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务车车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89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商务车车顶,包括车顶框,车顶框通过焊接固定在车身框架的顶部,车顶框上设有车顶板,车顶板上开设有天窗安装孔,天窗安装孔中设置有利于车内气体流通的天窗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加速车体内的空气流通,减少因空气污浊而使乘客感到不适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务车车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车顶的
,特别是一种商务车车顶。

技术介绍

[0002]商务车又被称为MPV,多用途汽车,是从旅行轿车演变而来,它集旅行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一般为两厢式结构,可以坐7

8人。
[0003]商务车的内部空间虽然较大,但是容纳乘客人数较多,使得车内空间相对紧凑,而且一般的商务车较为封闭,整车的透气性较差,乘客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可能会感到心情烦闷,甚至会因此而感到身体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商务车车顶,其能够加速车体内的空气流通,减少因空气污浊而使乘客感到不适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商务车车顶,包括车顶框,车顶框通过焊接固定在车身框架的顶部,车顶框上设有车顶板,车顶板上开设有天窗安装孔,天窗安装孔中设置有利于车内气体流通的天窗窗体。
[000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天窗窗体包括安装框、窗体、天窗挡板和驱动机构,安装框固定在天窗安装孔中,天窗挡板设有两块,两块天窗挡板分别覆盖在安装框的上下两侧,并且均与安装框一端的内框壁固定连接,安装框与两块天窗挡板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两侧腔壁开设有天窗滑槽,天窗滑槽远离容纳腔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框远离天窗挡板的一端框梁上,驱动机构设置在天窗滑槽中,窗体通过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框的两侧框梁的内壁之间,用于遮挡安装框的框口。
[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窗体的两端设置为外向斜面,窗体两端的外向斜面相互对称,并且均朝向远离车体内部的方向,远离车体内部的所述天窗挡板,其靠近所述容纳腔腔口的端部设置为第一内向斜面,第一内向斜面朝向为靠近车体内部的方向并且与靠近容纳腔腔底的所述外向斜面相适配,所述安装框远离天窗挡板的一端框梁的内框壁上开设有便于容纳窗体端部的端部容纳槽,端部容纳槽的两端槽壁与安装框的两侧内框壁相平,端部容纳槽远离车体内部的一侧的的槽口端面为第二内向斜面,第二内向斜面朝向车体内部并且与远离容纳腔腔底的所述外向斜面相适配。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两侧所述天窗滑槽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丝杆、驱动块和浮动机构;
[0009]所述浮动机构包括上浮板、下浮板、上浮弹性件、下浮弹性件和浮动限制组件,上浮板通过所述上浮弹性件安装在天窗滑槽中,下浮板通过所述下浮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天窗滑槽中,上浮板和下浮板在天窗滑槽中对称设置,并且均匀天窗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浮动限制组件在上浮板和天窗滑槽槽底、下浮板和天窗滑槽槽底均有设置,用于限制上浮板和下浮板在天窗滑槽中只能沿与天窗滑槽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活动;
[0010]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上浮板与下浮板之间,并且远离所述容纳腔,驱动丝杆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丝杆的长度方向均与天窗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驱动丝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伸至容纳腔腔底,并通过轴承与容纳腔腔底转动连接,驱动块设置在上浮板和下浮板之间,并且螺纹连接在驱动丝杆上,驱动块靠近相邻的天窗滑槽槽底的一侧与该天窗滑槽的槽底抵触,驱动块远离相邻的天窗滑槽槽底的一侧与安装框临近的内框壁相平,所述窗体固定在驱动块远离与其相邻的天窗滑槽槽底的一侧。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浮动限制组件包括限制滑槽和限制块,限制滑槽开设在所述天窗滑槽的槽底,限制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天窗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限制块设有两个,两个限制块分别固定在上浮板靠近天窗滑槽的一侧、下浮板靠近天窗滑槽的一侧,两个限制块均活动设置在限制滑槽中。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浮动限制组件在每组所述驱动机构中均设置有多组,多组浮动限制组件沿对应的所述天窗滑槽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驱动块在每组驱动机构中设置有多个,多个驱动块沿对应的所述驱动丝杆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驱动块在对应的驱动丝杆上均与所述窗体的同一侧固定连接。
[00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浮弹性件、所述下浮弹性件均为弹簧,下浮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大于上浮弹性件。
[001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浮板与对应的所述天窗滑槽远离车体内部的一侧槽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上浮弹性件的上浮折形板,所述下浮板与对应的天窗滑槽靠近车体内部的一侧槽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下浮弹性件的下浮折形板。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商务车在行驶过程中,其车顶便于开合的天窗窗体的打开的时候,车内和车外会形成气压差,车内的空气便于排向车外,利于车体内空气的流动,使得整车的透气性变好,减少因空气污浊而使乘客感到不适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0017](2)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窗体在安装框上移动,当窗体进入由安装框和天窗挡板形成的容纳腔中时,天窗窗体处于开启状态,便于空气流通,当窗体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伸出容纳腔,并遮蔽安装框未遮挡区域的时候,天窗窗体处于闭合状态,便于车内的防风防雨;
[0018](3)窗体两端端面的外向斜面分别与容纳腔腔口的第一内向斜面、端部容纳槽槽口的第二内向斜面相适配,能够使得窗体在闭合安装框未被天窗挡板遮挡的区域时,闭合的更紧密,同时也更方便窗体缩回容纳腔中;
[0019](4)驱动电机能够带动驱动丝杆转动,驱动丝杆转动的时候带动驱动块移动,驱动块移动能够带动窗体在安装框中移动,当窗体从容纳腔中伸出的时候,下浮弹性件会推动下浮板沿限制滑槽上升,进而带动驱动块上升,进而带动窗体上升,使得窗体端部的外向斜面能够与容纳腔腔口的第一内向斜面、端部容纳槽槽口的第二内向斜面抵紧,实现安装框的完全封闭;
[0020](5)上浮折形板和下浮折形板能够避免上浮弹性件和下浮弹性件直接暴露在外,不仅对上浮弹性件、下浮弹性件起到保护作用,而且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天窗窗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断面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窗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安装框上窗体与驱动块之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车顶板;2、天窗窗体;3、安装框;4、窗体;5、天窗挡板;6、驱动机构;31、容纳腔;32、天窗滑槽;33、端部容纳槽;61、驱动电机;62、驱动丝杆;63、驱动块;64、浮动机构;641、上浮板;642、下浮板;643、上浮弹性件;644、下浮弹性件;7、浮动限制组件;71、限制滑槽;72、限制块; 81、上浮折形板;82、下浮折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务车车顶,包括车顶框,其特征在于:车顶框通过焊接固定在车身框架的顶部,车顶框上设有车顶板(1),车顶板(1)上开设有天窗安装孔,天窗安装孔中设置有利于车内气体流通的天窗窗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务车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窗体(2)包括安装框(3)、窗体(4)、天窗挡板(5)和驱动机构(6),安装框(3)固定在天窗安装孔中,天窗挡板(5)设有两块,两块天窗挡板(5)分别覆盖在安装框(3)的上下两侧,并且均与安装框(3)一端的内框壁固定连接,安装框(3)与两块天窗挡板(5)形成有容纳腔(31),容纳腔(31)的两侧腔壁开设有天窗滑槽(32),天窗滑槽(32)远离容纳腔(31)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框(3)远离天窗挡板(5)的一端框梁上,驱动机构(6)设置在天窗滑槽(32)中,窗体(4)通过所述驱动机构(6)设置在安装框(3)的两侧框梁的内壁之间,用于遮挡安装框(3)的框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务车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4)的两端设置为外向斜面,窗体(4)两端的外向斜面相互对称,并且均朝向远离车体内部的方向,远离车体内部的所述天窗挡板(5),其靠近所述容纳腔(31)腔口的端部设置为第一内向斜面,第一内向斜面朝向为靠近车体内部的方向并且与靠近容纳腔(31)腔底的所述外向斜面相适配,所述安装框(3)远离天窗挡板(5)的一端框梁的内框壁上开设有便于容纳窗体(4)端部的端部容纳槽(33),端部容纳槽(33)的两端槽壁与安装框(3)的两侧内框壁相平,端部容纳槽(33)远离车体内部的一侧的的槽口端面为第二内向斜面,第二内向斜面朝向车体内部并且与远离容纳腔(31)腔底的所述外向斜面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商务车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机构(6)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框(3)的两侧所述天窗滑槽(32)中,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61)、驱动丝杆(62)、驱动块(63)和浮动机构(64);所述浮动机构(64)包括上浮板(641)、下浮板(642)、上浮弹性件(643)、下浮弹性件(644)和浮动限制组件(7),上浮板(641)通过所述上浮弹性件(643)安装在天窗滑槽(32)中,下浮板(642)通过所述下浮弹性件(644)安装在所述天窗滑槽(32)中,上浮板(641)和下浮板(642)在天窗滑槽(32)中对称设置,并且均匀天窗滑槽(32)的长度方向平行,浮动限制组件(7)在上浮板(641)和天窗滑槽(32)槽底、下浮板(6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设魏屹张芳杨威李永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莱茵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