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漏点的列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80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检测漏点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冷介质通过口,壳体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热介质通过口;其中一个冷介质通过口上设有第一密封板;另一个冷介质通过口上设有孔板,孔板上开设有与壳体内的冷凝管相对应的通孔;第一密封板及孔板分别通过第一铰链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其中一个热介质通过口上设有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通过第二铰链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第一密封板将一热介质通过口封堵,第二密封板将一冷介质通过口封堵,另一冷介质通过口通压缩空气,孔板的通孔与冷凝管对应,孔板上涂抹肥皂液对存在漏点的冷凝管进行检测发现,并对其封堵,避免需要返厂检测维修的繁琐操作,保证生产效率。保证生产效率。保证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漏点的列管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换热器漏点检测
,具体地说是一种检测漏点的列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列管式冷凝器内部设有若干根冷凝管,而壳体的两端均设有支撑若干个冷凝管的管板,因此两个管板内部的冷凝管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作为冷介质的氟利昂通过冷凝管对热介质进行降温,冷凝器的列管为铜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管道腐蚀损坏,造成氟利昂泄露对热介质造成污染,同时不但会降低冷却效果,还会造成氟利昂的使用成本增加。通常的操作是进行返厂维修,但返厂的操作会耗时耗力严重制约生产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冷凝器的漏点进行检测需要返厂操作而造成的制约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漏点的列管式换热器。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检测漏点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冷凝管,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冷介质通过口,所述壳体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热介质通过口;
[0006]其中一个所述冷介质通过口上设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与冷凝管相对一侧设有封堵冷凝管的软质密封层;另一个所述冷介质通过口上设有孔板,所述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壳体内冷凝管相对应的通孔;
[0007]所述第一密封板及孔板分别通过第一铰链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0008]两个所述热介质通过口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密封板;
[0009]所述第二密封板通过第二铰链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0010]通过第一密封板将其中一热介质通过口封堵,第二密封板将其中一冷介质通过口封堵,经另一个冷介质通过口通入压缩空气,通过孔板的通孔与冷凝管对应,并在孔板上涂抹肥皂液以对存在漏点的冷凝管进行检测发现,并及时进行封堵,进而避免需要返厂检测维修的繁琐操作,保证生产效率。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铰链包括弧形的耳板和转轴;所述耳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转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密封板或孔板上。通过弧形的耳板增加了自身的支撑结构强度。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耳板上开设有弧形的导向槽,所述转轴沿所述导向槽滑动。通过导向槽有效延长了转轴可在导向槽内的移动距离长度,同时转轴自身可以自由转动,节省对与空间的占用。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软质密封层上设有与冷凝管相配合的锥型凸起。通过锥型凸起增加对冷凝管的密封适配性。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密封板背离软质密封层的一侧间隔设有
竖向的第一加强筋。通过第一加强筋可以有效增加对第一密封板的结构强度支撑,同时竖向的第一加强筋结构有效降低了第一密封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形变。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孔板与冷凝管相背的一侧设有聚乙烯板。通过聚乙烯板增加孔板背离冷凝管一侧的光滑性,提高向孔板上涂抹肥皂液的便利性。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孔板与冷凝管相背的一侧间隔设有第二加强筋。通过第二加强筋可以有效增加对孔板的结构强度支撑,同时竖向的第二加强筋结构有效降低了孔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形变。
[0017]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密封板将其中一热介质通过口封堵,软质密封层提供对冷凝管的封堵效果;第二密封板将其中一冷介质通过口封堵,经另一个冷介质通过口通入压缩空气,通过孔板的通孔与冷凝管对应,并在孔板上涂抹肥皂液以对存在漏点的冷凝管进行检测发现,并及时进行封堵,进而避免需要返厂检测维修的繁琐操作,保证生产效率。2、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及孔板均铰接于壳体上,以提高对本规格设备的适配性;方便对检测辅助设备及时使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铰链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密封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孔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3]附图中:1、壳体,11、冷介质通过口,12、冷凝口,13、热介质通过口,2、第一密封板,21、软质密封层,22、锥型凸起,23、第一加强筋,3、孔板,31、通孔,32、聚乙烯板,33、第二加强筋,4、第二密封板,5、第一铰链,51、转轴,52、耳板,53、导向槽,6、第二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5]如附图所示,一种检测漏点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的冷凝管12,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冷介质通过口11,所述壳体1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热介质通过口13。其中一个所述冷介质通过口11上设有第一密封板2,所述第一密封板2与冷凝管12相对一侧设有封堵冷凝管12的软质密封层21;所述软质密封层21上设有与冷凝管12相配合的锥型凸起22。通过锥型凸起22增加对冷凝管12的密封适配性。所述第一密封板2背离软质密封层21的一侧间隔设有竖向的第一加强筋23。通过第一加强筋23可以有效增加对第一密封板2的结构强度支撑,同时竖向的第一加强筋23结构有效降低了第一密封板2在
竖直方向上的形变。
[0026]另一个所述冷介质通过口11上设有孔板3,所述孔板3上开设有与所述壳体1内冷凝管12相对应的通孔31;所述孔板3与冷凝管12相背的一侧间隔设有竖向的第二加强筋33,所述第二加强筋33避开所述通孔31。通过第二加强筋33可以有效增加对孔板3的结构强度支撑,同时竖向的第二加强筋33结构有效降低了孔板3在竖直方向上的形变。所述孔板3与冷凝管12相背的一侧设有将第二加强筋覆盖的聚乙烯板32。通过聚乙烯板32增加孔板3背离冷凝管12一侧的光滑性,提高向孔板3上涂抹肥皂液的便利性。
[0027]所述第一密封板2及孔板3分别通过第一铰链5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
[0028]所述第一铰链5包括弧形的耳板52和转轴51;所述耳板52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转轴5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密封板2或孔板3上。通过弧形的耳板52增加了自身的支撑结构强度。所述耳板52上开设有弧形的导向槽53,所述转轴51沿所述导向槽53滑动。通过导向槽53有效延长了转轴51可在导向槽53内的移动距离长度,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漏点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的冷凝管(12),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冷介质通过口(11),所述壳体(1)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热介质通过口(13);其中一个所述冷介质通过口(11)上设有第一密封板(2),所述第一密封板(2)与冷凝管(12)相对一侧设有封堵冷凝管(12)的软质密封层(21);另一个所述冷介质通过口(11)上设有孔板(3),所述孔板(3)上开设有与所述壳体(1)内冷凝管(12)相对应的通孔(31);所述第一密封板(2)及孔板(3)分别通过第一铰链(5)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两个所述热介质通过口(13)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密封板(4);所述第二密封板(4)通过第二铰链(6)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漏点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5)包括弧形的耳板(52)和转轴(51);所述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红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绿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