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75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步进马达(1),其外壳(25)是在转轴(3)的轴线(L)方向上前后并排设置的一对壳体部(27),其特征在于,壳体部(27)通过折弯一块板材而形成,包括固定用于支撑转轴(3)的轴承部(31)的端板部(27a)、从端板部(27a)起沿转轴(3)的轴线(L)方向延伸的底板部(27b)及顶板部(27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相机的透镜驱动、媒体相关设备的拾取透镜的驱动等中 使用的步进马达
技术介绍
10 以往,作为这种领域的技术,具有下面的专利文献l所公开的步进马达。该公报所公开的步进马达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轴承、在被轴承支撑的转轴的 外周被交替磁化为N极及S极的转子、具有包围转子的多个磁极齿的前后一对 定子、以及包围定子的圆筒状的外壳。这种步进马达适用于需要期望转矩的相 机的透镜驱动等中,可实现外壳的小型化。 15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2-142431然而,现有步进马达中的圆筒状的外壳利用拉深加工成形,在利用该加工 成形的外壳中容易产生气孔等。因此,越是促进外壳的轻量化和小型化,壁厚 变得越薄,同时拉深直径也变小,因此利用拉深加工成形外壳时存在极限。20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外壳小型化、轻量化的步进马达。 本专利技术的步进马达包括固定在转轴上、N极和S极交替被磁化而成的转 子;具有包围转子的磁极齿的前后一对定子;以及包围定子的外壳,其特征在 于,外壳是在转轴的轴线方向上前后并排设置的一对壳体部,壳体部通过折弯 25 —块板材而形成,包括固定用于支撑转轴的轴承部的端板部、以及从端板部起 沿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板部。采用该步进马达,由于通过折弯来形成壳体部,因此不会像拉深加工那样 产生气孔等,适于小型化、轻量化。本专利技术的步进马达包括固定在转轴上、N极和S极交替被磁化而成的转 子;具有包围转子的磁极齿的前后一对定子;以及包围定子的外壳,其特征在 于,外壳由在转轴的轴线方向上前后并排的一对壳体部构成,展开状态下的壳 体部包括固定用于支撑转轴的轴承部的端板部;从端板部起延伸的底板部; 5以及与底板部对置并从端板部起延伸的顶板部,底板部和顶板部以对置的形态 折弯形成。采用该步进马达,前后一对定子被壳体部的底板部及顶板部从上下支撑。 由于展开状态下的底板部及顶板部以对置的形态形成,因此壳体部不会像拉深 加工那样产生气孔等,适于小型化、轻量化。 10 最好展开状态下的壳体部还包括从底板部突出的侧板部、以及从顶板部突出的侧板部,底板部侧的侧板部朝着外壳的内侧以底板部与侧板部之间折弯 成钝角的形态形成,顶板部侧的侧板部朝着外壳的内侧以顶板部与侧板部之间 折弯成钝角的形态形成。前后一对定子被底板部侧的侧板部及顶板部侧的侧板 部从横向支撑。由于侧板部从底板部及顶板部起以钝角进行折弯而形成,因此 15可容易地使从底板部突出的侧板部与从顶板部突出的侧板部之间分离。作为该 分离的结果,可使由一对壳体部构成的外壳的两侧部出现开口,在相对于转轴 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可縮短与该开口相应的外壳的宽度,并可从该开口向外 部释放由线圈产生的热量。最好从外壳突出的多个端子台被顶板部隔开。多个端子台被顶板部正确地 20定位,可防止端子台错位。最好设于在轴线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一方的底板部的前端的凸片与设于另 一方的底板部的前端的凹部嵌合。在凸片与凹部的嵌合下,底板部的前端之间 被正确地定位,因此可提高由一对壳体部构成的外壳的装配精度。最好在凸片的前端及顶板部的前端设置有向外侧扩展、在轴线方向上延伸 25的夹持部。由于底板部的前端及顶板部的前端被夹持部夹持,因此底板部的前端之间及顶板部的前端之间不容易在与转轴正交的方向上错位,可提高外壳的 装配精度。最好底板部前端之间的抵靠位置及顶板部前端之间的抵靠位置中的至少一方是从轴线方向上的磁极齿的边界位置向轴线方向错开。在装配马达时,由 于可在超出磁极齿的边界位置延伸的底板部与顶板部之间装填两个定子,因此 可使两个定子之间正确地定位,可提高装配操作效率。最好在底板部及顶板部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加强肋。 5即使外壳的直径因小型化而縮小,也可通过设置加强肋来确保强度,因此对小 型化有效。最好在端板部的外表面侧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轴承夹持片,利用轴承夹持 片将轴承部保持在端板部。由于外置轴承部,因此可在转轴的轴线方向上加大 定子和转子,可增大马达的输出功率。 10 最好还包括配置于在轴线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一对定子之间的环状磁绝缘 隔板,在隔板的周缘上设置有供顶板部插入的缺口部。由于使定子之间磁性绝 缘的隔板被顶板部定位,因此可防止隔板的错位。本专利技术的步进马达适于外壳的小型化、轻量化。15 附图说明图1是从正面侧看本专利技术的步进马达的第1实施形态的立体图。图2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步进马达的前部的立体图。图3是从底面侧看图1所示步进马达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步进马达的侧视图。 20 图5是沿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前侧壳体部的展开图。图7是前侧壳体部的立体图。图8是后侧壳体部的展开图。图9是后侧壳体部的立体图。 25 图10是表示前侧壳体部和轴承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表示安装有轴承部的前侧壳体部的立体图。图12是装填有定子和端子组件的前侧壳体部的立体图。图13是保持线圈的绕线管及端子台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前侧定子和磁绝缘隔板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磁绝缘隔板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步进马达的第2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17是从底面侧看第2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立体图。 5 图18是第2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后侧壳体部的立体图。图19表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前侧壳体部及轴承, 图19 (a)是表示前侧壳体部的立体图,图19 (b)是表示安装有轴承部的前 侧壳体部的立体图。图20是第3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轴承部的立体图。 10 图21表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前侧壳体部及轴承部,图21 (a)是表示前侧壳体部的立体图,图21 (b)是表示安装有轴承部的前 侧壳体部的立体图。图22是第4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轴承部的立体图。 图23表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前侧壳体部及轴承部, 15图23 (a)是表示前侧壳体部的立体图,图23 (b)是表示安装有轴承部的前 侧壳体部的立体图。图24是第5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轴承部的立体图。 图25是第6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立体图。 图26是第6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侧视图。 20 图27是第6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前侧壳体部的侧视图。图28是第6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保持线圈的绕线管及端子台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第6实施形态的步进马达的装填有定子和端子组件的前侧壳 体部的立体图。图30是图1所示步进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25 (符号说明)1、 40、 80步进马达 3转轴 5转子 7A、 7B定子 8磁绝缘隔板 8a缺口部17A、 17B外侧轭的磁极齿 19A、 19B内侧轭的磁极齿 22A、 22B、 87A、 87B端子台 25、 41外壳27、43、 51、 61,> 71、81前侧壳体部27a、43a、51a、61a、71a、81a前侧壳体部的端板部1027b、43b、51b、61b、71b、81b前侧壳体部的底板部27c、43c、51c、61c、71c、81c前侧壳体部的顶板部27d、43d、51d、61d、71d、81d前侧壳体部的第一侧板部27e、43e、51e、61e、71e、81e前侧壳体部的第二侧板部27f、43f、51f、61f、71f、81f前侧壳体部的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步进马达,包括:固定在转轴上、N极和S极交替被磁化而成的转子;具有包围所述转子的磁极齿的前后一对定子;以及包围所述定子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是在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上前后并排设置的一对壳体部,    所述壳体部通过折弯一块板材而形成,包括固定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轴承部的端板部、以及从所述端板部起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板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8-30 2006-2343331. 一种步进马达,包括固定在转轴上、N极和S极交替被磁化而成的转 子;具有包围所述转子的磁极齿的前后一对定子;以及包围所述定子的外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是在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上前后并排设置的一对壳体部, 所述壳体部通过折弯一块板材而形成,包括固定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轴承 部的端板部、以及从所述端板部起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板部。2. —种步进马达,包括固定在转轴上、N极和S极交替被磁化而成的转 10子;具有包围所述转子的磁极齿的前后一对定子;以及包围所述定子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在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上前后并排设置的一对壳体部构成, 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壳体部包括 固定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轴承部的端板部; 15 从所述端板部起延伸的底板部;以及与所述底板部对置并从所述端板部起延伸的顶板部, 所述底板部和所述顶板部以对置的形态折弯形成。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步进马达,其特征在于,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壳体部还包括 20 从所述底板部突出的侧板部;以及从所述顶板部突出的侧板部,所述底板部侧的所述侧板部朝着所述外壳的内侧以所述底板部与所述侧 板部之间折弯成钝角的形态形成,所述顶板部侧的所述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田好纪柳泽充山胁隆太中田秀辉志波正之爱甲秀树冨田浩稔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