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动力输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248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轮动力输出机构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其包含有外壳、马达、飞轮座及扭力感测单元。外壳的两端可转动地设于一第一心轴与一第二心轴,马达设于外壳内且经由一减速单元连接外壳,使马达产生的电助力经过减速后传递至外壳,扭力感测单元设于外壳内且具有一扭力座与一扭力感测器,扭力座固定于外壳并与一设于第一心轴的飞轮座形成单向啮接,扭力感测器设于扭力座,用以感测扭力座受飞轮座带动时所产生的形变。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轮动力输出机构将扭力感测器隐藏于外壳内,可有效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进而提升感测精度及使用寿命。进而提升感测精度及使用寿命。进而提升感测精度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动力输出机构


[0001]本技术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动力输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CN 210478939 U专利案所公开的轮鼓电机将扭力传感器设置在壳体的端盖与飞轮座之间,当骑乘者踩踏时会压缩复位弹簧,霍尔传感器同时检测到磁铁的相对位移,进而开启扭力传感器的扭力检测工作。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当中,扭力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外,因此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扭力传感器的感测精度受到影响,且使用寿命普遍不长。
[0003]WO 2018/039870 A1专利案所公开的踏力检测装置将传感器设置在扭力取付座的扭力变形部,当扭力取付座的扭力变形部受踏力变形时,设置于扭力变形部的传感器会依据形变生成电信号传出至控制器,进而测量出踏力的大小。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当中,传感器仍是设置于轮毂外,因此也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传感器的感测精度受到影响,且使用寿命普遍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动力输出机构,其能避免扭力感测器受到外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外壳;一马达,设于该外壳内且具有一定子与一可相对该定子转动的转子;一第一心轴,设于该外壳的一端且允许该外壳能相对其转动;一第二心轴,设于该外壳的另一端且允许该外壳相对其转动,该第二心轴以其一端固接该马达的定子;一减速单元,设于该外壳内且具有一齿轴、一行星支架、一行星齿轮组及一环齿轮,该齿轴固设于该马达的转子且以同轴方式设于该第一心轴与该第二心轴之间,该行星支架固设于该马达的定子及该第一心轴之间,该些行星齿轮组枢设于该行星支架且啮接该齿轴,该环齿轮固设于该外壳且啮接该环齿轮;一飞轮座,可转动地套设于该第一心轴;以及一扭力感测单元,设于该外壳内且具有一扭力座与一扭力感测器,该扭力座具有一内环部、一外环部及多个肋部,该外环部环绕于该内环部的周围,该些肋部彼此间隔地连接于该内环部与该外环部之间,使得相邻两个该肋部之间形成一镂空槽,该扭力座的内环部可转动地套设于该第一心轴且单向啮接该飞轮座,该扭力座的该些肋部固设于该外壳,该扭力感测器设于该扭力座的其中一该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肋部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及两个侧面,该些肋部的外表面抵接该外壳,该些肋部的该些侧面正对该些镂空槽;该扭力感测器设于其中一该肋部的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肋部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及两个侧面,该些肋部的外表面抵接该外壳,该些肋部的该些侧面正对该些镂空槽;该扭力感测器设于其中一该肋部的一该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后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彬杰粘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