述密封三通模组支气口相连接,所述密封三通模组的侧出风管道的两端均与传输管道连通,所述侧出风管道的管面开有出风圆孔。
[0007]再进一步,所述动力传输模组包括缓冲安装板、缓冲电机座、缓冲电机和缓冲轴承座,所述缓冲电机座、缓冲轴承座安装于缓冲安装板上,缓冲电机座装有缓冲电机,所述缓冲电机的电机轴装有第一伞齿轮,通过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安装在第一缓冲轴上,所述第一缓冲轴两端连接缓冲轴承,所述缓冲轴承安装于缓冲轴承座上,一个缓冲转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缓冲轴上,所述第一缓冲轴穿过第一双联圆带轮,所述第一双联圆带轮通过8字型第三圆带与另一侧的第二双联圆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双联圆带轮安装在第二缓冲轴上,所述第二缓冲轴两端连接缓冲轴承,所述第二缓冲轴上安
装另一个缓冲转轮。
[0008]所述弹性缓冲单元中,所述缓冲转轮有2N个,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两个所述缓冲转轮呈一组,各组自上而下布置在槽口管道两侧。
[0009]当N取2时,所述第一双联圆带轮通过第一圆带使其上方第一圆带轮以相同角速度同向转动,所述第二双联圆带轮通过第二圆带带动上方的第二圆带轮,第三缓冲轴、第四缓冲轴分别穿过第一圆带轮、第一圆带轮,所述第三缓冲轴上安装上方一个缓冲转轮,所述第四缓冲轴上安装上方另一个缓冲转轮。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转轮的外圈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伸入槽口管道的开孔中,两个相邻的缓冲转轮的毛刷外端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真空采血管的最小管径,所述毛刷根部之间的间隔大于槽口管道的外径。这是优选的配合方案,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0011]更进一步,所述负压减速单元中,风机安装于气动运输装置接收点天花板上方吊顶位置,所述风机的抽风口采用卡箍与风管相连接,风管设有风阀,所述风管末端以卡箍连接至密封三通模组。
[0012]所述密封三通模组包括三通管和侧出风管道,所述三通管包括支气管、左侧进口和右侧出口,所述左侧进口和右侧出口安装有侧封端盖且以橡胶垫圈密封连接,所述端盖外侧装有端盖接头,侧出风管道装于三通管内部,侧出风管道两端通过端盖接头与传输管道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侧出风管道管面开有至少3处出风圆孔。
[0014]再优选的,入口处传输管道装有检测环,所述检测环上布置有接收传感器,用以检测真空采血管到达信息。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高速运动的真空采血管经过负压缓冲单元后于后端负压管道内减速至一定程度,再由弹性缓冲单元吸收剩余冲量后以恒定速度排出,完成缓冲接收任务,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气动运输装置接收安全性,避免了血样的损失,防止了重复进行采血工作,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就医时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的总装示意图;
[0017]图2为密封三通模组示意图;
[0018]图3为弹性缓冲单元的外观图;
[0019]图4是弹性缓冲单元的动作示意图;
[0020]图5是弹性缓冲单元的内部示意图;
[0021]其中,101风机;102风阀;103风管;104密封三通模组;105传输管道;106弹性缓冲单元;107密封三通管;108侧封端盖;109端盖接头;110侧出风管道;111接收传感器;112检测环;113缓冲安装板;114缓冲轴承座;116缓冲轴承;117槽口管道;118缓冲电机;119缓冲电机座;120第一伞齿轮;121第二伞齿轮;126第三圆带;130真空采血管;131卡箍;140密封罩;141第一密封罩安装板;142.第二密封罩安装板;143第一管接头;144第二管接头;151第一缓冲轴;152第二缓冲轴;153第三缓冲轴;154第四缓冲轴;221第一缓冲毛刷;222第二缓冲毛刷;223第三缓冲毛刷;224第四缓冲毛刷;231第一圆带轮;232第二圆带轮;241第一圆带;242第二圆带;251第一双联圆带;252第二双联圆带;170槽口;1051转弯半径;1101出风
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3]参照图1~图5,一种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包括传输管道105和弹性缓冲单元106,所述传输管道105的内径大于真空采血管130的最大外径,所述传输管道105水平穿过天花板后折弯向下接入所述弹性缓冲单元106;所述弹性缓冲单元106包括外部框架、动力传输模组、缓冲转轮以及槽口管道117,所述外部框架上布置所述动力传输模组,所述动力传输模组与两组缓冲转轮相连接且控制两组缓冲转轮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所述槽口管道117穿过两个所述缓冲转轮之间的空隙,所述槽口管道117固定在所述外部框架上,所述槽口管道117的两端均与传输管道105连通。
[0024]所述接收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天花板上方的负压减速单元,所述负压减速单元包括风机101、风管103以及密封三通模组104,所述的风机吸风口与风管103相连,所述风管103与所述密封三通模组104支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构包括传输管道和弹性缓冲单元,所述传输管道的内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最大外径,所述传输管道水平穿过天花板后折弯向下接入所述弹性缓冲单元;所述弹性缓冲单元包括外部框架、动力传输模组、缓冲转轮以及槽口管道,所述外部框架上布置所述动力传输模组,所述动力传输模组与两组缓冲转轮相连接且控制两组缓冲转轮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所述槽口管道穿过两个所述缓冲转轮之间的空隙,所述槽口管道固定在所述外部框架上,所述槽口管道的两端均与传输管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天花板上方的负压减速单元,所述负压减速单元包括风机、风管以及密封三通模组,所述的风机吸风口与风管相连,所述风管与所述密封三通模组支气口相连接,所述密封三通模组的侧出风管道的两端均与传输管道连通,所述侧出风管道的管面开有出风圆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模组包括缓冲安装板、缓冲电机座、缓冲电机和缓冲轴承座,所述缓冲电机座、缓冲轴承座安装于缓冲安装板上,缓冲电机座装有缓冲电机,所述缓冲电机的电机轴装有第一伞齿轮,通过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安装在第一缓冲轴上,所述第一缓冲轴两端连接缓冲轴承,所述缓冲轴承安装于缓冲轴承座上,一个缓冲转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缓冲轴上,所述第一缓冲轴穿过第一双联圆带轮,所述第一双联圆带轮通过8字型第三圆带与另一侧的第二双联圆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双联圆带轮安装在第二缓冲轴上,所述第二缓冲轴两端连接缓冲轴承,所述第二缓冲轴上安装另一个缓冲转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飞杨彬赵锦辉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恒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