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减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84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27
一种最终减速设备包括托架、差动装置、用于切断差动装置的差动运动的离合器构件和用于操作离合器构件的致动器。离合器构件被容纳在差动装置的差速器箱中。致动器设置在差速器箱外部。托架包括形成有开口的主体和封闭开口的盖体。差动装置可通过开口插入到主体中。致动器设置在盖体那一侧上,即设置在致动器相对于开口与差动装置相对的一侧上。于开口与差动装置相对的一侧上。于开口与差动装置相对的一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最终减速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最终减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JP

A

2017

067257公开了一种最终减速设备,其包括:托架;差动装置,其包括通过托架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用于输入驱动力的差速器箱、通过差速器箱被可旋转地支撑并可通过差速器箱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差动齿轮以及与差动齿轮啮合并可相对于彼此旋转并且输出驱动力的一对输出齿轮;离合器构件,其被容纳在差速器箱中并切断差动装置的差动运动;以及致动器,其设置在差速器箱外部并操作离合器构件。
[0003]在最终减速设备中,托架包括主要用于容纳致动器的第一托架和主要用于容纳差动装置的第二托架。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沿着与差速器箱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设置有分割表面。
[0004]在最终减速设备中,将差动装置和致动器暂时组装,并将它们从致动器那一侧插入并容纳在第一托架的分割表面的开口中。然后,将第二托架与第一托架的分割表面对准,并通过诸如螺栓的固定装置将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彼此固定。
[0005]在最终减速设备中,由于将致动器从第一托架的开口设置到后部,因此难以从开口视觉识别致动器的设置位置。因此,难以将致动器设置到托架的准确位置处,从而降低了组装的简易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并能够提高组装的简易度的最终减速设备。
[0007]最终减速设备包括托架、差动装置、离合器构件和致动器。差动装置包括差速器箱,其通过托架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可以用于输入驱动力。差动齿轮通过差速器箱被可旋转地支撑并可通过差速器箱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与差动齿轮啮合的一对输出齿轮可相对于彼此旋转并分别输出驱动力。离合器构件被容纳在差速器箱中并被构造为切断差动装置的差动运动。致动器设置在差速器箱外部并被构造为操作离合器构件。托架包括形成有开口的主体和封闭主体的开口的盖体。差动装置被容纳在主体内。差动装置能够从开口被容纳到主体内。致动器相对于主体的开口设置在盖体那一侧上,即相对于开口设置在与差动装置相对的一侧上。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最终减速设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最终减速设备。
[0010]最终减速设备1包括:托架3;差动装置13,其包括通过托架3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
可以用于输入驱动力的差动器箱5、通过差速器箱5被可旋转地支撑并可通过差速器箱5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差动齿轮7以及与差动齿轮7啮合并可相对于彼此旋转并且输出驱动力的一对输出齿轮9、11;离合器构件15,其被容纳在差速器箱5中并切断差动装置13的差动运动;以及致动器17,其设置在差速器箱5外部并操作离合器构件15。
[0011]此外,托架3包括主体21和盖体23。在主体21中形成有能够容纳差动装置13的开口19。差动装置13被容纳在主体21中。盖体23封闭主体21的开口19。
[0012]致动器17相对于主体21的开口19设置在盖体23那一侧上。
[0013]此外,致动器17设置有与设置在托架3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的电连接部25以及防止相对于托架3进行旋转的旋转阻止部27。
[0014]盖体23设置有将电连接部25设置在其中的电设置部29以及与旋转阻止部27接合的接合部31。
[0015]盖体23还设置有从电设置部29和接合部31朝向主体21的开口19那一侧径向地扩大的扩大部33。
[0016]致动器17通过差速器箱5支撑。此外,具有预定延伸允许量的导线35在致动器17与盖体23之间电连接至电连接部25。
[0017]旋转阻止部27在差速器箱5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并与接合部31接合。
[0018]差速器箱5设置有凸缘部39,用于输入驱动力的输入齿轮37固定在其上。
[0019]凸缘部39相对于主体21的开口19设置在主体21那一侧上。
[0020]如图1所示,最终减速设备1包括托架3、输入构件41、差动装置13和断开机构43。
[0021]托架3包括具有主要用于容纳输入构件41和差动装置13的容纳空间的主体21以及具有主要用于容纳致动器17的容纳空间的盖体23。
[0022]主体21形成有开口19,差动装置13可以从差速器箱5的旋转轴线方向插入到其中。开口19沿着与差速器箱5的旋转轴线方向正交(即,垂直)的方向形成。
[0023]每个构件都通过开口19容纳在主体21中,并且开口19被盖体23封闭。盖体23通过围绕差速器箱5的旋转轴线在周向方向上设置的多个螺栓45附接到主体21上。
[0024]输入构件41、差动装置13、断开机构43等被容纳在托架3中。
[0025]输入构件41形成为轴状,其轴线设置在与差速器箱5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输入构件41在轴向方向上的两个侧部通过托架3的主体经由轴承47(仅示出一个)被可旋转地支撑。
[0026]输入构件41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与诸如传递来自驱动源那一侧的驱动力的传动轴的输入侧机构连接,从而可一体地旋转。
[0027]在输入构件41在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侧上设置有小直径的齿轮部49。齿轮部49与固定到差速器箱5上的大直径的输入齿轮37啮合以形成方向改变齿轮组。例如,齿轮部49在改变从驱动源那一侧传递的驱动力的速度的同时改变该驱动力的方向,并将该驱动力传递到差动装置13。
[0028]差动装置13包括差速器箱5、小齿轮轴51、差动齿轮7和一对输出齿轮9、11。
[0029]差速器箱5通过盖体23和托架3的主体21分别经由轴承57、59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设置在轴向方向的两侧上的凸台部53、55的外周上。
[0030]差速器箱5设置有凸缘部39,输入齿轮37通过螺栓固定到其上。输入齿轮37与输入
构件41的齿轮部49啮合,并且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被传递到差速器箱5。
[0031]小齿轮轴51、差动齿轮7和一对输出齿轮9、11被容纳在差速器箱5中,并且传递输入到差速器箱5的驱动力。
[0032]小齿轮轴51的一个端部与差速器箱5接合,并且小齿轮轴51通过销阻止发生脱落和旋转并且被驱动为与差速器箱5一体地旋转。多个差动齿轮7分别被支撑在小齿轮轴51的两个端部侧上。
[0033]两个差动齿轮7在差速器箱5的周向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被支撑在小齿轮轴51的两个端部侧上并且通过差速器箱5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0034]差动齿轮7通过小齿轮轴51被可旋转地支撑,以将驱动力传递到一对输出齿轮9、11并且在与差动齿轮7啮合的一对输出齿轮9、11之间发生差动旋转时被旋转地驱动。
[0035]一对输出齿轮9、11通过差速器箱5被支撑在分别形成在输出齿轮9、11上的凸台部处,使得输出齿轮9、11可相对于彼此旋转。输出齿轮9、11分别与差动齿轮7啮合。
[0036]一对输出齿轮9、11分别在内周侧上设有花键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最终减速设备,其包括:托架;差动装置;离合器构件;以及致动器,其中所述差动装置包括:差速器箱,其通过所述托架被可旋转地支撑并被设置为接收驱动力;差动齿轮,其通过所述差速器箱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可通过所述差速器箱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以及与所述差动齿轮啮合的一对输出齿轮,它们可相对于彼此旋转并分别输出驱动力,其中所述离合器构件被容纳在所述差速器箱中并被构造为切断所述差动装置的差动运动,其中所述致动器设置在所述差速器箱外部并被构造为操作所述离合器构件,其中所述托架包括形成有开口的主体以及封闭所述主体的所述开口的盖体,其中所述差动装置被容纳在所述主体中,其中所述差动装置可通过所述开口插入到所述主体中,并且其中所述致动器被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位于相对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差动装置相对的一侧上的那一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终减速设备,其中,所述致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口奖斗远藤学
申请(专利权)人:吉凯恩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