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建筑外墙施工方法及外立面防水保护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36297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爬架的现浇建筑外墙施工方法,将建筑主体从顶部到底部依次分为主体结构施工区、爬架辅助施工区和吊篮辅助施工区三个施工区,其中建筑顶部的主体结构施工区进行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作业;爬架辅助施工区域内进行模板拆除、验收、窗户安装、淋水试验;在爬架辅助施工区的底部设置防水措施将上方淋水试验过程中下落的水流引导远离建筑的外立面;在吊篮辅助施工区设置施工吊篮;吊篮辅助施工区的上半部分进行保温施工,下半部分进行外立面装饰施工。三个区域内的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建筑外墙施工方法及外立面防水保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爬架的现浇建筑外墙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方法中使用的外立面防水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建筑例如住宅建筑或者写字楼,都是采用现浇混凝土作为结构主体。在施工时,一般首先进行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等到建筑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后,质检合格。然后再开始进行窗口的主副框和玻璃安装以及淋水试验。最后进行外墙的现浇外墙防水、外墙保温、阳台以及空调板安装等外墙立面施工。
[0003]这样的施工流程比较便于管理,主体结构施工不会受到其他施工步骤的影响。但是整体工期较长,施工周期较长、劳动力多、材料周转利用率低,大大的增加了施工成本。并且后续大量的施工例如阳台护栏安装窗框的施工都需要通过吊篮或者塔吊,影响塔吊等设备的使用周期,增加租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爬架的现浇建筑外墙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的住宅建筑施工中,建筑主体施工,窗户的施工及淋水试验,外立面保温装饰施工,需要等一个完成之后在进行另外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爬架的现浇建筑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建筑主体从顶部到底部在空间上依次分为主体结构施工区(1)、爬架辅助施工区(2)和吊篮辅助施工区(3)三个施工区;S2、按照以下三个步骤同时或按任意顺序分别在三个施工区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S21、在建筑顶部的主体结构施工区(1)进行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作业;S22、在爬架辅助施工区(2)域内进行模板拆除、验收、窗户安装、淋水试验;并在爬架辅助施工区(2)的底部设置防水措施将上方淋水试验过程中下落的水流引导远离建筑的外立面;S23、在吊篮辅助施工区(3)设置施工吊篮;吊篮辅助施工区(3)的上半部分进行保温施工,下半部分进行外立面装饰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爬架的现浇建筑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拆除、验收、窗户安装、淋水试验在爬架辅助施工区(2)内,按时间顺序从先到后依次进行或按空间顺序从上到下分楼层依次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爬架的现浇建筑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拆除还包括墙体缺陷修补和螺杆洞封堵,模板拆除在紧邻主体结构施工区(1)的爬架辅助施工区(2)的顶部楼层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爬架的现浇建筑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安装包括以下步骤:a)窗副框安装;b)窗塞缝涂刷防水;c)窗主框及玻璃安装;步骤a)、步骤b) 、步骤c)从上到下依次在不同楼层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爬架的现浇建筑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措施在淋水试验前设置完成;防水措施包括上缘搭靠在淋水试验下方墙体上的引水板(5),引水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罗景源史静李林林周宁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