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辅料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916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辅料添加装置,涉及润滑油加工领域,包括外壳体和盖板,外壳体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中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下端连接有主动齿轮,外壳体内设有环形板,环形板内环形阵列设有若干过滤桶,过滤桶侧面设有滤孔,外壳体内可转动的设有若干过滤桶,过滤桶侧壁上端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圈,环形板上间隔设有若干支撑轮组,第一齿圈与支撑轮组一一对应抵接,支撑板下表面环形阵列设有若干搅动机构,搅动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于过滤桶内,盖板上嵌设有若干进料管,进料管下端一一对应设置于过滤桶内。能够对辅料进行搅拌和过滤,避免辅料堆积成团,可以同时处理多种辅料,从而提高润滑油的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辅料添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润滑油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辅料添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
‑‑
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经过过滤和调和后形成的,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润滑油生产过程中,然而有的添加剂会堆积成团,导致在穿过滤板时存在位于滤板上滞留情况,从而降低过滤去杂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辅料添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辅料添加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方水平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均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中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内环形阵列设有若干过滤桶,所述过滤桶侧面设有滤孔,所述外壳体内固定有若干支撑梁,所述过滤桶下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梁上,每一所述过滤桶外侧壁上端均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圈,所所述环形板上间隔设有若干支撑轮组,所述第一齿圈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与支撑轮组一一对应抵接,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环形阵列设有若干搅动机构,所述搅动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于过滤桶内,所述盖板上嵌设有若干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下端一一对应设置于过滤桶内。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各个过滤桶自转,使过滤桶内的辅料由侧面的滤孔中甩出,体积较大的辅料会留存在过滤桶内,体积较大的辅料在过滤桶内不断滚动撞击过滤桶内壁,使体积较大的添加剂抖散开。
[0005]进一步地,所述搅动机构包括环形阵列设置的若干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连接组件和搅拌件,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下端设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环绕过滤桶轴线设置。通过搅拌部对过滤桶内部的辅料进行搅拌。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齿轮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板上,所述连接轴下端与搅拌件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桶内壁上端设有第二齿圈,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设有与啮合的第二齿圈连接齿轮。连接齿轮设置于连接轴上,第二齿圈跟随过滤桶转动,过滤桶旋转时第二齿圈转动,通过第二齿圈待定连接齿轮转动,使连接轴下端的搅拌件旋转。
[0007]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过滤桶下方均设有集料罩,所述集料罩中部设有贯穿外壳体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下端设有电磁阀。通过集料罩收集过滤桶侧壁筛出的辅料,通过电磁阀控制出料管是否排出辅料。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中部开设有供驱动电机贯穿的通孔,所述盖板上可拆卸设有电机防护罩,所述驱动电机上端设置于电机防护罩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轮组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环形板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固定杆上套设有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配合对每一过滤桶上端的第一齿圈进行支撑,避免过滤桶在转动时剧烈晃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相邻过滤桶之间设有间隔板。通过间隔板将相邻的过滤桶隔开,避免过滤桶内的辅料相互掺杂。
[0011]进一步地,所述搅拌件包括固定板和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环形阵列设置于固定板下表面,所述搅拌杆为L型不锈钢杆,所述相邻搅拌杆下端相连。搅拌杆固定在固定板上,通过搅拌杆对过滤桶内的辅料进行搅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外侧壁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水平设置,所述盖板边缘向下弯折设有折板,所述折板下端与定位杆抵接。定位杆用于支撑折板,通过定位杆对盖板位置进行定位。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上端设有料管塞,所述料管塞下表面设有磁性板,所述盖板为铁磁性板体。能够将料管塞固定在盖板上,避免料管塞掉落丢失。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对辅料进行搅拌和过滤,避免辅料堆积成团,可以同时处理多种辅料,从而提高润滑油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生产用辅料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外壳体1、盖板2、支撑板3、驱动电机4、主动齿轮5、环形板6、过滤桶7、第一齿圈8、支撑轮组9、连接组件10、搅拌件11、进料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0]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
[0021]如图1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辅料添加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上端设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下方水平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两端均与外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中部设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下端连接有主动齿轮5,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环形板6,所述环形板6内环形阵列设有若干过滤桶7,所述过滤
桶7侧面设有滤孔,所述外壳体1内固定有若干支撑梁,所述过滤桶7下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梁上,每一所述过滤桶7外侧壁上端均设有与主动齿轮5啮合的第一齿圈8,所所述环形板6上间隔设有若干支撑轮组9,所述第一齿圈8远离主动齿轮5的一端与支撑轮组9一一对应抵接,所述支撑板3下表面环形阵列设有若干搅动机构,所述搅动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于过滤桶7内,所述盖板2上嵌设有若干进料管12,所述进料管12下端一一对应设置于过滤桶7内。通过驱动电机4带动各个过滤桶7自转,使过滤桶7内的辅料由侧面的滤孔中甩出,体积较大的辅料会留存在过滤桶7内,体积较大的辅料在过滤桶7内不断滚动撞击过滤桶7内壁,使体积较大的添加剂抖散开。
[0022]所述搅动机构包括环形阵列设置的若干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连接组件10和搅拌件11,所述支撑板3下表面设有连接组件10,所述连接组件10下端设有搅拌件11,所述搅拌件11环绕过滤桶7轴线设置。通过搅拌部对过滤桶7内部的辅料进行搅拌。
[0023]所述连接组件10包括连接齿轮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板3上,所述连接轴下端与搅拌件11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辅料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方水平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均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中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内环形阵列设有若干过滤桶,所述过滤桶侧面设有滤孔,所述外壳体内固定有若干支撑梁,所述过滤桶下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梁上,每一所述过滤桶外侧壁上端均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圈,所述环形板上间隔设有若干支撑轮组,所述第一齿圈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与支撑轮组一一对应抵接,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环形阵列设有若干搅动机构,所述搅动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于过滤桶内,所述盖板上嵌设有若干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下端一一对应设置于过滤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润滑油生产用辅料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机构包括环形阵列设置的若干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连接组件和搅拌件,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下端设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环绕过滤桶轴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润滑油生产用辅料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齿轮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板上,所述连接轴下端与搅拌件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桶内壁上端设有第二齿圈,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设有与第二齿圈啮合的连接齿轮。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剑文建清文思周培青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迪赛恩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