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67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包括外层面料(1)及内层面料(2),外层面料(1)与内层面料(2)之间设置有间隔层面料(3),外层面料(1)面向间隔层面料(3)的一侧均匀间隔点涂胶粘固定部(4),间隔层面料(3)上设有与固定部(4)匹配的穿孔(301),固定部(4)贯穿穿孔(301)并与内层面料(2)胶粘固定,外层面料(1)与间隔层面料(3)间填充羽绒;该羽绒面料采取无缝直充羽绒的方式,间隔层面料将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分割并固定羽绒,不使用硬质和质量较重的材料,面料轻薄立体。料轻薄立体。料轻薄立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羽绒面料主要是由于制作羽绒服或羽绒被,传统羽绒服或羽绒被的制备方法是将两层面料层叠缝制,并再缝制时将两层面料之间的空间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空间,填充羽绒即可。传统缝制的羽绒服或羽绒被会存在较大针孔,容易出现跑绒现象。为了解决羽绒服或羽绒被跑绒问题,人们会在针眼处贴条封堵,或采取内胆来填充羽绒等;或如现有技术中一种立体无缝防钻绒羽绒被(授权公告号为CN210842508U),其在底层面料和顶层面料之间热压粘合隔层,立式隔层将底层面料和顶层面料之间的空腔分割成若干个充绒腔;立式隔层采用热压粘合的方式与底层面料和顶层面料相连接,不会在底层面料和面层面料上留下针孔,也就避免针孔跑绒。但立式隔层具有一定硬度和质量,会增加羽绒被的重量,如果做成羽绒服的话,清洗特别是手洗时,不仅清洗不方便而且也很难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该羽绒面料采取无缝直充羽绒的方式,间隔层面料将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分割并固定羽绒,不使用硬质和质量较重的材料,面料轻薄立体。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包括外层面料及内层面料,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之间设置有间隔层面料,外层面料面向间隔层面料的一侧均匀间隔点涂胶粘固定部,间隔层面料上设有与固定部匹配的穿孔,固定部贯穿穿孔并与内层面料胶粘固定,外层面料与间隔层面料间填充羽绒,羽绒面料采取无缝直充羽绒的方式,间隔层面料将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分割并固定羽绒,不使用硬质和质量较重的材料,面料轻薄立体。
[0006]作为优选,固定部设有卡槽,卡槽卡扣有卡体,以封闭穿孔防止跑绒。
[0007]作为优选,卡体呈U型或者C型,其与间隔层面料胶粘固定。
[0008]作为优选,外层面料包括设于外侧的防风涂层及布料层,两者热压粘合。
[0009]作为优选,相邻固定部间通过缝线分割成若干分割腔,缝线依次穿过布料层与间隔层面料,以保证充绒均匀。
[0010]作为优选,固定部连接布料层的一端设有若干延伸条,延伸条沿固定部端部周向分布,以支撑布料层与间隔层面料使面料充绒后更立体。
[0011]作为优选,延伸条为细杆状或螺旋杆状。
[0012]作为优选,固定部贯穿穿孔的一端设有连接片,通过连接片与内层面料胶粘固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的羽绒面料采取无缝直充羽绒的方式,间隔层面料将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分割并固定羽绒,不使用硬质和质量较重的材料,面料轻薄立体;且制备方法简单,可
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施例1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施例2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施例3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1

外层面料、101

防风涂层、102

布料层、2

内层面料、3

间隔层面料、301

穿孔、4

固定部、401

卡槽、402

卡体、5

缝线、6

延伸条、7

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包括外层面料1及内层面料2,外层面料1与内层面料2之间设置有间隔层面料3,外层面料1面向间隔层面料3的一侧均匀间隔点涂胶粘固定部4,间隔层面料3上设有与固定部4匹配的穿孔301,固定部4贯穿穿孔301并与内层面料2胶粘固定,外层面料1与间隔层面料3间填充羽绒,采取无缝直充羽绒的方式,间隔层面料3将外层面料1与内层面料2分割并固定羽绒,不使用硬质和质量较重的材料,面料轻薄立体。
[0020]固定部4贯穿穿孔301的一端设有连接片6,通过连接片6与内层面料2胶粘固定;连接片6为圆片状,可以增加固定部4与内层面料2的接触面积,胶粘固定更为牢固。
[0021]实施例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固定部4设有卡槽401,卡槽401卡扣有卡体402,以封闭穿孔301防止跑绒;卡体402呈U型或者C型,其与间隔层面料3胶粘固定。
[0022]外层面料1包括设于外侧的防风涂层101及布料层102,两者热压粘合;固定部4连接布料层102的一端设有若干延伸条6,延伸条6沿固定部4端部周向分布,以支撑布料层102与间隔层面料3使面料充绒后更立体;延伸条6为细杆状或螺旋杆状,延伸条6采用有一定韧性的塑料材质,可以支撑布料层102与间隔层面料3,使面料充绒后更立体。
[0023]实施例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相邻固定部4间通过缝线5分割成若干分割腔,缝线5依次穿过布料层102与间隔层面料3,以保证充绒均匀;且缝线5部位在布料层102与间隔层面料3间,使得面料最外层实现无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包括外层面料(1)及内层面料(2),其特征在于,外层面料(1)与内层面料(2)之间设置有间隔层面料(3),外层面料(1)面向间隔层面料(3)的一侧均匀间隔点涂胶粘固定部(4),间隔层面料(3)上设有与固定部(4)匹配的穿孔(301),固定部(4)贯穿穿孔(301)并与内层面料(2)胶粘固定,外层面料(1)与间隔层面料(3)间填充羽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其特征在于,固定部(4)设有卡槽(401),卡槽(401)卡扣有卡体(402),以封闭穿孔(301)防止跑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其特征在于,卡体(402)呈U型或者C型,其与间隔层面料(3)胶粘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轻薄立体无缝直充羽绒面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黛霞
申请(专利权)人:读布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