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1552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及其控制系统,涉及油田钻井设备领域。其中,举升装置包括:底盘架,其左右两端设有行走装置;升降台,通过行走升降液压油缸可升降的设于底盘架上;底座,设于升降台的下方并与升降台通过外筒固定连接;横梁,通过横梁升降液压油缸可升降的设于升降台上,且横梁上设有与外筒滑动套接的内筒;控制器,与行走装置、行走升降液压油缸和横梁升降液压油缸相连接;控制系统包括:远端遥控器和无线控制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升降液压结构并通过合理的受力支撑结构布局使其支撑更加稳定可靠,且具有支撑高度可调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田钻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石油钻井井架高度一般达三、四十米以上,由于体积巨大不好整体运输,因此在使用中是把它拆成散件运输,然后在井场进行现场组装。井架一般由多节组成,运输到井场后再一节一节的水平组装成一体。传统的井架组装方式是用“小枕头”放在井架下面担住井架,装上一节井架后用吊车吊起井架,然后需要人员或设备到井架下面把小枕头后移到新的位置,然后吊车下放井架使井架重新担到“小枕头”上以便安装下一节井架。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两台以上大型吊车配合工作,而且还需要人员或设备在由吊车吊着的井架下面工作,这不仅需要吊车等设备辅助工作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中国技术专利202022768198.1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自主行走的钻井井架安装支架,通过采用可升降的履带式移动装置,以实现对井架段的支撑作用,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上述结构只能是用于对井架进行支撑,即先将设备运移至指定位置,然后液压缸收缩使底座与井场底面相接,然后将井架放置在上方,且放置后无法实现高度的调整,即无法实现多节井架之间的调节安装,同时其说明书中涉及到通过液压缸的伸缩进行水平调整,也必然会让履带处受到极高强度的载荷,导致设备容易发生机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具体采用双升降液压结构,并通过合理的受力支撑结构布局,使其支撑更加稳定可靠且具有支撑高度可调的功能。

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包括:

4、底盘架,其左右两端设有行走装置;

5、升降台,通过行走升降液压油缸可升降的设于所述底盘架上;

6、底座,设于所述升降台的下方并与所述升降台通过外筒固定连接;

7、横梁,通过横梁升降液压油缸可升降的设于所述升降台上,且所述横梁上设有与所述外筒滑动套接的内筒;

8、控制器,与所述行走装置、所述行走升降液压油缸和所述横梁升降液压油缸相连接,以控制所述行走装置、所述行走升降液压油缸和所述横梁升降液压油缸的驱动。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升降液压油缸设于所述底盘架和所述升降台之间;所述横梁升降液压油缸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横梁之间。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升降液压油缸设有4个,并对称的分别于所述底盘架和所述升降台的前后端;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均设有4个,并对称的分布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横梁的四端处;所述横梁升降液压油缸设有2个,并对称的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控系统和液控系统,设于所述底盘架上。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控系统设于所述底盘架的几何中心处;所述液控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电控比例阀、液压管线、液压马达;所述电控系统设于所述底盘架的后端;所述电控系统包括电控柜、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无刷电机。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14、辅助架,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底盘架和所述升降台之间的空隙延伸至所述底盘架外侧;

15、辅助底座,设于所述辅助架的下端并用于承载所述电控系统,且所述辅助底座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相平齐。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17、工作平台,设于所述行走装置的上方,且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的2个铰接安装点分别与所述外筒和所述升降台相铰接;

18、缓冲垫,设于所述横梁的上方。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内嵌于所述外筒中且二者之间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外筒上的锁销以及设于所述内筒上的若干连接销孔。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

21、行走架,设于所述底盘架的两侧;

22、若干的支撑轮,设于所述行走架的上下两端处,且位于所述行走架下端的所述支撑轮设有多个,位于所述行走架上端的所述支撑轮设有至少1个;

23、驱动齿轮和张紧轮,分别设于所述行走架的两端;

24、履带,设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张紧轮之间;

25、张紧外筒,设于所述行走架上;

26、张紧内筒,与所述张紧外筒滑移卡嵌连接,所述张紧内筒的外端与所述张紧轮相连接,所述张紧内筒的内端连接有调节丝杆,且所述调节丝杆与所述行走架上设有的螺纹座螺纹连接。

27、一种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控制系统,包括:至少2个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远端遥控器和无线控制模组;

28、所述无线控制模组设于每一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上的所述控制器内;通过远端遥控器向多个无线控制模组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每一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中所述行走升降液压油缸或所述横梁升降液压油缸进行同步运动。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30、1、采用双升降结构的设计,不再需要大型吊车来吊放井架,降低了作业的复杂程度及难度,同时其稳定性和支撑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作业情况更加灵活。

31、2、针对设备整体结构布局进行改进,将重量更高的液压系统设计在设备的几何中心处,便于和其四周的液压油缸进行连接同时使得设备重心更加稳定,并将电控系统设置在设备外侧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检修维护。

32、3、可通过无线遥控的方式进行同步控制,以控制2个以上的设备结构进行同步的升降作业,从而保证作业时的同步性。

33、附图说明

3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3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37、图3为本技术连接销孔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本技术车辅助架和辅助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升降液压油缸设于所述底盘架和所述升降台之间;所述横梁升降液压油缸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横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升降液压油缸设有4个,并对称的分别于所述底盘架和所述升降台的前后端;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均设有4个,并对称的分布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横梁的四端处;所述横梁升降液压油缸设有2个,并对称的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系统设于所述底盘架的几何中心处;所述液控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电控比例阀、液压管线、液压马达;所述电控系统设于所述底盘架的后端;所述电控系统包括电控柜、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无刷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p>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嵌于所述外筒中且二者之间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外筒上的锁销以及设于所述内筒上的若干连接销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

10.一种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2个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远端遥控器和无线控制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升降液压油缸设于所述底盘架和所述升降台之间;所述横梁升降液压油缸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横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升降液压油缸设有4个,并对称的分别于所述底盘架和所述升降台的前后端;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均设有4个,并对称的分布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横梁的四端处;所述横梁升降液压油缸设有2个,并对称的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式石油钻井井架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系统设于所述底盘架的几何中心处;所述液控系统包括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卫刘海东魏俊凡段晓东高召利王岩鹏李政郭迎会冯明凯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利丰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