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运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16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运输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用于供电的内管和用于保护内管的外管,所述外管呈圆柱管状,其内壁贴合安装有内管,所述内管包括磁条、正极条和负极条,所述磁条、正极条和负极条相互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磁条、正极条和负极条外侧均贴合于外管的内壁安装,所述磁条安装于正极条与负极条之间;通过磁条的设置能够为其内部运行的小车提供一定的附着力,防止小车因突然中断动力而下滑损坏;通过正极条和负极条的设置能够为电刷轮提供电力,交替设置的正负极能够在小车行驶的过程中随时提供电力然后通过整流器传输给电机或者MEMS;通过绝缘层的设置能够实现正负极之间的绝缘,也能够实现正负极与磁条之间的绝缘。间的绝缘。间的绝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运输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器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合运输管。

技术介绍

[0002]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由空气压缩机、管道、管道换向器等组成,基本用途是物品传输,工作原理是空气压缩机抽取及压缩空气为动力,医院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是集合先进的现代通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医院的各个部门,如:门诊、医药、手术室、化验室、血库、医技、住院部各个护士站、中心供应室,通过一条专用管道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全面解决了医院物流自动配送问题,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由空气压缩机、管道、管道换向器、风向切换器、电脑控制系统、系统控制软件、传送瓶等组成,运用传输瓶进行传输、配送药品等功能。
[0003]目前在大多数小区中绝大部分小区物流由代收点进行代收,然后业主通过代收短信凭借着短信中的验证码进行取货,会相当的不方便,若代收点进行配送则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目前另一部分物流方式是将一个物品通过放置在管道内然后通过风力将一个物品,从一端吹动至另一端,从而将部分小件物品通过风力运输管运送到指定位置没有办法实现较大物品的一对多传输配送,同时在多个出风口或单出风口即输出端会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
[0004]现在基于现有的风口道运输管,为运输管设计了一款专用运输车能够解决风口动力弱的问题,且能够实现精准控制输送,但目前为小车的供电和续航是目前最大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复合运输管。
[0005]目前需要一款能够为小车实现实时供电,让小车在管道中运行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运输管,实现供电,使小车更加稳定运行。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运输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用于供电的内管和用于保护内管的外管,所述外管呈圆柱管状,其内壁贴合安装有内管,所述内管包括磁条、正极条和负极条,所述磁条、正极条和负极条相互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磁条、正极条和负极条外侧均贴合于外管的内壁安装,所述磁条安装于正极条与负极条之间。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09]通过磁条的设置能够为其内部运行的小车提供一定的附着力,防止小车因突然中断动力而下滑损坏;
[0010]通过正极条和负极条的设置能够为电刷轮提供电力,交替设置的正负极能够在小车行驶的过程中随时提供电力然后通过整流器传输给电机或者MEMS;
[0011]通过绝缘层的设置能够实现正负极之间的绝缘,也能够实现正负极与磁条之间的绝缘。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条、正极条和负极条均呈螺旋状,所述磁条呈螺旋条状,其外径与外管的内径相同且与外管的内壁贴合,所述磁条与正极条和负极条接触面设有陶瓷绝缘片。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旋状的磁条、正极条和负极条能够使磁条、正极条和负极条铺设满管道内部,使小车上的电刷轮充分接触。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呈透明状,将内管包裹在内,且所述内管管壁上开均匀开设有小孔,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插接于内管侧壁的小孔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管内设置的固定柱能够更好的将组合式内管固定在外管内部。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内还包括在管体内行进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呈胶囊状,所述运输车分为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下盖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其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所述上盖和下盖内部分别安装有相互独立的驱动设备、转向设备和微机电系统以及电池。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运输车上设置的微机电系统能够使小车在管道内实现一对多的运输,同时能够解决风口末端动力不足的问题。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的两端安装有分别开设有四个用于安装转向轮的槽,所述上盖一端的两侧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转向头,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转向头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向轮且位于槽内,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向架,所述第一转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转向头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转向架与第一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通过第一驱动链条与第一驱动电机链接,所述上盖中部还设有缓冲电容,所述电池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舵机链接。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盖的两端安装有分别开设有四个用于安装转向轮的槽,所述下盖一端的两侧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二转向头,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转向头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向轮且位于槽内,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向架,所述第二转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转向头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转向架与第二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第二驱动链条与第二驱动电机链接,所述下盖中部还设有缓冲电容,所述电池与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舵机链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盖和下盖设置的电池、舵机、传动轴、驱动电机、驱动链条以及驱动轮和转向轮,能够实现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微机电系统精确调控每一个小车应该行进的正确轨道,并且能够实现终端控制和实时监控等效果,以及能够实现运输车翻到或换面行进时能够给予运输车多方面的动力。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向轮、第二转向轮、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为可导电的电刷轮,所述电刷轮与电池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刷轮的添加能够使本装置实现实时供电,实时充电能够很好的实现本装置的便捷和功能,在动力不足时能够使运输车平稳的运输到输出末端。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向架和第二转向架的底部设有齿条,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条和齿轮的啮合只需要舵机细微的变动就能够实
现转向功能,类似于简易汽车转向架。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机电系统包括安装于运输车内的速度传感器、通讯模块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微电机系统与电池导线连接。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速度传感器、通讯模块和位置传感器能够配合精细的算法实现实时定位监控每一个小车的运行。
[002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通过磁条的设置能够为其内部运行的小车提供一定的附着力,防止小车因突然中断动力而下滑损坏,从而实现小车平稳地运行。
[0029]2、通过正极条和负极条的设置能够为电刷轮提供电力,交替设置的正负极能够在小车行驶的过程中随时提供电力然后通过整流器传输给电机或者MEMS。
[0030]3、通过绝缘层的设置能够实现正负极之间的绝缘,也能够实现正负极与磁条之间的绝缘。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正视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沿A方向的剖视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0034]图4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运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用于供电的内管(2)和用于保护内管(2)的外管(1),所述外管(1)呈圆柱管状,其内壁贴合安装有内管(2),所述内管(2)包括磁条(20)、正极条(21)和负极条(22),所述磁条(20)、正极条(21)和负极条(22)相互之间设有绝缘层(23),所述磁条(20)、正极条(21)和负极条(22)外侧均贴合于外管(1)的内壁安装,所述磁条(20)安装于正极条(21)与负极条(2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运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20)、正极条(21)和负极条(22)均呈螺旋状,所述磁条(20)呈螺旋条状,其外径与外管(1)的内径相同且与外管(1)的内壁贴合,所述磁条(20)与正极条(21)和负极条(22)接触面设有陶瓷绝缘片(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运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呈透明状,将内管(2)包裹在内,且所述内管(2)管壁上均匀开设有小孔(25),所述外管(1)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插接于内管(2)侧壁的小孔(25)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运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还包括在管体内行进的运输车(3),所述运输车(3)呈胶囊状,所述运输车(3)分为上盖(30)和下盖(31),所述上盖(30)与下盖(31)的一侧通过铰链(32)连接,其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所述上盖(30)和下盖(31)内部分别安装有相互独立的驱动设备(4)、转向设备(5)和微机电系统以及电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运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0)的两端安装有分别开设有四个用于安装转向轮的槽,所述上盖(30)一端的两侧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转向头(51),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42),所述第一转向头(5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宵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虫洞物联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