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磁化电动机及在其定子上缠绕线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896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磁化电动机,包括:    定子,其内周面以特定间隔设置有多个定子槽和多个励磁槽,在各定子槽之间分别设置有齿,在所述励磁槽之间设置有励磁磁极,所述齿的端部设置成接近该定子的中心部分,所述励磁磁极的端部设置成比所述齿的端部更接近该定子的中心部分;    主线圈,其缠绕在各定子槽中;    副线圈,其电流相位比该主线圈的电流相位超前90°,并缠绕在各定子槽中;    励磁线圈,其缠绕在各励磁槽中;以及    转子,其可转动地插入该定子的中心部分,并且该转子的外周面设置有由该励磁线圈磁化的励磁磁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磁化电动机以及在其定子上缠绕线圈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从初始驱动起至达到同步速度之前通过由主线圈、副线圈和转子的导电杆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运行、而在同步速度时通过由励磁磁极和励磁磁化部所产生的磁动势来运行的电动机以及在其定子上缠绕线圈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的设备,电动机根据所使用的电源可分为直流(DC)电动机和交流(AC)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可以包括感应电动机、同步电动机和整流式电动机。感应电动机可划分为单相感应电动机和三相感应电动机。单相感应电动机通常具有简单而稳固的结构,并相对容易获得单相电源,该单相电源广泛地用作家庭、办公、工业和建筑行业的电气设备的驱动电源。单相感应电动机不能自起动,因此为了产生起动转矩,设置主线圈和副线圈,且副线圈的电流相位与主线圈的电流相位相比超前90°。主线圈和副线圈采用特殊的方法缠绕在感应槽中。在现有技术的单相感应电动机中,当交流电源在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初始驱动时施加到缠绕在感应槽中的主线圈和副线圈时,产生定子的旋转磁场。此时,感应电流施加到转子的导电杆,从而转子开始旋转。在此,转子旋转同时滑动。此时,施加到副线圈上的电流由电流截止装置屏蔽掉,从而电流仅施加在主线圈上。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单相感应电动机中,由于转子通过感应操作来旋转,因此转子会滑动并由此降低了电动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该自磁化电动机通过在定子上形成励磁磁极和励磁线圈以使转子以定子磁场的同步速度旋转并通过在转子的外周面设置励磁磁化部,来改善电动机的效率、功率因数和同步特性。为了达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意图,正如在此具体实施和广泛说明的,提供一种自磁化电动机,包括定子,其内周面以特定间隔设置有多个定子槽和多个励磁槽,在各定子槽之间分别设置有齿,在所述励磁槽之间设置有励磁磁极,所述齿的端部设置成接近该定子的中心部分,所述励磁磁极的端部设置成比所述齿的端部更接近该定子的中心部分;主线圈,其缠绕在各定子槽中;副线圈,其电流相位比该主线圈的电流相位超前90°,并缠绕在各定子槽中;励磁线圈,其缠绕在各励磁槽中;以及转子,其可转动地插入该定子的中心部分,并且该转子的外周面设置有由该励磁线圈磁化的励磁磁化部。所述励磁磁极的端部与该励磁磁化部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相对地窄于所述齿的端部与该励磁磁化部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在所述多个定子槽中与各所述励磁槽相邻的各定子槽中重叠缠绕有该副线圈。该主线圈插入第1定子槽内,且按第12定子槽、第2定子槽、第11定子槽、第3定子槽、第10定子槽、第4定子槽、第9定子槽、第24定子槽、第13定子槽、第23定子槽、第14定子槽、第22定子槽、第15定子槽、第21定子槽和第16定子槽的顺序缠绕,然后抽出。该副线圈插入第6定子槽,且按第20定子槽、第5定子槽、第20定子槽、第4定子槽、第21定子槽、第3定子槽、第22定子槽、第7定子槽、第17定子槽、第8定子槽、第17定子槽、第9定子槽、第16定子槽、第10定子槽和第15定子槽的顺序缠绕,然后抽出。优选地,该定子的外周面与所述励磁槽之间的厚度相对地大于该定子的外周面与所述定子槽之间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多个齿中与各励磁槽相邻的各齿的端部部分(即,称为极靴)被去除。优选地,在该励磁磁极形成有渐细部分。为了达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意图,正如在此具体实施和广泛说明的,提供一种在自磁化电动机的定子上缠绕线圈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在单相双极24槽电动机的定子上缠绕主线圈和副线圈,其中,在多个定子槽中与各励磁槽相邻的各定子槽中重叠缠绕有该副线圈。该主线圈插入第1定子槽内,且按第12定子槽、第2定子槽、第11定子槽、第3定子槽、第10定子槽、第4定子槽、第9定子槽、第24定子槽、第13定子槽、第23定子槽、第14定子槽、第22定子槽、第15定子槽、第21定子槽和第16定子槽的顺序缠绕,然后抽出。该副线圈插入第6定子槽,且按第20定子槽、第5定子槽、第20定子槽、第4定子槽、第21定子槽、第3定子槽、第22定子槽、第7定子槽、第17定子槽、第8定子槽、第17定子槽、第9定子槽、第16定子槽、第10定子槽和第15定子槽的顺序缠绕,然后抽出。附图说明所包含的附图提供了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到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自磁化电动机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自磁化电动机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图2中的主线圈的视图;图4是示出了图2中的副线圈的视图;图5是示出了图2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自磁化电动机中定子的缠绕结构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磁化电动机定子上缠绕线圈的方法的展开图,其中说明了在定子上缠绕主线圈的方法;以及图8是示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磁化电动机的定子上缠绕线圈的方法的展开图,其中说明了在定子上缠绕副线圈的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实例由附图示出。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自磁化电动机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自磁化电动机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图2中的主线圈的视图,图4是示出了图2中的副线圈的视图,图5是示出了图2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自磁化电动机中定子的缠绕结构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磁化电动机的定子上缠绕线圈的方法的展开图,其中说明了在定子上缠绕主线圈的方法,而图8是示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自磁化电动机的定子上缠绕线圈的方法的展开图,其中描述了在定子上缠绕副线圈的方法。通过在转子160的外周面上安装励磁磁化部150并在定子110上安装励磁磁极114以有选择地将励磁磁化部150磁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磁化电动机100从初始驱动起至达到同步速度之前通过由主线圈120、副线圈130和转子160的导电杆161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运行、而在同步速度时通过由励磁磁极114和励磁磁化部150所产生的磁动势来运行。在这里,将说明例如具有单相、双极和24个定子槽111的结构的自磁化电动机100。如图1到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磁化电动机100可以包括定子110,其内周面以特定间隔设置有多个定子槽111和多个励磁槽112,在各定子槽111之间分别设置有齿113,在所述励磁槽112之间设置有励磁磁极114,所述齿113的端部设置成接近定子110的中心部分,该励磁磁极114的端部设置成比所述齿113的端部更接近定子110的中心部分;主线圈120,其缠绕在各定子槽111中;副线圈130,其电流相位比主线圈120的电流相位超前90°,并缠绕在各定子槽111中;励磁线圈140,其缠绕在各励磁槽112中;以及转子160,其可转动地插入定子110的中心部分,并且其外周面设置有可由励磁线圈140磁化的励磁磁化部150。励磁磁极114的端部与励磁磁化部15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x比所述齿113的端部与励磁磁化部15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y窄。在这里,空气的磁导率低至励磁磁极114的磁导率的1/3000,因此空气的磁阻很大。一般地,磁场强度与电流“I”以及转数成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长昊李成浩金在民崔在学朴镇洙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