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955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内壳组件、发热元件和外壳。发热元件设于内壳组件的安装腔内,用于对容纳部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外壳套设于内壳组件的外部,外壳的底部与内壳组件的底部密封连接,外壳与内壳组件限定形成进气道,外壳与内壳组件之间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分别与安装腔和进气道连通。本申请提供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在进行吸气溶胶生成制品时,外部的常温气体进入到气流通道内,将气流通道内的高温气体置换,在抽吸气流的作用下,高温气体从气流通道内进入到安装腔内,将热量传递给发热元件,使发热元件的发热效率提高,有效地利用了发热元件的余热。件的余热。件的余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烟
,尤其涉及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电子产品在香烟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烟民开始使用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有一种不燃烧烟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发热体对低温不燃烧烟进行烘烤,并利用烘烤产生烟雾,进而被吸食者吸食。加热不燃烧型雾化系统是一种通过低温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雾化材料形成可抽吸气雾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目前,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加热方式通常为管式外围加热或中心嵌入加热。管式外围加热是指加热管围绕于气溶胶产生基质外。加热不燃烧系统的加热温度一般在220℃~450℃,当用户手握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抽吸时,气溶胶生成系统内部的高温会传递到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外壳上,从而产生烫手的触觉。另一方面,现有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内部发热体的余热通过壳体导热散发出去,导致其热能不能很好的利用,使其发热体的发热效率降低。这样在使用的情况下,吸食第一口口感很好,后面抽烟的时候,由于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发热量不够造成烟雾小,导致出现口味还原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余热利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提供了:
[0005]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
[0006]内壳组件,所述内壳组件具有安装腔和用于放置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部,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容纳部的下方;
[0007]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对放置在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
[0008]外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组件的外部,所述外壳的底部与所述内壳组件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与所述内壳组件的顶部限定形成进气道,且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组件之间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气道连通。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组件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气流通道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下方,以使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体经所述通气孔进入所述安装腔内传递至所述发热元件。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保温件,所述保温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组件之间,且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所述保温件与所述外壳之间。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件的两端分别向所述内壳组件的方向凹陷形
成弧形段。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靠近所述内壳组件底部的所述弧形段将所述内壳组件上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通气孔的局部遮挡。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件为套筒,所述套筒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围设于所述内壳组件的周向,所述第二结构层围设于所述第一结构层的周向,并与所述第一结构层限定形成密封的环形空腔。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空腔为真空腔;或所述环形空腔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或所述环形空腔内具有液体。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结构层远离所述第一结构层的一侧设置有降低热辐射的涂层。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朝向所述保温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垫块,所述保温件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垫块上。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由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保温件的外壁限定形成。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壁周向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或所述保温件外壁周向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外壳的轴线方向,所有的所述气流通道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不小于0.5平方毫米。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组件上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密封圈抵接,以实现所述外壳的底部与所述内壳组件的底部密封连接。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包括内壳组件、发热元件和外壳。其中,发热元件安装在内壳组件的安装腔内,外壳与内壳组件之间设置有气流通道,同时,气流通道与安装腔连通。发热元件发热后的余热从内壳组件传导至气流通道内,使气流通道内形成高温气体,并留存在气流通道内。这样使用者在进行吸气溶胶生成制品时,外部的常温气体从外壳与内壳组件的进气道内进入到气流通道内,将气流通道内的高温气体置换,在抽吸气流的作用下,高温气体从气流通道内进入到安装腔内,将热量传递给发热元件,使发热元件的发热效率提高,有效地利用了发热元件的余热。另外,在外界的常温气体置换气流通道内的高温气体时,可以将内壳组件与外壳的温度进行冷却散热,同时实现了具有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与气溶胶生成制品装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4]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一视角示意图;
[0025]图3示出了图2中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去掉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示出了图5中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去掉保温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0031]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保温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示出了图9中C

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4]100

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10

内壳组件;11

安装腔;12

容纳部;13

通气孔;14

环形挡板;141

垫块;20

外壳;21

进气道;22

螺旋槽;30

发热元件;40

气流通道;5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组件,所述内壳组件具有安装腔和用于放置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部,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容纳部的下方;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对放置在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外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组件的外部,所述外壳的底部与所述内壳组件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与所述内壳组件的顶部限定形成进气道,且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组件之间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气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件,所述保温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组件之间,且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所述保温件与所述外壳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周向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或所述保温件外壁周向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形成所述气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由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保温件的外壁限定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文符小松唐志强李正勇王小波缪金波容辉金笑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宝协同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