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平稳变排量机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84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平稳变排量机油泵,包括泵体、转子、摆动环和三段式先导阀,摆动环与转子偏心设置,摆动环与泵体通过滑动销可摆动设置,摆动环外侧设有减排臂和增排臂,泵体与摆动环在减排臂处设有减排腔,泵体与摆动环在增排臂处设有增排腔,泵体与增排臂抵接有弹性件,减排腔与增排腔通过自动补油细流道连通,且滑动销到减排臂的距离大于滑动销到增排臂的距离;三段式先导阀用于在发动机低转速和高转速时可控制增排腔内油排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控制润滑油油压输出呈现一个平稳状态,降低能源消耗和稳定各元器件所承受的负荷,满足发动机在低转速和高转速时均能实现润滑油变量输出,使发动机更加平稳高效的运转。使发动机更加平稳高效的运转。使发动机更加平稳高效的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平稳变排量机油泵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平稳变排量机油泵。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简单来说是通过发动机转轴带动油泵转子转动,从而带动设于转子上的若干叶片转动,通过油泵内腔与转轴的偏心设置,使叶片转动过程中所述若干叶片围成的不同容积大小的腔室得到压缩和扩张,最终实现负压吸油和高压输油。由此可见,在该类油泵中当其内腔中心与转轴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固定后,其提供的高压油液的输出量大小则完全由发动机转速决定,即称之为定排量泵。定排量泵当汽车处于高速运行时,其油液的输送往往过量浪费。
[0003]现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不断进步,对发动润滑油压稳定性、节能要求等越来越高,故变排量机油泵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当前由于变排量机油泵实现变量一般都是通过摆动环在内部偏摆或者滑动来使得偏心距改变从而实现变排量,摆动环的运动时会受到来自调节弹簧的阻力,对弹簧进行压缩,随着弹簧的压缩程度增加,阻力也就增大,变量泵从最大排量到最小排量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润滑油压力也就越高,就出现了随着转速升高油泵输出的润滑油压力也随之升高,能源消耗及发动机内部各元器件承受的负荷也就越来越高。即现有常见变排量机油泵内实现变量主要是由油压驱动摆动环运动以降低排量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及发动机各元器件负荷,但是由于调节弹簧的存在,导致摆动环运动距离增加,对摆动环的阻力也在增加,油压也跟着不断上升。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机油泵内设置了增排腔,以避免出现摆动环在内部偏摆,为了克服弹簧阻力的增大油压也跟着不断上升的缺点;但是目前机油泵内的增排腔内的油通过阀控制使泵的出油口或者发动机内的润滑油流入,无法自动实现平衡,还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现有的变排量机油泵只能针对发动机高转速是进行变排量,不能满足发动机在低转速时的变排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平稳变排量机油泵,以控制润滑油油压输出呈现一个平稳状态,降低能源消耗和稳定各元器件所承受的负荷,满足发动机在低转速和高转速时均能实现润滑油变量输出,使发动机更加平稳高效的运转。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型平稳变排量机油泵,包括:
[0008]泵体、以及设置在泵体内的转子;摆动环,其与转子偏心设置,所述摆动环与泵体通过滑动销可摆动设置,所述摆动环外侧设有减排臂和增排臂,所述泵体与摆动环在减排臂处设有减排腔,所述泵体与摆动环在增排臂处设有增排腔,所述泵体与摆动环抵接有弹性件,所述减排腔与增排腔通过自动补油细流道连通,且所述滑动销到减排臂的距离大于所述滑动销到增排臂的距离;三段式先导阀,其用于在发动机低转速和高转速时可控制增
排腔内机油排出。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以泵体设置有发动机反馈油流道,所述发动机反馈油流道与减排腔连通,所述发动机反馈油流道与三段式先导阀控制端连通。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增排腔连通有排油道,所述三段式先导阀设置在排油道处,所述发动机反馈油流道分别与三段式先导阀的高压控制端和低压控制端连通,且所述三段式先导阀配置有用于控制发动机反馈油流道与三段式先导阀的高压控制端或者低压控制端连通的电磁阀。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三段式先导阀包括先导阀螺堵、先导阀弹簧和三段式先导阀体组成。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减排腔和增排腔位于摆动环以滑动销为中心的两侧。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减排腔由泵体内壁、摆动环外壁与减排臂形成。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增排腔由泵体内壁、摆动环外壁与增排臂形成。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变排量机油泵还包括与泵体配合的泵盖,所述自动补油细流道开设在摆动环上、泵体或者泵盖上。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在摆动环上,其另一端抵接在泵体内壁上。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6]所述减排臂和增排臂分别与泵体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
[002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1)本技术提供的变排量机油泵的摆动环维持平衡条件为:减排腔油的压力乘以滑动销到减排臂的距离形成的转矩等于增排腔油的压力乘以滑动销到增排臂的距离形成的转矩加上弹簧的阻力乘以滑动销到弹簧安装位置的距离形成的转矩;即当增排腔内的油很快排出一部分后,减排腔内的油未及时给增排腔补油,增排腔内的机油压力降低甚至消失,减排腔油的压力乘以滑动销到减排臂的距离形成的转矩大于增排腔油的压力乘以滑动销到增排臂的距离形成的转矩加上弹簧的阻力乘以滑动销到弹簧安装位置的距离形成的转矩,即推动摆动环摆动,改变机油泵的排量,摆动环在摆动过程中,弹簧的阻力虽然在不断增大,但是增排腔内机油的压力在持续逐渐降低,减排腔油的压力乘以滑动销到减排臂的距离形成的转矩始终大于等于增排腔油的压力乘以滑动销到增排臂的距离形成的转矩加上弹簧的阻力乘以滑动销到弹簧安装位置的距离形成的转矩,因此减排腔内的反馈油油压趋于稳定状态,不会持续增加,即机油泵输出的油压输出呈现一个平稳状态,降低能源消耗和稳定各元器件所承受的负荷。
[0029](2)本技术提供的变排量机油泵在自动补油细流道的作用下将减排腔内的机油引入到增排腔内,当机油压力达到设定值后通过先导阀的开启将增排腔内的机油泄出,从而使得摆动环在增减排腔油压差和调节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偏摆,维持油压的平衡。
[0030](3)本技术通过三段式先导阀可实现发动机在低转速时,即减排腔内的油压在低压时,可控制增排腔内的油排出,实现摆动环摆动,改变机油泵的排量,通过三段式先导阀可实现发动机在高转速时,即减排腔内的油压在高压时,可控制增排腔内的油排出,实现摆动环摆动,改变机油泵的排量;因此本技术可实现发动机在低压和高压时均能实现变排量机油泵改变排量,使发动机更加平稳高效的运转。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平稳变排量机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三段式先导阀在泵体的剖面示意图;
[0033]图3为三段式先导阀分别与排油道和发动机反馈油流道的连通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变排量机油泵的机油压力与现有的变排量机油泵的机油压力对比图。
[0035]图中标号:1

泵体、2

转子、3

摆动环、4

三段式先导阀、5

进油口、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平稳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以及设置在泵体内的转子;摆动环,其与转子偏心设置,所述摆动环与泵体通过滑动销可摆动设置,所述摆动环外侧设有减排臂和增排臂,所述泵体与摆动环在减排臂处设有减排腔,所述泵体与摆动环在增排臂处设有增排腔,所述泵体与摆动环抵接有弹性件,所述减排腔与增排腔通过自动补油细流道连通,且所述滑动销到减排臂的距离大于所述滑动销到增排臂的距离;三段式先导阀,其用于在发动机低转速和高转速时可控制增排腔内油排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稳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设置有发动机反馈油流道,所述发动机反馈油流道与减排腔连通,所述发动机反馈油流道与三段式先导阀控制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平稳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排腔连通有排油道,所述三段式先导阀设置在排油道处,所述发动机反馈油流道分别与三段式先导阀的高压控制端和低压控制端连通,且所述三段式先导阀配置有用于控制发动机反馈油流道与三段式先导阀的高压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连山蒲屹田晓敏段胜秋胡文强蒋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世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