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盖色漆电镀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83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盖色漆电镀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打磨:通过抛光工艺对手机盖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得到抛光件;S2.清洗:采用无水乙醇对抛光机进行超声清洗,再用清水进行冲洗,烘干;S3.阳极氧化:将冲洗后的抛光件外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S4.喷涂:在S3处理后的抛光件外表面浸涂有机溶剂,烘干,得到覆盖有机溶剂层的手机盖基体,再将覆盖有机溶剂层的手机盖基体使用真空溅射底漆,得覆盖底漆层的手机盖基体;S5.NCVM或烫金;S6.喷涂中漆;S7.喷涂面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先对手机盖进行打磨和清洗,能够除去手机盖表面的杂质,防止杂质影响手机盖后续的电镀喷涂工艺,有利于增加电镀喷涂时的附着效果。有利于增加电镀喷涂时的附着效果。有利于增加电镀喷涂时的附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盖色漆电镀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盖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手机盖色漆电镀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智能设备,如手机盖大多采用金属或塑胶制成,一般来说,金属外壳质感较佳,且具有金属光泽,符合大众审美观。
[0003]为了使手机盖具有金属光泽,增加美观,一般在手机盖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喷涂工艺,现有的手机盖喷涂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对手机盖进行喷涂,需要先对手机盖进行抛光打磨处理,在打磨抛光后,对手机盖进行清水冲洗,利用清水冲洗降低了对手机盖打磨后的表面的保护性,影响后续喷涂的质量,同时如果子啊打磨抛光后,直接对手机盖表面进行喷涂,容易导致出现色差的情况,导致颜色不一致。因此设计了一种手机盖色漆电镀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盖色漆电镀加工工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手机盖色漆电镀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打磨:通过抛光工艺对手机盖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得到抛光件;
[0008]S2.清洗:采用无水乙醇对抛光机进行超声清洗,再用清水进行冲洗,烘干;
[0009]S3.阳极氧化:将冲洗后的抛光件外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0010]S4.喷涂:在S3处理后的抛光件外表面浸涂有机溶剂,烘干,得到覆盖有机溶剂层的手机盖基体,再将覆盖有机溶剂层的手机盖基体使用真空溅射底漆,得覆盖底漆层的手机盖基体;
[0011]S5.NCVM或烫金:通过NCVM不导电电镀或烫金工艺将S4中手机盖基体电镀一层高亮金属层,之后进行高亮检验,得到半成品;
[0012]S6.喷涂中漆:喷涂透明中漆,喷涂厚度为6
±
3um,并在60

80℃的条件下烘干;
[0013]S7.喷涂面漆:在中漆上喷涂透明面漆,喷涂厚度为20
±
5um,在60

80℃的条件下烘干,并通过UV固化处理,得成品手机盖。
[0014]较佳的,所述S1中得抛光工艺得具体步骤为:
[0015]S101.安装毛刷盘至抛光机的上盘,所述毛刷盘的毛刷为包括猪毛与剑麻混合制作的毛刷;
[0016]S102.将待抛光的手机盖放置在所述抛光机的下盘的夹具内;
[0017]S103.设置所述抛光机的加工参数,启动所述抛光机对待抛光的手机盖进行抛光,同时注入抛光液,直到抛光结束。
[0018]较佳的,所述S103中得抛光液包括以下重量份计得原料组成:磷酸1000

1400份;
硫酸360

740份;硫酸铝5

15份;过硫酸钾10

20份;烟酸1

5份;硫酸铜1

3份;二硫丙基硫胺1

3份。
[0019]较佳的,所述抛光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计准备原料,将硫酸加入至磷酸中,混合均匀,再添加硫酸铝,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往所述混合液中加入过硫酸钾,混合均匀,使其完全溶解;依次加入烟酸、硫酸铜、二硫丙基硫胺,加热至50

90℃,保温2

3小时,混合均匀,使其完全溶解后,得到所述抛光液。
[0020]较佳的,所述S2中采用得无水乙醇得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201.原料粉碎:将原料粉碎成细粉,并加入淀粉酶和水混合成均匀醪液;
[0022]S202.液化处理:将均匀醪液加热后输送至液化罐中进入液化工序,转变为液化醪;
[0023]S203.发酵:将液化醪冷却后送至发酵罐中,加入添加剂经发酵后得到酒份16%以上的发酵成熟醪,所述添加剂包括糖化酶、酵母、营养促进剂和抑菌剂物料;
[0024]S204.蒸馏:将所述发酵成熟醪送入蒸馏塔中提纯并脱水,得到酒份99.5%以上的无水乙醇。
[0025]较佳的,所述S3中采用的阳极氧化包括将冲洗后的抛光件放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为450

850秒,阳极膜厚4

8微米,电解后进行水洗。
[0026]较佳的,所述S4中喷涂的有机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氯化聚丙烯15

25份、甲苯30

55份和二甲苯20

30份。
[0027]较佳的,所述氯化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401.将聚丙烯在压力0.3MPa

0.5MPa,温度90℃

120℃条件下,于三氯甲烷溶剂中溶解2

5小时;
[0029]S402.溶解完全后,降温到70

80℃,降压到0.05MPa

0.25MPa,在反应锅中加入相当于聚丙烯重量0.8%的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反应;
[0030]S403.氯化反应80

160分钟后,在65

75℃温度下蒸发出部分溶剂,得到高浓度的氯化聚丙烯溶液,冷却出料,将氯化聚丙烯溶液烘干造粒,得到氯化聚丙烯产品。
[0031]较佳的,所述S4中喷涂的底漆为环氧氨基体系、环氧聚氨酯体系、环氧酚醛体系、花样聚酰胺体系和丙烯酸氨基体系中的其中一种。
[0032]较佳的,所述S6中喷涂中漆和所述S7中喷涂面漆均采用纳米喷漆工艺。
[003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4]第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先对手机盖进行打磨,能够除去手机盖表面的杂质,防止杂质影响手机盖后续的电镀喷涂工艺,然后通过无水乙醇进行清洗,增加了对手机盖表面的保护性,有利于增加电镀喷涂时的附着效果,增加喷涂质量;
[0035]第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表面氧化处理,表面氧化处理使手机盖的外表面整体颜色能够始终保证一致性,不会产生色差,使手机盖的整个表面呈高亮视觉效果,并且结合NCVM或烫金工艺在表面处理件上电镀一层高亮金属层,进一步提高了亮度和强度,延长手机盖高亮面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37]图2是本专利技术S1中抛光工艺的流程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S2中无水乙醇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实施例1
[0041]参考图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盖色漆电镀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打磨:通过抛光工艺对手机盖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得到抛光件;S2.清洗:采用无水乙醇对抛光机进行超声清洗,再用清水进行冲洗,烘干;S3.阳极氧化:将冲洗后的抛光件外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S4.喷涂:在S3处理后的抛光件外表面浸涂有机溶剂,烘干,得到覆盖有机溶剂层的手机盖基体,再将覆盖有机溶剂层的手机盖基体使用真空溅射底漆,得覆盖底漆层的手机盖基体;S5.NCVM或烫金:通过NCVM不导电电镀或烫金工艺将S4中手机盖基体电镀一层高亮金属层,之后进行高亮检验,得到半成品;S6.喷涂中漆:喷涂透明中漆,喷涂厚度为6
±
3um,并在60

80℃的条件下烘干;S7.喷涂面漆:在中漆上喷涂透明面漆,喷涂厚度为20
±
5um,在60

80℃的条件下烘干,并通过UV固化处理,得成品手机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盖色漆电镀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得抛光工艺得具体步骤为:S101.安装毛刷盘至抛光机的上盘,所述毛刷盘的毛刷为包括猪毛与剑麻混合制作的毛刷;S102.将待抛光的手机盖放置在所述抛光机的下盘的夹具内;S103.设置所述抛光机的加工参数,启动所述抛光机对待抛光的手机盖进行抛光,同时注入抛光液,直到抛光结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盖色漆电镀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03中得抛光液包括以下重量份计得原料组成:磷酸1000

1400份;硫酸360

740份;硫酸铝5

15份;过硫酸钾10

20份;烟酸1

5份;硫酸铜1

3份;二硫丙基硫胺1

3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机盖色漆电镀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计准备原料,将硫酸加入至磷酸中,混合均匀,再添加硫酸铝,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往所述混合液中加入过硫酸钾,混合均匀,使其完全溶解;依次加入烟酸、硫酸铜、二硫丙基硫胺,加热至50

90℃,保温2

3小时,混合均匀,使其完全溶解后,得到所述抛光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宛正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千鑫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