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扣压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04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极扣压合模具,包括有下模以及上模;所述下模的上端具有冲头部,冲头部的上端面凹设有下型腔;所述上模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下模的正上方,上模包括有主体、定位杆、固定件和弹簧;主体的底面凹设有上型腔,上型腔与下型腔配合正对,主体的顶面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安装孔和通孔,通孔连通上型腔和安装孔之间;定位杆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安装孔并穿过通孔伸入上型腔中;固定件与主体固定并封盖住安装孔的上端开口;弹簧设置于安装孔中。通过设置上模和下模相互配合,将电极片的各个部件组合后放置于凹腔内,定位杆将电极片的各个部件压合固定成型,生产效率高,成型出的电极片紧固效果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扣压合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极贴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极扣压合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电极片是配合心电测量设备,电极片包括有贴在皮肤上的胶布以及和其他设备连接的电极扣,电极扣的内部为一块磁铁,磁铁的上端面覆盖有第一铁片,磁铁的下端面覆盖有第二铁片,第二铁片包裹住磁铁的底面和侧边,第二铁片的周侧设置有扣部,扣部弯折将第一铁片扣合固定在磁铁上。常规生产方式是人工将第一铁片和第二铁片固定于磁铁的两侧,这种方式效率较低且紧固程度较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扣压合模具,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电极扣生产方法效率低下且紧固程度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极扣压合模具,包括有下模以及上模;所述下模的上端具有冲头部,所述冲头部的上端面凹设有下型腔;所述上模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下模的正上方,上模包括有主体、定位杆、固定件和弹簧;所述主体的底面凹设有上型腔,所述上型腔与下型腔配合正对,主体的顶面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安装孔和通孔,所述通孔连通上型腔和安装孔之间;所述定位杆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安装孔并穿过通孔伸入上型腔中;所述固定件与主体固定并封盖住安装孔的上端开口;所述弹簧设置于安装孔中,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定位杆和固定件之间。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杆的上下端面贯穿形成有定位孔。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孔的上端开口内形成有内螺牙,所述固定件的外侧面形成有外螺牙,所述外螺牙与内螺牙螺合连接固定。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的上端面凹设有六角孔。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大于通孔的内径,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外径小于或等于安装孔的内径并大于通孔的内径,定位杆的下端外径小于上端外径并小于或等于通孔的内径。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1]通过设置上模和下模相互配合,将电极片的各个部件组合后放置于凹腔内,定位杆将电极片的各个部件压合固定成型,生产效率高,成型出的电极片紧固效果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001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0017]附图标识说明:
[0018]10、下模
ꢀꢀꢀꢀꢀꢀꢀꢀꢀꢀꢀꢀꢀꢀꢀꢀꢀꢀꢀꢀ
101、下型腔
[0019]11、冲头部
ꢀꢀꢀꢀꢀꢀꢀꢀꢀꢀꢀꢀꢀꢀꢀꢀꢀꢀ
20、上模
[0020]201、上型腔
ꢀꢀꢀꢀꢀꢀꢀꢀꢀꢀꢀꢀꢀꢀꢀꢀꢀ
202、安装孔
[0021]203、通孔
ꢀꢀꢀꢀꢀꢀꢀꢀꢀꢀꢀꢀꢀꢀꢀꢀꢀꢀꢀ
204、定位孔
[0022]205、六角孔
ꢀꢀꢀꢀꢀꢀꢀꢀꢀꢀꢀꢀꢀꢀꢀꢀꢀ
206、内螺牙
[0023]207、外螺牙
ꢀꢀꢀꢀꢀꢀꢀꢀꢀꢀꢀꢀꢀꢀꢀꢀꢀ
21、主体
[0024]22、定位杆
ꢀꢀꢀꢀꢀꢀꢀꢀꢀꢀꢀꢀꢀꢀꢀꢀꢀꢀ
23、固定件
[0025]2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下模10以及上模20。
[0027]所述下模10的上端具有冲头部11,所述冲头部11的上端面凹设有下型腔101。
[0028]所述上模2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下模10的正上方,上模20包括有主体21、定位杆22、固定件23和弹簧24。所述主体20的底面凹设有上型腔201,所述上型腔201与下型腔101配合正对,主体20的顶面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安装孔202和通孔203,所述通孔203连通上型腔201和安装孔202之间。所述定位杆22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安装孔202并穿过通孔203伸入上型腔201中。所述定位杆22的上下端面贯穿形成有定位孔204,所述安装孔202的内径大于通孔203的内径,所述定位杆22的上端外径小于或等于安装孔202的内径并大于通孔203的内径,定位杆22的下端外径小于上端外径并小于或等于通孔203的内径。所述固定件23与主体21固定并封盖住安装孔202的上端开口,所述固定件23的上端面凹设有六角孔205;所述安装孔202的上端开口内形成有内螺牙206,所述固定件23的外侧面形成有外螺牙207,所述外螺牙207与内螺牙206螺合连接固定。所述弹簧24设置于安装孔202中,弹簧24的两端分别抵于定位杆22和固定件23之间。
[0029]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0]首先,将电极片的各个部件组装后放入下型腔中;然后,使定位杆22上的定位孔204对准电极片的中心位置上的凸出部;接着,推动上模20向下运动,定位杆22被挤压向上,上型腔201和下型腔101将电极片包裹住,使电极片的各个部件扣合固定在一起,完成组装。
[0031]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
[0032]通过设置上模和下模相互配合,将电极片的各个部件组合后放置于凹腔内,定位杆将电极片的各个部件压合固定成型,生产效率高,成型出的电极片紧固效果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
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扣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模以及上模;所述下模的上端具有冲头部,所述冲头部的上端面凹设有下型腔;所述上模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下模的正上方,上模包括有主体、定位杆、固定件和弹簧;所述主体的底面凹设有上型腔,所述上型腔与下型腔配合正对,主体的顶面由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安装孔和通孔,所述通孔连通上型腔和安装孔之间;所述定位杆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安装孔并穿过通孔伸入上型腔中;所述固定件与主体固定并封盖住安装孔的上端开口;所述弹簧设置于安装孔中,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定位杆和固定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薪阮锡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庆鹏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