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手机壳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968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手机壳,包括手机壳底板,所述手机壳底板的侧边设有侧防护边;所述侧防护边的端部设有卡合勾条,所述手机壳底板和所述侧防护边均包括硅胶层、溅射软铜板、TPU基塑料层和防护层;一种复合型手机壳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硅胶进行热铸造;S2、硅胶铸造后冷却降温;S3、溅射软铜板粘连硅胶层上;S4、对TPU基塑料层进行铸造;S5、再将TPU基塑料层进行粘连;S6、最后对防护层粘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卡合勾条对手机卡合连接,设有溅射软铜板安全防护和支撑,还设有防护层,实现手机壳的美观和强度,采用热熔铸造有效的排出内部的空气,设有银离子颗粒和光触媒复合型无机抗菌剂具有一定的抗菌的效果。无机抗菌剂具有一定的抗菌的效果。无机抗菌剂具有一定的抗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手机壳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机壳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手机壳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壳是实现对手机进行安全防护的设备,实现手机能够有效的安全防护,防止手机在跌落的时候,造成碰撞损坏,且现有的手机壳在进行制备的时候,一般都是单一层的,然后在上部进行喷漆或者是绘画,但是,这样的单一层手机壳,在使用的时候,普遍存在有功能性单一,不能够有效的实现安全防护和其他的功能性防护,然而市面上各种的手机壳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7674427A所公开的自粘性硅胶、自粘性硅胶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其虽然实现了自粘性硅胶本身具备粘附作用,直接粘附到手机外壳上,通过加工得到手机保护外壳,避免了使用底涂剂对保护壳制作的影响,无需使用保护膜,节约成本,同时简化了制作工艺流程,但是并未解决现有手机壳存在的不能够有效的实现卡合连接,并且不能够实现有效的多功能性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复合型手机壳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手机壳,包括手机壳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底板(1)的侧边固定设有侧防护边(2);所述侧防护边(2)的端部固定设有卡合勾条(3),所述侧防护边(2)的前端开设有听筒口(4);所述手机壳底板(1)和所述侧防护边(2)均包括有硅胶层(5),所述硅胶层(5)的一侧设有溅射软铜板(6),所述溅射软铜板(6)的一侧设有TPU基塑料层(7),所述TPU基塑料层(7)的一侧设有防护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防护边(2)的一侧固定设有音量加键(9)和音量减键(10),所述音量加键(9)和所述音量减键(10)的下部设有开关机键(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口(4)的侧边设有弧形边(12),所述侧防护边(2)的底端开设有充电口(13),所述充电口(13)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播放口(14)和第二播放口(15)。4.一种复合型手机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方法步骤:S1、将硅胶投入到模具中进行热铸造:将硅胶放入到模具中,然后实现对硅胶进行加热处理,实现对硅胶进行热熔铸造,并且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实现对模具进行加压;S2、在硅胶进行铸造结束后进行冷却降温:在硅胶层(5)铸造结束后,实现对模具进行降温处理,实现对模具内部的硅胶进行冷却降温,然后实现对硅胶层(5)进行脱模处理;S3、然后再将溅射软铜板(6)进行粘连在硅胶层(5)上:通过粘胶将溅射软铜板(6)固定粘连在硅胶层(5)的背面,并且通过加热覆压板实现对溅射软铜板(6)进行加热固定粘连;S4、然后再对TPU基塑料层(7)进行铸造:将TPU基塑料放入到模具中,然后对TPU基塑料进行加热处理,实现对TPU基塑料进行加热热熔,然后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再实现对TPU基塑料进行加压形成TPU基塑料层(7);S5、再将TPU基塑料层(7)与溅射软铜板(6)和硅胶层(5)进行粘连:然后再在溅射软铜板(6)的背面进行涂胶,然后将TPU基塑料层(7)与溅射软铜板(6)和硅胶层(5)进行粘连,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宛正波康秋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千鑫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