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常用的能源之一,电池在生产时,其电池壳需要进行组装, 在电池壳的组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多个步骤,热熔是电池壳组装中的一个步骤, 热熔连接是指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连接,是经过加热升温至熔点后的一种连接方式。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组立的热熔设备及热熔工艺(公开号:CN112092384B),该专利包括:底板,其上端设置有工件承载台;上板,其活动设置于底板上端,上板下端设置有热熔头,热熔头位于工件承载台上方,上板下端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位于热熔头侧方,定位柱长度小于热熔头长度。
[0004]现有的电池壳组装工艺结构复杂,组装效率较差,同时电池壳在组装时的质量较低,在组装完成后,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热熔处理的两组电池壳体分别安装到两组壳体固定箱(16)中,再将两组壳体固定箱(16)分别安装到热熔装置中同一壳体推送架(15) 内部的两组第一连接柱(157)外侧,并将两组电池壳体中待热熔的部位面对面分布;步骤二:将已安装电池壳体的壳体固定箱(16)和壳体推送架(15)通过连接杆(14)悬挂到固定环(10)的外侧,同理,将其余若干个已安装有电池壳体的壳体固定箱(16)和壳体推送架(15)依次悬挂到其余固定环(10)的外侧;步骤三:启动传送带(9),将壳体固定箱(16)输送至夹持机构(4)的一侧,启动第三气缸(12),将机械爪(13)移动到连接杆(14)的外侧,启动机械爪(13),将连接杆(14)进行夹持固定,启动第四气缸(17),通过推板(18)将壳体固定箱(16)的嵌入柱(162)嵌入到相邻夹持机构(4)中的固定器(49)内部,启动电磁铁(491),将壳体固定箱(16)进行夹持固定, 再启动第四气缸(17),将壳体固定箱(16)与壳体推送架(15)进行分离;步骤四:启动第二气缸(6),带动出风架(7)移动,对电池壳体的热熔部位进行清理,随后将出风架(7)复位,启动第一气缸(3),将夹持机构(4) 中的两组壳体固定箱(16)下降至热熔器(19)的两侧,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3),将两组壳体固定箱(16)内部的电池壳体移动至热熔器(19)的热熔部位中, 启动热熔器(19),将电池壳体加工至熔融状态,随后再次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3),将电池壳体从热熔器(19)中取出,启动第一气缸(3),将夹持机构(4)的高度复位;步骤五: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3),带动两组电池壳体移动,将两组电池壳体的熔融部位进行组装;步骤六:启动第四气缸(17),将两组壳体固定箱(16)安装到壳体推送架(15)中的两组第二连接柱(158)外侧,关闭电磁铁(491),壳体推送架(15)将已组装后的电池壳体移动至壳体传送架(8)的内部,启动传送带(9),将已组装后的电池壳体进行移动,并将未组装的电池壳体移动至热熔箱(2)的一侧,进行下一批次的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热熔装置包括并排分布的基座(1)和壳体传送架(8),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热熔箱(2),所述热熔箱(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第一气缸(3),若干个所述第一气缸(3)的输出端均延伸至热熔箱(2)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4),所述热熔箱(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6),两组所述第二气缸(6)的输出端均朝下且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出风架(7),若干个所述夹持机构(4)的两侧和出风架(7)之间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架(5),若干个所述限位架(5)的两端分别与热熔箱(2) 内部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热熔箱(2)内部底端靠近第一气缸(3)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热熔器(19);所述壳体传送架(8)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与基座(1)平行的传送带(9), 所述传送带(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固定环(10),所述壳体传送架(8)顶端朝向基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传送带(9)平行的侧板(11),所述侧板(11)朝向传送带(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加固机构, 所述传送带(9)下侧上的若干个固定环(10)的外侧均悬挂有连接杆(14), 若干个所述连接杆(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推送架(15),所述壳体
推送架(15)的内部均安装有两组壳体固定箱(16),所述壳体传送架(8)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动机构,若干个推动机构分别与若干个热熔器(19)轴向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加固机构均包括两组第三气缸(12),两组所述第三气缸(12)竖直分布,且两组所述第三气缸(12)的输出端均朝向连接杆(14)且均固定连接有机械爪(13),两组所述机械爪(13)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杆(14) 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荣,肖燕滨,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万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