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钉垫片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79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钉垫片组装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内侧的转盘机构以及沿所述转盘机构转动方向的周侧上圆周阵列设有垫片上料装置、螺钉上料、第一检测部件、铆压装置、下料翻转装置、第二检测部件;所述铆压装置与下料翻转装置之间间隔一个工位,其中:所述垫片上料装置用于将水平放置的垫片进行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钉垫片组装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螺钉垫片组装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也随之迅速发展,对于生产现代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温控装置的金属片与螺钉垫片的组装主要是靠人工完成,产能和效率较低,且人工的加工质量取决于个人,长时间负荷作业,容易导致组装问题,产生大量不良品,成本上升,且效率低下,且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组装装置,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误差,节省了劳动力,实现了装配的自动化的螺钉垫片组装机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钉垫片组装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内侧的转盘机构以及沿所述转盘机构转动方向的周侧上圆周阵列设有垫片上料装置、螺钉上料、第一检测部件、铆压装置、下料翻转装置、第二检测部件;所述铆压装置与下料翻转装置之间间隔一个工位,其中:所述垫片上料装置用于将水平放置的垫片进行90
°
翻转后放置到所述转盘机构上,由所述转盘机构将其运输至螺钉上料工位处,所述螺钉上料将螺钉插入垫片后再由所述转盘机构依次运输至铆压装置进行铆压成型、下料翻转装置进行成品下料。
[0005]其中:所述垫片上料装置包括五输出的振动上料装置;所述振动上料装置的末端设有接料治具;所述接料治具上方设有视觉检测装置;所述接料治具一侧设有可活动插设于所述转盘机构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一侧设有可来回往复在接料治具与定位部件之间移动的上料机械手,所述接料治具与定位部件之间可转动设有垫片翻转装置;其中,所述振动上料装置将五垫片按照一正一反的顺序输送至接料治具上;所述垫片翻转装置将所述接料治具上的垫片搬离并进行90
°
翻转后由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对垫片顺序进行检测后由所述上料机械手进行搬运放置到转盘上,并由定位部件进行定位。
[0006]其中:所述垫片翻转装置包括水平移动机构;所述平移动机构的输出端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输出端通过伺服安装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末端可拆卸插设有轴心;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包括可调节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视觉支架;所述视觉支架上安装CCD相机;所述CCD相机的正对面设有矩形光源;所述接料治具包括接料支架;所述接料支架顶部可调整安装有切削座,底部连接有绝缘板;所述切削座上阵列设有端子;所述端子上插设有导电检测块;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YZ移动机构;所述YZ移动机构的输出端安装有夹紧手指气缸。
[0007]其中:所述螺钉上料包括第二振动上料装置;所述第二振动上料装置的输出端设有挡料分料机构;所述挡料分料机构一侧设有螺钉机械手;其中所述第二振动上料装置将螺钉逐个输送至末端由所述挡料分料机构将其逐个分离开来,并由所述螺钉机械手将分离
出来的螺钉抓取后插设到所述转盘机构上。
[0008]其中:所述第一检测部件与所述第二检测部件结构相似;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包括检测支架,所述检测支架的输出端安装有传感器。
[0009]其中:所述铆压装置包括铆压支架;所述铆压支架的顶部安装有增压缸;所述铆压支架上可移动设有铆压治具;所述增压缸可驱动所述铆压治具移动;所述铆压治具的正下方设有下铆压治具。
[0010]其中:所述下料翻转装置包括下料翻转底板;所述下料翻转底板居中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升降气缸;所述下料翻转底板可升降插设有转缸支座;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可驱动所述转缸支座升降移动;所述转缸支座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L形气指安装板;旋转气缸可驱动所述L形气指安装板转动;所述L形气指安装板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夹紧手指气缸。
[0011]其中:所述转盘机构包括分割器;所述分割器的输出转盘上圆周阵列设有工装治具。
[0012]其中:所述工装治具包括L形工装板;所述L形工装板一侧可移动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一侧通过弹簧与所述L形工装板连接;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贯穿的圆孔;圆孔的周侧上圆周阵列设有定位针。
[0013]其中:所述螺钉垫片组装机还包括码垛装置;所述码垛装置位于所下料翻转装置一侧,用以将下料翻转装置上的成品进行码垛存储。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螺钉垫片自动组装装置,实现了装配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提高了装配的精确度和装配效率,减少了人工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16]图1为本技术的螺钉垫片组装机三维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垫片上料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螺钉上料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铆压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下料翻转装置三维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工装治具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参见图1至6所示,一种螺钉垫片组装机,包括机架1、转盘机构3;垫片上料装置4、螺钉上料6、第一检测部件7、铆压装置8、下料翻转装置9、第二检测部件10以及PLC控制器(图未视出)。其中:所述机架1常可以由诸如钢、铝等金属材料制成。转盘机构3设置于所述机架1内侧,沿所述转盘机构3转动方向的周侧上圆周阵列设有垫片上料装置4、螺钉上料6、第一检测部件7、铆压装置8、下料翻转装置9、第二检测部件10;所述铆压装置8与下料翻转装置9之间间隔一个工位,其中:所述垫片上料装置4用于将水平放置的垫片进行90
°
翻转后放置到所述转盘机构3上,由所述转盘机构3将其运输依次经过螺钉上料6、第一检测部件7、铆压装置8、下料翻转装置9、第二检测部件10来完成自动装配检测,所述螺钉上料6将螺钉插入垫片中;所述铆压装置8用于将垫片和螺钉铆压成一体;所述下料翻转装置9用于对铆压好的成品进行自动下料。本申请通过转盘机构3;垫片上料装置4、螺钉上料6、第一检测部件7、铆压装置8、下料翻转装置9、第二检测部件10以及PLC控制器(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钉垫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安装在所述机架(1)内侧的转盘机构(3)以及沿所述转盘机构(3)转动方向的周侧上圆周阵列设有垫片上料装置(4)、螺钉上料(6)、第一检测部件(7)、铆压装置(8)、下料翻转装置(9)、第二检测部件(10);所述铆压装置(8)与下料翻转装置(9)之间间隔一个工位,其中:所述垫片上料装置(4)用于将水平放置的垫片进行90
°
翻转后放置到所述转盘机构(3)上,由所述转盘机构(3)将其运输至螺钉上料(6)工位处,所述螺钉上料(6)将螺钉插入垫片后再由所述转盘机构(3)依次运输至铆压装置(8)进行铆压成型、下料翻转装置(9)进行成品下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钉垫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上料装置(4)包括五输出的振动上料装置(41);所述振动上料装置(41)的末端设有接料治具(42);所述接料治具(42)上方设有视觉检测装置(43);所述接料治具(42)一侧设有可活动插设于所述转盘机构(3)的定位部件(44);所述定位部件(44)一侧设有可来回往复在接料治具(42)与定位部件(44)之间移动的上料机械手(45),所述接料治具(42)与定位部件(44)之间可转动设有垫片翻转装置(46);其中,所述振动上料装置(41)将五垫片按照一正一反的顺序输送至接料治具(42)上;所述垫片翻转装置(46)将所述接料治具(42)上的垫片搬离并进行90
°
翻转后由所述视觉检测装置(43)对垫片顺序进行检测后由所述上料机械手(45)进行搬运放置到转盘上,并由定位部件(44)进行定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钉垫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翻转装置(46)包括水平移动机构(461);所述平移动机构(461)的输出端安装有升降气缸(462);所述升降气缸(462)输出端通过伺服安装座安装有驱动电机(463);所述驱动电机(463)的输出端连接有摆臂(464);所述摆臂(464)末端可拆卸插设有轴心(465);所述视觉检测装置(43)包括可调节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视觉支架(431);所述视觉支架(431)上安装CCD相机(432);所述CCD相机(432)的正对面设有矩形光源(433);所述接料治具(42)包括接料支架(421);所述接料支架(421)顶部可调整安装有切削座(422),底部连接有绝缘板(423);所述切削座(422)上阵列设有端子(424);所述端子(424)上插设有导电检测块(425);所述上料机械手(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苏陈洪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威箍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