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HEV)、电动车辆(EV)、电 气列车等的驱动马达或发电机的内装永磁体类型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车辆(HEV)、电动车辆(EV)、电气列车等的驱动马达 或发电机主要采用使用永磁体的旋转电机。通常,永磁电动机基本上 分为两类。即, 一类是表面永磁电动机,其将永磁体附着到转子铁芯 的外周上,且另一类是内装永磁电动机,其将永磁体嵌入到转子铁芯 的内部。内装永磁电动机适合用于变速驱动的马达。在由Ohmsha的Takeda Yoji等著的内磁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 控制,,一文中和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H7-336919中描述 了已知的内装永磁电动机。参见图29,将说明内装永磁电动机(IPM)的转子101的结构。 转子铁芯102在其外周上具有与磁极的数量相同的按规则间隔的许多 矩形内腔103。转子101具有四个磁极,因此设置四个内腔103来分 别容纳永磁体104。永磁体104在转子101的径向被磁化,或在相对于永磁体104的 矩形断面的侧面(图29中的长侧)的垂直方向上被磁化,所述侧面面 对空隙表面。永磁体104 —般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其包括环形的定子和布置在所述定子内部并且面对所述定子的转子,在所述定子和转子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定子具有在周向间隔上配有许多插槽的定子铁芯和容纳在各插槽中的绕组,所述转子具有转子铁芯、许多永磁体和许多凹座,所述永磁体嵌入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设置的许多磁极形成位置中,所述凹座形成在面对所述空隙的转子铁芯的表面的周向间隔上,所述凹座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方向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2-10 033948/2006;JP 2005-8-31 251848/20051.一种旋转电机,其包括环形的定子和布置在所述定子内部并且面对所述定子的转子,在所述定子和转子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定子具有在周向间隔上配有许多插槽的定子铁芯和容纳在各插槽中的绕组,所述转子具有转子铁芯、许多永磁体和许多凹座,所述永磁体嵌入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设置的许多磁极形成位置中,所述凹座形成在面对所述空隙的转子铁芯的表面的周向间隔上,所述凹座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方向上延伸。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凹座的节距不同于所 述插槽的节距。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各磁极的凹座的数目是相 同的,并且在一个磁极的范围内,所述凹座的节距不同于所述插槽的 节距。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各磁极的凹座的数目是相 同的,所述凹座关于通过各磁极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转子铁芯的中心 的中心轴对称地布置,并且在各中心轴的一侧,布置在所述磁极部位 的1/2处的所述凹座的节距不同于所述插槽的节距。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凹座形成在铁芯部的 表面上的周向中心部分上,所述铁芯部面对所述空隙并且被所述永磁 体磁化以在各磁极形成位置上的空隙的前端面上形成磁极。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凹座还形成在除了所 述铁芯部的周向中心部分以外的一部分转子铁芯的空隙前端面上。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形成在除了所述铁芯部的 周向中心部分之外的所述转子铁芯的空隙前端面的部分上的凹座的节距不同于所述插槽的节距。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形成在除了所述铁芯部的 周向中心部分之外的所述转子铁芯的空隙前端面的部分上的所述凹座的对于各磁极的数目是相同的,并且在一个磁极的范围内,所述凹座的节距不同于所述插槽的节距。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形成在除了所述铁芯部的 周向中心部分之外的所述转子铁芯的空隙前端面的部分上的所迷凹座 的对于各磁极的数目是相同的,所述凹座关于通过各磁极的周向宽度 的中心和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的中心轴对称地布置,并且在所迷中心 轴的一侧上,布置在所述磁极部位的1/2处的所述凹座的节距不同于 所述插槽的节距。10. 如权利要求5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当为 所述插槽的节距且n为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时,形成在各铁芯部的空 隙前端面的周向中心部分上的所述凹座的周向宽度为x。+o.倒i. )。11. 如权利要求l到IO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在各磁 极形成位置上,在通过由所述永磁体磁化并在所述空隙的前端面上形 成磁极的所述铁芯部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心的所述轴线 与通过形成在所述插槽之间的铁芯齿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 中心的轴线一致的情况中,通过形成在除了所述铁芯部的周向中心部 分以外的一部分所述转子铁芯的空隙前端面上的所述凹座的周向宽度 的中心的轴线与通过靠近所述凹座的插槽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 子的中心的轴线之间形成一角度A,并且布置所述凹座以便所述角度 2满足r-0.到0.1(当所述凹座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插槽的中心轴位于所述磁极的中心轴的侧面时所述角度具有负值,而当其位于相对 侧上时具有正值),其中为所述插槽的节距。12. 如权利要求l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在各磁 极形成位置上,在通过由所述永磁体磁化并在所述空隙的前端面上形 成磁极的所述铁芯部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轴线与通 过形成在所述插槽之间的铁芯齿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心 的轴线一致的情况中,通过形成在除了所述铁芯部的周向中心部分以 外的一部分所述转子铁芯的空隙前端面上的所述凹座的周向宽度的中 心的轴线与通过靠近所述凹座的插槽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 中心的轴线之间形成一角度A,并且布置所述凹座以便所述角度^满足x-0.U到0.33,,(当所述凹座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插槽的中心轴位 于所述磁极的中心轴的侧面时所述角度具有负值,而当其位于相对侧 上时具有正值),其中为所述插槽的节距。13. 如权利要求5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形成在各 铁芯部的空隙前端面的周向中心部分上的所述凹座具有在所述空隙侧的形状。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当为所述插槽的节 距且n为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时,形成在所述铁芯部的空隙前端面的 周向中心部分上的所述凹座在面对所述空隙的开口上具有的周向宽度 为rp+o.s通ji.06),,,并且在所述开口内侧上的变窄部分上具有的周向宽度为r(2w + 0.20到0. 49),,。15. 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形成在所述铁芯 部的空隙前端面的周向中心部分上的所述凹座的空隙前面较宽部分的 深度为所述空隙的径向长度的0.3到1.0倍。16. 如权利要求5到10和13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 中形成在所述铁芯部的空隙前端面的周向中心部分上的所述凹座的最 深部分的深度为所述空隙的径向长度的0.7到1.0倍。17. 如权利要求1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形成在除 了所述铁芯部的周向中心部分之外的一部分所述转子铁芯的空隙前端 面上的所述凹座的深度为所述空隙的径向长度的0.4到4倍。18. 如权利要求1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形成在除 了所述铁芯部的周向中心部分之外的一部分所述转子铁芯的空隙前端 面上的所述凹座的周向宽度为所述插槽的节距的0.2到0.6倍。19. 如权利要求l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在各磁 极上, 一对永磁体按朝所述空隙开口的V字形形状来布置。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各永磁体嵌入形成在所 述转子铁芯上的内腔中,并且在各磁极形成位置上,在通过由所述永 磁体磁化并在所述空隙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轴线与通过形成在所述插槽之间的所迷铁芯 齿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轴线一致的情况中,通过所 述磁极的 一对内腔的各空隙侧端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心 的轴线与通过相邻槽口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轴线之间形成了角度4 ,布置所述内腔以便所述角度4满足^X-0.25和rsx0.25,,(周向负方向为+,且另一方向为-),其中为所述插槽 的节距。21. —种旋转电机,其包括环形的定子和布置在所述定子内部并 面对所述定子的转子,在所述定子和转子之间插入一空隙,所迷定子具有在周向间隔上配有48个插槽的定子铁芯和容纳在各插槽中的绕组,所述转子具有转子铁芯、 一对内腔、永磁体、铁芯部、第一凹座和第二与第三凹座,该对内腔沿处于朝所述空隙开口的V字形形状的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形成在每八个磁极形成位置上,所述永磁体嵌入 各内腔中,所述铁芯部被位于各磁极形成位置上的永磁体磁化并在所 述所述磁极形成位置的空隙前端面上形成磁极,所述第一凹座形成在 各铁芯部的空隙前端面的周向中心部分上,所述第二与第三凹座形成 在除了各铁芯部的周向中心部分之外的部分的所述转子铁芯的空隙前 端面上,布置第二凹座以便通过第一凹座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 子的中心的轴线与通过第二凹座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轴线之间形成角度A^o.m到o.265 ,其中为所述磁极的节距,布置所述第三凹座以便通过第一凹座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 心的轴线与通过第三凹座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轴线之间形成角度3=><0.398到0.472 ,布置位于各磁极形成位置上的所述内腔以便通过所述铁芯部的周向宽度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轴线与通 过一对所述内腔的各空隙侧端的周向宽度的中心和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轴线之间形成一 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堺和人,高桥则雄,新政宪,望月资康,松原正克,平野恭男,花井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产业机器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