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熔管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94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熔管件制作工艺,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管件毛坯:将高密度聚乙烯原料通过高压注塑形成管件毛坯;2)将管件毛坯精密加工为管件:通过数控车床对管件毛坯进行精密加工,使管件毛坯内孔尺寸和内孔椭圆度达到标准;3)管件内壁布丝:对管件内壁进行布丝,将铜线加热线圈置入管道内壁中;4)安装正负极接线柱:将正负极接线柱置入管件中;5)测试:测试管件的铜线加热线圈是否通电。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全新的制作工艺,先进行管件毛坯制作再在管件内壁内进行布丝,取代了传统的铜线包塑工艺,较少了对模具的损坏程度,提高模具寿命,同时使得产品的尺寸更为精密,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熔管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熔管件
,具体涉及一种电熔管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熔管件是指可以通过电流所产生的温度而熔化达到连接的一种塑料管材配件,目前,电熔管件广泛应用于燃气、给水、化工等多个领域的压力管道铺设中,电熔管件在管体内壁分布有电阻丝,当通电之后,电阻丝发热将处于电熔管件两端的部分塑料熔化实现与之配合的管道对接。
[0003]电熔管件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采用包塑工艺,即把包塑铜丝在模具铁芯表面进行人工缠绕布线,布线前把第一个铜接线柱装夹在铜加热圈的起始端上,完成布线后在铜加热线圈末端装夹上第二个铜接线柱,然后将布线完成的铁芯放入模具中,在注塑机中进行高压注塑,注塑完成后利用液压脱模机把铁芯和产品分离开来,此种生产工艺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容易导致产品品质不佳,同时容易损坏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熔管件制作工艺,解决现有的电熔管件产品品质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熔管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制作管件毛坯:将高密度聚乙烯原料通过高压注塑形成管件毛坯;
[0008]2)将管件毛坯精密加工为管件:通过数控车床对管件毛坯进行精密加工,使管件毛坯内孔尺寸和内孔椭圆度达到标准;
[0009]3)管件内壁布丝:对管件内壁进行布丝,将铜线加热线圈置入管道内壁中;
[0010]4)安装正负极接线柱:将正负极接线柱置入管件中;
[0011]5)测试:测试管件的铜线加热线圈是否通电。
[0012]进一步优选,在步骤1)中,将注塑形成的管件毛坯放入水箱中进行冷却,冷却周期为4

6倍的注塑周期。
[0013]进一步优选,管件毛坯在水箱中冷却后,放入仓库中进行自然冷却,冷却时间为48

96小时。
[0014]进一步优选,在步骤1)中,在管件毛坯的内壁形成密封圈安装槽。
[0015]进一步优选,在完成步骤2)或者步骤3)后,在密封圈安装槽中安装密封圈。
[0016]进一步优选,在步骤2中,通过数控车床在管件毛坯的内壁加工密封圈安装槽。
[0017]进一步优选,在步骤3)中,采用刀具对管件内壁进行开槽的同时进行布丝。
[0018]进一步优选,在步骤4)中,采用冲床将正负极接线柱冲入管件中。
[0019]进一步优选,在步骤5)中,利用电阻测试仪测试管件的铜线加热线圈是否通电。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电熔管件制作工艺,先进行管件毛坯的制作,然后采用数控机床对管件毛坯进行精密加工,最后再将铜丝绕设在管件的内壁上,相比于传统的包塑工艺,生产出的电熔管件尺寸更加精密,不管是管件的外径、内径、壁厚、椭圆度,还是电熔区,都能够符合要求,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电熔管件制作工艺不使用铁芯,无需采用脱模机脱模,能够减少对模具的损害,使得模具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本专利技术取代手工绕线,对工人技术要求底,能够降低人力成本,通过机器在管件内壁绕线,使得加热线圈更加精密,线圈排列规律整齐,且与现有工艺相比,解决了电熔焊接时由于管件内表面熟料氧化层无法消除引起的管材、管件、包塑丝三相熔接,环节偏多、易虚焊的问题。
[0022]进一步地,通过在管件内设置密封圈安装槽,并在密封圈安装槽中安装密封圈,使得电熔管件具备带水作业能力,能够对待连接的管道的端部进行封堵,避免液体等渗入焊接面影响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电熔管件制作工艺制成的电熔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的剖面视图;
[0025]图3是图2中A处的示意图。
[0026]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0027]1、管件本体,2、正极铜线接线柱,3、负极铜线接线柱,4、安装环,5、铜线加热线圈,6、密封圈安装槽,7、密封圈,71、斜面,72、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
[0030]图1和图2所示,为电熔管件的结构示意图,电熔管件包括管件本体1和两组接线柱,管件本体1采用80级或者100级的HDPE塑料注塑成型,管件本体1的内壁设有两个铜线加热线圈5,两组接线柱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铜线加热线圈5连接,接线柱包括正极铜线接线柱2和负极铜线接线柱3,在管件本体1上设有安装环4,正极铜线接线柱2和负极铜线接线柱3均设在对应的安装环4中,安装环4与管件本体1一体成型。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对两个铜线加热线圈5进行同步通电加热或单个通电加热,在电熔焊机作用下,铜线加热线圈5升温熔化管件本体1与管道的接触面,使得管件本体1与管道粘接在一起。
[0031]在制作电熔管件时,其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0032]1)制作管件毛坯:
[0033]采用80级和100级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原料,使用注塑机将原料通过高压注塑形成管件毛坯;
[0034]2)将管件毛坯精密加工为管件:
[0035]将管件毛坯用数控车床进行精密加工,使管件毛坯内孔尺寸和内孔椭圆度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0036]3)管件内壁布丝:
[0037]通过专用刀具对管道内壁进行布丝,刀具在对管件内壁开槽的同时将铜线加热线圈5埋入槽中,可使用授权公告号CN105642926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对管体进行裸露式后布线的刀具,对管件内壁进行布丝。
[0038]4)安装正负极接线柱:
[0039]布丝完成后,通过小型冲床将正负极接线柱冲入管件本体1上设置的安装环4中,并使得正负极接线柱与铜线的两端连通;
[0040]5)测试:利用电阻测试仪测试管件的铜线加热线圈5是否通电;
[0041]6)入库:将成品管件进行包装入库。
[0042]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之后,为确保管件毛坯保持稳定状态,减少变形,在注塑机内注塑形成的管件毛坯需要放入水箱中进行冷却降温,水冷可使管件毛坯瞬间冷却,可在同温下均匀收缩,减少其变形,为确保冷却到位,冷却周期调整为4倍的注塑周期,管件毛坯在水箱中冷却后,再转移至毛坯仓库中进行自然冷却,冷却时间为48小时,使得管件毛坯稳定,形变显著降低,有利于数控车床进行精密加工。
[0043]本实施例中,在管件毛坯注塑过程中,在管件本体1的内壁形成密封圈安装槽6,用于安装密封圈7,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管件毛坯的精加工或者完成管道内壁布丝后,将密封圈7安装在密封圈安装槽6中。实际使用中,当管道插入管件本体1中后,管道的端部与密封圈7接触,密封圈7对管道起到密封作用,避免管道中的液体从管道与管件本体1的内壁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能够实现带水焊接。
[0044]如图2和图3所示,为密封圈7和密封圈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熔管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管件毛坯:将高密度聚乙烯原料通过高压注塑形成管件毛坯;2)将管件毛坯精密加工为管件:通过数控车床对管件毛坯进行精密加工,使管件毛坯内孔尺寸和内孔椭圆度达到标准;3)管件内壁布丝:对管件内壁进行布丝,将铜线加热线圈置入管道内壁中;4)安装正负极接线柱:将正负极接线柱置入管件中;5)测试:测试管件的铜线加热线圈是否通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熔管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注塑形成的管件毛坯放入水箱中进行冷却,冷却周期为4

6倍的注塑周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熔管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管件毛坯在水箱中冷却后,放入仓库中进行自然冷却,冷却时间为4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东普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