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摄影器材的自动对焦系统装置及其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能对外部负载力及晃动可提供补偿控制的光学摄影器材的自动对焦系统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动对焦系统采用步进马达作为自动对焦致动器,但其具有下列缺点1.对焦速度不够快,无法应用于高质量的移动摄影装置;2.在慢速的自动对焦过程中,系统较耗时且耗能;3.自动对焦过程中的机械杂音较大;4.自动对焦过程中,因为外加负载变动而导致失步,需靠数字信号处理过后的回授参数作为补偿。而在以线性磁性致动器为自动对焦系统的致动器时,则线性磁性致动器易受负载变动的影响而造成无法正确地到达期望的对焦位置。而自动对焦系统的致动器(或称马达)的主要负载变动来源为重力及晃动。例如当自动对焦系统的致动器水平操作时,其致动器的出力变化势必与自动对焦系统的致动器垂直操作不同。因此若用相同的控制力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不同负载力情况下去控制线性马达的位移量时,将可预期无法达到正确对焦位置。为解决上述因重力产生水平与垂直不同负载力的问题,公知的解决的技术有如下数者美国专利号第5,838,374号(申请人Sanyo)披露一种可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对焦系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线性致动器,其用以驱动固持镜片的移动式镜片载具;图像数字信号处理器,其用以产生对应该线性致动器的位置的位置命令;位置控制器,其接收该位置命令并据以决定该线性致动器的水平姿态的原始控 制电压;位置微分器,其包括磁阻编码器且该位置微分器可将该磁阻编码器所产生的位置信号转换成该线性致动器的实际速度信号;参考模型转换器,其通过用已内建在只读存储器内的线性致动器的参考模型特性,将输入线性致动器的控制电压转换成对应 的可使该移动式镜片载具移动的速度;速度比较器,将该参考模型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利德,余兴政,李宗原,王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