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西省专利>正文

铜鼠笼转子的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9342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鼠笼转子的铸造方法,其步骤包括:(1)硅钢片预处理:入炉加热至500℃~600℃,然后出炉放冷使其表面自动生成氧化膜;(2)叠装压合并安装模具;(3)将压合的硅钢片入炉加热至650℃~750℃,然后放入离心机;(4)熔炼铜料;(5)浇铸到放入离心机内的高温硅钢片的鼠笼槽及模具腔内,启动离心机高速转动排气;(6)出炉放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电动机在运行时能够节能10%~15%;相同功率的电动机的体积可减小约20%,节约外壳和导磁材料(硅钢片)材料约节约15%~20%,整机的造价与相同功率的铝鼠笼电动机基本持平;与相同尺寸的铝鼠笼电动机相比,增加功率7%~10%;节约一定的工人和繁杂的工艺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鼠笼转子,具体是一种将现有的铸铝鼠笼转子改为铸。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一家采用三相异步感应电动机的鼠笼转子为铜鼠笼转子,这是由于铸铝转子改为铸铜转子存在以下技术难点1、铜熔化过程超过1200℃就会大量产生氧化,氧化越多浇铸流量越差,就会出现许多气孔或短路,达不到鼠笼转子的工作要求和标准。2、铜的流速较差,对鼠笼的狭长形状的浇铸很难完成,并容易在浇铸过程中产生气泡,在铸件内产生砂眼,影响电机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以解决铸铜鼠笼转子过程中存在的铜在高温时容易氧化而影响铸件质量;以及由于铜的流速较差而导致很难完成狭长形状的浇铸,在浇铸过程中产生气泡而产生砂眼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1)硅钢片预处理入炉加热至500℃~600℃,然后出炉放冷使其表面自动生成氧化膜; (2)叠装压合并安装模具;(3)将压合的硅钢片入炉加热至650℃~750℃,然后放入离心机;(4)熔炼铜料;(5)浇铸到放入离心机内的高温硅钢片的鼠笼槽及模具腔内,启动离心机高速转动排气;(6)出炉放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鼠笼转子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硅钢片预处理:入炉加热至500℃~600℃,需要持续2小时,然后出炉放冷使其表面自动生成氧化膜;(2)叠装压合并安装模具;(3)将压合的硅钢片入炉加热至650 ℃~750℃,然后放入离心机;(4)熔炼铜料;(5)浇铸到放入离心机内的高温硅钢片的鼠笼槽及模具腔内,启动离心机高速转动排气;(6)出炉放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西省
申请(专利权)人:周西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