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超专利>正文

智能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53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风力发电机,包括叶轮、支架、传动机构及发电机,其特点是:所述的叶轮叶片为曲面,靠近叶轮轴的部分叶片形成空腔,叶片表面设置凹坑。所述的叶轮前面中间部分设置一气囊,气囊罩住的叶片上开有气孔,气囊中间通过弹簧与叶轮轴前端连接。所述的支架为中空的塔架,顶部和底部设置出气口和进气口,塔架内垂直设置一主轴,主轴上设置水平叶轮塔架内垂直设置一主轴,主轴上设置水平叶轮;叶轮轴伸入塔架上部内的后端连接变速箱,变速箱输出轴齿轮与主轴上端设置的齿轮啮合,主轴下部设置的齿轮与所述发电机的齿轮啮合。能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气流甚至雨水发电,不受天气和环境限制,发电效率高,不会污染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电设备
,涉及风力发电机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 智能风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大,造成能源紧 缺和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火力发电对环境污染更严重,而且消耗地球上有限而 又宝贵的煤炭资源,应当加以限制,国家现正在逐步淘汰小火力发电机。因此, 人们越来越重视发展不消耗地球资源和没有污染的发电设备,风力发电机就是很 好的选择,但是,现有的风力发电机只靠风吹叶片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功能单 一,受气候影响,发电量小,发电效率不高,不能稳定发电,无风时,不能发电。 如何设计一种智能风力发电机,甚至利用气流、太阳能,雨水发电,不受天气影 响,这已成为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风力发电机, 能充分利用风能,发电效率高;进一步的目的是不受天气和环境限制,能充分利 用大自然无污染的能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风力发电机,包括叶轮、 支架、传动机构及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叶片为曲面,靠近叶轮轴的部 分叶片形成空腔,叶片表面设置凹坑。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叶轮外形为字形或十字形,叶轮 前面中间部分设置一气囊,气囊罩住的叶片上开有气孔,气囊中间通过弹簧与叶 轮轴前端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架为中空的塔架,所述的塔架顶部 设置偏航系统,偏航系统上方的塔架顶部设置出气口,塔架底部设置进气口,塔 架内垂直设置一主轴,主轴上设置水平叶轮;叶轮轴伸入塔架上部偏航系统内的 一端连接变速箱,变速箱输出轴齿轮与主轴上端设置的齿轮啮合,主轴下部设置 的齿轮与所述发电机的齿轮啮合,主轴由塔架内的轴架支撑,主轴下端插入设置 在塔架底部的基座上。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塔架上设置太阳能加热管,塔架下部 内设置太阳能加热管连接的热水箱。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偏航系统包括与塔架连接的转盘和与转盘连接的尾翼,所述尾翼为V形片,尾翼上设置导水管引入塔架内,通过塔架内 的水管接到塔架内的水箱,水箱设置出水口,在出水口对应部位的主轴上设置水 车水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塔架为上细下粗的锥筒形,塔顶上设置一盖帽。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叶片表面上的凹坑为均匀设置在叶片 迎风面上的圆凹坑或椭圆凹坑或方凹坑。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气囊由一斗笠状硬质顶面和软质或弹 性伸縮侧面连接而成,软质或弹性侧面环状底边与叶轮前面中间部位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1、 本专利技术的叶轮叶片为曲面,靠近叶轮轴的部分叶片形成空腔,在叶片表面 上设置凹坑,使同样尺寸的叶片受风面增大,增加叶轮转速,提高发电效率。2、 本专利技术在叶轮前面中间部分设置一气囊,气囊罩住的叶片上开有气孔,风 力大时,风能从气孔进入气囊,储存能量,风力小时,气囊内的空气在弹簧作用 下,被从气孔挤出,推动叶轮转动,增加叶轮转速,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3、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支架为中空的塔架,塔架内垂直设置一主轴,主轴上设置水 平叶轮,因塔架上下分别设置出气口和进气口,气流上升,使主轴上的水平叶轮 转动,主轴带动发电机发电。在塔架上设置太阳能加热管,塔架下部内设置太阳 能加热管连接的热水箱,通过加热塔架底部的空气,使塔架内下热上凉,加快空 气上升速度,进一步提高主轴转速和发电效率,即使在无风的条件下,仍然能发 电。4、 本专利技术偏航系统中的尾翼为V形片,尾翼上的导水管弓l入塔架内,通过塔架内的水管接到塔架内的水箱,水箱设置出水口,在出水口对应的主轴上设置水 车水轮。下雨时,可充分利用雨水推动水车水轮,使主轴转动,带动发电纟几发电。 这样,在下雨天仍然能发电。5、 本专利技术不受天气和环境限制,能充分利用大自然无污染的能源,发电效率高,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风力发电机的立体剖视图2为本专利技术智能风力发电机采用的一种乐字形叶轮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智能风力发电机采用的一种十字形叶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风力发电机的实施例,叶轮10的支架为中空的塔架,所述塔架22为上细下粗的锥筒形,塔架22顶上设置一盖帽4。在塔 架22顶部设置偏航系统6、 8,偏航系统中的转盘8与塔架22上部活动连接,可 以随风向转动,偏航系统转盘8与尾翼6固定连接。在偏航系统转盘8之上的塔 架22顶部设置出气口 7,塔架22底部设置进气口 21,塔架22内垂直设置一主轴 13,主轴13上设置3个水平叶轮12,所述水平叶轮12外形为十字形,其 叶片为曲面,靠近主轴13的部分叶片形成空腔。塔架22上的叶轮10的轴伸入塔 架22上部偏航系统转盘8内的一端连接变速箱9,叶轮10及其轴一端连接的变 速箱9设置在偏航系统转盘8上。变速箱9输出轴齿轮与主轴13上端设置的齿轮 5啮合,主轴13下部设置的齿轮18与所述发电机(未画出)的齿轮啮合。塔架22上的叶轮10前面中间部分设置一气囊,气囊由一斗笠状硬质顶面2 和软质或弹性伸縮侧面1连接而成,软质或弹性侧面1的环状底边与叶轮10前面 中间部位连接,气囊中间通过弹簧3与叶轮10的轴前端连接,有一支撑杆一端固 定在叶轮10的轴前端,另一端顶在斗笠状硬质顶面2内侧中心部位,气囊罩住的 叶轮10叶片上开的气孔11。其塔架22上的叶轮外形可为字形或十字形(见图2或图3),所 述的叶轮叶片23或28为曲面,靠近叶轮轴的部分叶片23或28形成空腔,叶片 23或28的迎风面上均匀设置若干圆凹坑25或26 (或椭圆凹坑或方凹坑)。在叶 轮前面中间部分设置一气囊24或27,气囊24、 27均与图1中的气囊结构相同。在塔架22上设置太阳能加热管15,塔架22下部内设置太阳能加热管15连 接的热水箱19。偏航系统的尾翼6为V形片,尾翼6上设置的导水管引入塔架内,通过塔架 22内的水管接到塔架内的水箱14,水箱14设置出水口 17,在出水口 17对应部 位的主轴13上设置水车水轮16。主轴13由塔架22内的轴架支撑,主轴13下端 插入设置在塔架22底部的基座20上。本举例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 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风力发电机,包括叶轮、支架、传动机构及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叶片为曲面,靠近叶轮轴的部分叶片形成空腔,叶片表面设置凹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风力发电机,包括叶轮、支架、传动机构及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叶片为曲面,靠近叶轮轴的部分叶片形成空腔,叶片表面设置凹坑。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叶轮外形为S字形或十字形,叶轮前面中间部分设置一气囊,气囊罩住的叶片上开有气孔,气囊中间通过弹簧与叶轮轴前端连接。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为中空的塔架,所述的塔架顶部设置偏航系统,偏航系统上方的塔架顶部设置出气口,塔架底部设置进气口,塔架内垂直设置一主轴,主轴上设置水平叶轮; 叶轮轴伸入塔架上部偏航系统内的一端连接变速箱,变速箱输出轴齿轮与主轴上 端设置的齿轮啮合,主轴下部设置的齿轮与所述发电机的齿轮啮合,主轴由塔架 内的轴架支撑,主轴下端插入设置在塔架底部的基座上。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架上设置太阳能加热管,塔架下部内设置太阳能加热管连接的热水箱。5、 按照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超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