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90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裂工艺管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包括防护筒、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所述上固定筒的外表面和下固定筒的外表面均与防护筒的内壁固定连接,防护筒的内部放置有管柱,管柱的外表面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压缩弹簧,每组压缩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防护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上固定筒配合下固定筒、第一连接环、第一限位环、连接弹簧、第二连接环、第二限位环和减压弹簧,当管柱受到外界影响发生应力变形时,利用连接弹簧和减压弹簧能够补偿管柱应力变形发生的伸长和缩短,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自适应性,避免无法适应管柱应力变化,影响其他设备工作状态和正常运行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


[0001]本技术涉及压裂工艺管柱
,具体为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

技术介绍

[0002]压裂工艺管柱是压裂施工顺利实施的基础,随着压裂工艺理论及技术水平的进步,压裂施工会预注或伴注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低温压缩气体,来增加地层能量提高压裂效果。
[0003]由于二氧化碳、氮气等低温压缩气体和地底的温度,会导致压裂工艺管柱发生膨胀或收缩,由于压裂工艺管柱膨胀和收缩的应力变化,会严重影响压裂工艺管柱内部设备的工作状态,但现有的压裂工艺管柱并不能很好的处理这种应力变化,使得压裂工艺管柱不能根据需要自适应和补偿这种变化,导致且内部设施工作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具备能够自适应压裂工艺管柱在低温和高温情况下发生的应力变化,保证内部设备正常运转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包括防护筒、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所述上固定筒的外表面和下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包括防护筒(1)、上固定筒(4)和下固定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筒(4)的外表面和下固定筒(2)的外表面均与防护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筒(1)的内部放置有管柱(12),所述管柱(12)的外表面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压缩弹簧(8),每组所述压缩弹簧(8)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防护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筒(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环(13),所述第一连接环(13)的内壁与管柱(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筒(4)的内壁安装有第一限位环(14),所述第一连接环(13)的上表面和第一连接环(13)的底面均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连接弹簧(16),两组所述连接弹簧(1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限位环(14)的底面和上固定筒(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筒(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环(17),所述第二连接环(17)的内壁与管柱(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筒(2)的内壁安装有第二限位环(18),所述第二连接环(17)的上表面和第二连接环(17)的底面均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减压弹簧(19),两组所述减压弹簧(19)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二限位环(18)的上表面和下固定筒(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筒(4)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法兰(5),所述固定法兰(5)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固定通孔(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井应力自适应补偿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法兰(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刘向阳段晓东高召利王连中魏俊凡付锐宋建华侯海伟董方杰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利丰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