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动态特性的屏蔽栅的MOSFET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
,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善动态特性的屏蔽栅的MOSFET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金属
‑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
Oxide
‑
Semiconductor Field
‑
Effect Transistor,MOSFET)是一种可广泛使用的场效晶体管,且器件的特性不断接近硅材料的一维极限(表述了器件漂移区特征导通电阻和关断时击穿电压的理论关系)。
[0003]目前,功率MOSFET主要研究目的为降低功耗,且半导体器件功耗包括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随着器件的不断改进创新,本领域又提出屏蔽栅型沟槽器件结构(Split
‑
Gate Trench,MOSFET),如图1所示,在中低压范围内,可打破硅材料的一维极限,拥有较低的导通电阻,进而可实现较低的导通损耗,器件特性得到大幅提升。
[0004]但目前的屏蔽栅型MOSFET器件仍然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动态特性的屏蔽栅的MOSFET结构,包括位于器件的中心区的元胞区,所述元胞区包括半导体基板,所述半导体基板包括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内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布的沟槽(3),在所述沟槽(3)内设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包括栅极多晶硅(9)以及位于所述栅极多晶硅(9)侧壁的栅氧化层(10),下部分包括屏蔽栅多晶硅(11)及包裹所述屏蔽栅多晶硅(11)的厚氧化层(12),所述沟槽(3)上依次覆盖有绝缘介质层(6)、源极金属(1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栅极多晶硅(9)和屏蔽栅多晶硅(11)间设有第一浮空多晶硅(7),所述第一浮空多晶硅(7)通过氧化层分别与栅极多晶硅(9)、屏蔽栅多晶硅(11)间隔离,和/或在所述栅极多晶硅(9)和源极金属(13)间设有第二浮空多晶硅(8),所述第二浮空多晶硅(8)通过氧化层与栅极多晶硅(9)隔离,同时通过绝缘介质层(6)与源极金属(13)隔离,所述源极金属(13)与所述屏蔽栅多晶硅(11)欧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动态特性的屏蔽栅的MOSFE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3)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内沿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梅,刘锋,殷允超,周祥瑞,费国芬,
申请(专利权)人:捷捷微电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