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型电感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型电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感作为主要的无源器件之一,被广泛用于电源应用,包括直流
‑
直流转换器、电压调压器模块和负载点(POL)转换器以及无线/无线电通信设备当中。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中,电感作为必不可少的三大无源器件之一,是阻抗匹配、压控振荡器、低噪声放大器等射频前端和功率电子电路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单元。由于电感具有能量的转化和存储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功率电子电路设计中具有重要应用。传统分立式电感器件的最小厚度也有0.4mm左右,相比同样是无源器件的电容厚了十几倍,而片式电感能达到传统分立式电感相近效果的电压调节功能的同时,更加小型化和模块化,同时减少由于电阻造成的损失,并使电源管理回路具有更好的系统完整性。同时传统的片式电感制作方法制作流程较为复杂,而且不能继续减小片式电感的尺寸,因此需要开发新的工艺进行制作。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片式电感器》(授权号为CN108231333B)公开了一种片式电感器的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型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树脂电感的结构由铜线圈与铜柱互连组成,电感结构中底层铜线圈的左侧连接铜柱、右侧连接铜面(109),底层铜线圈与铜面(109)、铜柱连接共同构成电感的底层结构;而且底层铜线圈与右侧端电极(105)互连;顶层铜柱和顶层左侧铜面(101)互连,顶层左侧铜面(101)与左侧端电极(104)互连,顶层右侧铜面(102)与右侧端电极(105)互连;电感结构中间包括N个基本线圈单元(107),每个基本线圈单元(107)包括上层线圈、下层线圈与两个铜柱,铜柱设置在下层线圈的末端和上层线圈的始端之间、或者下层线圈的始端和上层线圈的末端之间,每个基本线圈单元(107)的所述两个铜柱上下位置不对齐,线圈和铜柱在电感结构中交替上升构成整个内部线圈结构,线圈和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苑明,方建荣,王永霖,赵兴林,王守绪,何知聪,何为,王翀,周国云,洪延,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