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洪卫专利>正文

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645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2
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涉及电机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电机散热系统不仅需要单独的控制电机、循环泵和风机同时操作,而且没有合理的利用电机旋转时额外的旋转力,操作还麻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延伸防护壳上端活动设置有传动部件;散热单元包括降温部件以及设置在降温部件下端的液体循环管,液体循环管的上端位于降温部件的内侧,且液体循环管内注入的是冷却液,降温部件的内侧中部活动设置有内部驱动部件,降温部件的两侧活动设置有进风防尘部件,降温部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出风防尘部件,可以实现合理的利用电力资源,而且无须人工或编程操作便可以使得电机、冷却液循环和空气流动散热同时操作,提高整体使用的灵活性。提高整体使用的灵活性。提高整体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机(Electric 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0003]然而现如今的电机散热系统都是使用单独的液体循环泵和风机进行冷却液的循环和散热,不仅需要单独的控制电机、循环泵和风机同时操作,而且没有合理的利用电机旋转时额外的旋转力,资源利用不够合理,操作还麻烦。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当伺服电机主体发生转动时,进而使得主动齿轮会带动传动部件转动,进而使得传动部件带动内部驱动部件转动,使得内部驱动部件的下端带动液体循环管内部的液体进行流动,电机启动液体进行流动散热,电机关闭液体流动停止,而且内部驱动部件的上端驱动向外吹风,且传动部件会同时带动进风防尘部件往复开合,使得外界空气进入,再被内部驱动部件的上端驱动从出风防尘部件流出,完成辅助散热,整个过程全部利用电机额外的驱动力,合理的利用电力资源,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单元以及通过螺钉安装在伺服电机单元上端的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固定设置在电机传动单元的上端,电机传动单元的驱动端外套在伺服电机单元驱动端的外侧,伺服电机单元包括伺服电机主体以及固定外套在伺服电机主体驱动端的主动齿轮;电机传动单元包括延伸防护壳以及活动设置在延伸防护壳上端的传动部件;散热单元包括降温部件以及设置在降温部件下端的液体循环管,液体循环管的上端位于降温部件的内侧,且液体循环管内注入的是冷却液,降温部件的内侧中部活动设置有内部驱动部件,降温部件的两侧活动设置有进风防尘部件,降温部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出风防尘部件;伺服电机主体的外壳内开设有循环管安装孔。
[0007]进一步的,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轮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轮一侧的从动齿轮,第一传动轮远离从动齿轮的一侧与延伸防护壳活动连接,从动齿轮远离第一传动轮的一侧与延伸防护壳活动连接,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一传动轮的外侧套接有传动皮带,传动皮带的上端外套在第二传动轮的外侧,第二传动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延伸防护壳的上端,导向杆远离第二传动轮的一端设置有主动锥齿轮。
[0008]进一步的,降温部件包括封闭壳以及固定设置在封闭壳下端的微型冷却器,位于封闭壳内侧的液体循环管的中部设置有衔接套。
[0009]进一步的,内部驱动部件包括第一从动锥齿轮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从动锥齿轮下端的下传动杆,下传动杆的下端外侧固定设置有推动叶片,下传动杆贯穿衔接套,推动叶片位于液体循环管内侧。
[0010]进一步的,进风防尘部件包括第一往复封闭组件以及通过第一复位弹簧连接的第二往复封闭组件,第一往复封闭组件与第二往复封闭组件结构组成相同,方向相对。
[0011]进一步的,第一往复封闭组件包括弧形板以及固定设置在弧形板一侧中部的牵引杆,牵引杆远离弧形板的一端与封闭板活动连接,封闭板的上端与封闭壳活动连接,导向杆的中部设置有椭圆板,椭圆板与相对的弧形板相匹配;第二传动轮远离导向杆的一侧设置有手旋头。
[0012]进一步的,第一从动锥齿轮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从动锥齿轮,第二从动锥齿轮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延伸柱,延伸柱的上端外侧固定设置有风扇叶,第二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0013]进一步的,出风防尘部件包括支撑环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环上端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遮挡罩,遮挡罩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封闭球,且封闭球的重力等于第二复位弹簧的最大复位牵引力,用于抵消封闭球的自重,且此时封闭球可将支撑环的出口封闭,风扇叶位于支撑环的内侧。
[0014]进一步的,封闭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防尘网,封闭壳位于进风口上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反向刮取件,反向刮取件呈弧形状,且上端尖端部面向外侧。
[001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的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伺服电机主体发生转动,主动齿轮转动会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同时带动传动皮带和第二传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导向杆转动,导向杆带动主动锥齿轮发生旋转,进而带动第一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使得推动叶片在液体循环管内部驱动冷却液流动,冷却液随着液体循环管循环流动,进而将伺服电机主体散发的热量吸收;S2:导向杆转动时会带动椭圆板转动,进而使得椭圆板往复推动弧形板移动,进而通过牵引杆推动封闭板打开和关闭,主动锥齿轮转动时会带动第二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风扇叶转动,产生向上的风力,使得空气在封闭板打开时进入,并从支撑环的开口输出,此时冷空气从液体循环管的上端流过,起到辅助散热的效果;S3:伺服电机主体暂停,过手动旋转手旋头使得封闭板关闭,此时进风口封闭,且封闭球在自身重力下将支撑环的开口封闭,此时出风口封闭。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当伺服电机主体发生转动时,进而使得主动齿轮会带动传动部件转动,进而使得传动部件带动内部驱动部件转动,使得内部驱动部件的下端带动液体循环管内部的液体进行流动,电机启动液体进行流动散热,电机关闭液体流动停止,而且内部驱动部件的上端驱动向外吹风,且传动部件会同时带动进风防尘部件往复开合,使得外界空气进入,再被内部驱动部件的上端驱动从出风防尘部件流出,完成
辅助散热,整个过程全部利用电机额外的驱动力,合理的利用电力资源,而且无须人工或编程操作便可以使得电机、冷却液循环和空气流动散热同时操作,提高整体使用的灵活性。
[0017]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主动齿轮转动会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同时带动传动皮带和第二传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导向杆转动,导向杆带动主动锥齿轮发生旋转,进而带动第一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使得推动叶片在液体循环管内部驱动冷却液流动,冷却液随着液体循环管循环流动,进而将伺服电机主体散发的热量吸收,在流到微型冷却器上端时进行冷却降温,与此往返,进而完成电机的自动循环散热。
[0018]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导向杆转动时会带动椭圆板转动,进而使得椭圆板往复推动弧形板移动,进而通过牵引杆推动封闭板打开和关闭,进而便于空气进入,且电机停止状态下,可使得封闭板几乎封闭,避免灰尘进入,主动锥齿轮转动时会带动第二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风扇叶转动,产生向上的风力,使得空气在封闭板打开时进入,并从支撑环的开口输出,此时冷空气从液体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单元(1)以及通过螺钉安装在伺服电机单元(1)上端的散热单元(3),散热单元(3)固定设置在电机传动单元(2)的上端,电机传动单元(2)的驱动端外套在伺服电机单元(1)驱动端的外侧,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单元(1)包括伺服电机主体(11)以及固定外套在伺服电机主体(11)驱动端的主动齿轮(12);电机传动单元(2)包括延伸防护壳(21)以及活动设置在延伸防护壳(21)上端的传动部件(22);散热单元(3)包括降温部件(31)以及设置在降温部件(31)下端的液体循环管(32),液体循环管(32)的上端位于降温部件(31)的内侧,且液体循环管(32)内注入的是冷却液,降温部件(31)的内侧中部活动设置有内部驱动部件(35),降温部件(31)的两侧活动设置有进风防尘部件(33),降温部件(3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出风防尘部件(34);伺服电机主体(11)的外壳内开设有循环管安装孔(1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传动部件(22)包括第一传动轮(221)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轮(221)一侧的从动齿轮(2211),第一传动轮(221)远离从动齿轮(2211)的一侧与延伸防护壳(21)活动连接,从动齿轮(2211)远离第一传动轮(221)的一侧与延伸防护壳(21)活动连接,从动齿轮(2211)与主动齿轮(12)啮合连接,第一传动轮(221)的外侧套接有传动皮带(222),传动皮带(222)的上端外套在第二传动轮(223)的外侧,第二传动轮(22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杆(224),导向杆(224)贯穿延伸防护壳(21)的上端,导向杆(224)远离第二传动轮(223)的一端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2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降温部件(31)包括封闭壳(311)以及固定设置在封闭壳(311)下端的微型冷却器(312),位于封闭壳(311)内侧的液体循环管(32)的中部设置有衔接套(32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内部驱动部件(35)包括第一从动锥齿轮(351)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从动锥齿轮(351)下端的下传动杆(3511),下传动杆(3511)的下端外侧固定设置有推动叶片(352),下传动杆(3511)贯穿衔接套(321),推动叶片(352)位于液体循环管(32)内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风防尘部件(33)包括第一往复封闭组件(331)以及通过第一复位弹簧(333)连接的第二往复封闭组件(332),第一往复封闭组件(331)与第二往复封闭组件(332)结构组成相同,方向相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往复封闭组件(331)包括弧形板(3311)以及固定设置在弧形板(3311)一侧中部的牵引杆(3312),牵引杆(3312)远离弧形板(3311)的一端与封闭板(3313)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卫
申请(专利权)人:张洪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