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表达融合蛋白及嵌合抗原受体的免疫细胞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92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膜上同时表达胞内截短型TG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表达融合蛋白及嵌合抗原受体的免疫细胞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细胞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同时表达胞内截短型TGF

β受体与细胞因子受体胞内刺激域的融合蛋白及嵌合抗原受体(CAR)的免疫细胞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近几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发展迅速,尤其是过继性细胞疗法(ACT),即指从病人体内分离出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通过体外修饰扩增培养,随后回输入患者体内进行肿瘤治疗的方法。
[0003]CAR

T和TCR

T是过继性细胞疗法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CAR

T疗法,在血液瘤领域展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较高的缓解率,典型的CAR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胞外识别肿瘤抗原的scFv、铰链及跨膜结构域、胞内共刺激信号及激活结构域。第一代的CAR并不包含胞内共刺激信号,CAR

T细胞的杀伤活性较低且生存时间较短。第二代CAR开始加入共刺激信号,如CD28和4

1BB,采用不同的共刺激信号的CAR

T细胞的特性也不尽相同,CD28增强了CAR

T细胞的杀伤活性,而4

1BB则增强CAR

T细胞杀伤活性的同时延长了CAR

T细胞的生存时间。随后,出现了共同表达两个共刺激信号域的三代CAR,然而其抗肿瘤效果并不如二代CAR

T。因此,现在临床应的主要为二代CAR

T细胞。
[0004]CAR

T疗法不仅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上成果显著,而且商业化进展顺利,美国FDA于2017年正式批准了两种CAR

T药品上市。尽管CAR

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上大放异彩,但对于实体瘤的治疗却乏善可陈,这是因为实体瘤中的癌细胞能够在其周围形成肿瘤微环境以支持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肿瘤微环境中大量表达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

4、IL

10、TGF

β等,抑制了CAR

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且,TGF

β的存在,还会诱导T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Treg),调节性T细胞会进一步抑制T细胞杀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嵌合蛋白含有TGF

β受体的胞外域以及细胞因子受体胞内刺激域的免疫细胞,这种嵌合蛋白和识别靶抗原的受体共表达在免疫效应细胞上可以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TGF

β并提高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水平,达到优化免疫细胞的杀伤功能,减少耗竭,减少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免疫细胞,其细胞膜上表达胞内截短型TGF

β受体与细胞因子受体胞内刺激域的融合蛋白;同时该免疫细胞的细胞膜上还表达嵌合抗原受体。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融合蛋白为去掉TGF

β受体胞内信号刺激域并且其胞内部分与细胞因子受体胞内刺激域进行融合的蛋白。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融合蛋白的结构为按照信号蛋白sp、TGF

β受体胞外域、TGF

β受体跨膜域、细胞因子受体胞内刺激域顺序依次串联表达的。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细胞因子受体胞内刺激域包括IL

1R、IL

2R、IL

6R、
IL

18R、IL

15R、IL12R、IL

21R的一种或多种。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融合蛋白细胞因子受体胞内刺激域优选为IL

15R。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融合蛋白和嵌合抗原受体通过构建一个或多个表达框进行表达,并且该表达框通过递送载体转入免疫细胞中。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优选融合蛋白和嵌合抗原受体通过构建一个表达框进行表达。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构建表达框时载体递送方式包括慢病毒、逆转录病毒、普通质粒、附加体、纳米递送系统、电转导或转座子。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嵌合抗原受体与融合蛋白之间的分割在同一表达框中时,可使用蛋白切割功能元件;或者,所述嵌合抗原受体与融合蛋白分隔在多个表达框中时,所述嵌合抗原受体与融合蛋白各组独立进行表达或分别递送,无需分割。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蛋白切割功能元件包括T2A、P2A、E2A、F2A及IRES中的任一种。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嵌合抗原受体包括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结构域;其中,胞外结构域包括信号肽CD8SP及抗原靶向序列scFv;跨膜结构域包括CD8Hinger及CD8TM;胞内结构域包括激活元件4

1BB、CD28、ICOS及CD3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嵌合抗原受体表达为靶向一个或两个以上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嵌合抗原受体的靶点包括CLDN18.2、HER2、TAA、GD2、MSLN、EGFR、NY

ESO

1、MUC1、PSMA和EBV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嵌合抗原受体与靶点的结合区域为scFv、Fab及scFv与Fab的组合中的任一种,且scFv区域结构为任意靶点的任意单链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和靶点的结合区域包括结合一个靶点或者两个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任一项的免疫细胞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癌症或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如,可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均具有较好的成形效果,同时保持良好的药效。
[002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免疫细胞,具有如下优点:
[0023]1、免疫细胞可以表达CAR(嵌合抗原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
[0024]2、免疫细胞可以同时表达胞内截短型TGF

β受体与IL

15R胞内刺激域融合蛋白及嵌合抗原受体,减少肿瘤微环境,增强CAR

T细胞的杀瘤活性并减少耗竭;
[0025]3.免疫细胞可降低TGF

β通路对T细胞抑制作用,以增强其免疫疗法的疗效;
[0026]4、免疫细胞可激活IL

15信号通路,IL

15是T细胞的生长因子,可以促进抗原刺激的T细胞增殖,同时还能在一定条件下,非特异性地诱导记忆性T细胞的增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疫细胞,其特征在于,该免疫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胞内截短型TGF

β受体与细胞因子受体胞内刺激域的融合蛋白;所述免疫细胞的细胞膜上还表达嵌合抗原受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融合蛋白为去掉TGF

β受体胞内信号刺激域并且其胞内部分与细胞因子受体胞内刺激域进行融合的蛋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细胞,其特征在于,该融合蛋白的结构为按照信号蛋白sp、TGF

β受体胞外域、TGF

β受体跨膜域、细胞因子受体胞内刺激域顺序依次串联表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受体胞内刺激域包括IL

1R、IL

2R、IL

6R、IL

18R、IL

15R、IL12R及IL

21R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和嵌合抗原受体通过构建一个或多个表达框进行表达,并且该表达框通过递送载体转入所述免疫细胞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疫细胞,其特征在于,构建表达框时,载体递送方式为慢病毒、逆转录病毒、普通质粒、附加体、纳米递送系统、电转导或转座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疫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抗原受体与融合蛋白之间的分割在同一表达框中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涛马丽雅都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先康达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