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36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且为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所述下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该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通过下底座、下模具、第一矩形套杆、主杆、环形条、转盘、手摇杆、操控杆、第二矩形套杆、矩形孔、第三矩形块、滑块、上底座和上模具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转动手摇杆,手摇杆转动的同时带动转盘和环形条在主杆内部移动,进而主杆上的锯齿块与环形条啮合,继而带动主杆在第一矩形套杆内向上移动,同时第三矩形块在第二矩形套杆内向上移动,滑块在矩形孔内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上底座和上模具与下底座和下模具完成脱模。下底座和下模具完成脱模。下底座和下模具完成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0003]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12477023A中公开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虽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且脱模方便,还可以使模具进行较大距离的移动,适用性较强,具有较大的推广市场价值。
[0004]但是,模具的脱模是整个过程中耗时最长,难度最大的一个步骤,而且会耗费大量的电力,增加工厂的成本,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所述下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第一矩形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套杆,所述第一矩形套杆的内表面设置有主杆,所述主杆的表面开设有锯齿块,所述主杆的表面啮合有环形条,所述环形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后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手摇杆,所述主杆的两侧螺纹连接有异形块,所述异形块的后表面与转盘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异形块的表面套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圆块,所述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操控杆,所述第二矩形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套杆,所述第二矩形套杆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第二矩形套杆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矩形块,所述第三矩形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主杆和第三矩形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底座,所述上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具。
[0009]可选的,所述下底座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表面设置有刹车片。
[0010]可选的,所述上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圆块。
[0011]可选的,所述锯齿块为若干个,所述锯齿块为金属材质。
[0012]可选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表面均开设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为透明玻
璃材质。
[0013]可选的,所述手摇杆为金属材质,所述手摇杆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通过下底座、下模具、第一矩形套杆、主杆、环形条、转盘、手摇杆、操控杆、第二矩形套杆、矩形孔、第三矩形块、滑块、上底座和上模具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转动手摇杆,手摇杆转动的同时带动转盘和环形条在主杆内部移动,进而主杆上的锯齿块与环形条啮合,继而带动主杆在第一矩形套杆内向上移动,同时第三矩形块在第二矩形套杆内向上移动,滑块在矩形孔内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上底座和上模具与下底座和下模具完成脱模,操作方法简单,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操控杆向下按压的同时,环形条卡住主杆,可以停止主杆向上移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拆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主杆和异形块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结构第三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套杆立体图。
[0021]图中:1、下底座;2、第一矩形块;3、第二矩形块;4、下模具;5、第一矩形套杆;6、主杆;7、环形条;8、转盘;9、手摇杆;10、异形块;11、圆杆;12、操控杆;13、第二矩形套杆;14、矩形孔;15、第三矩形块;16、滑块;17、上底座;18、上模具;19、第二圆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下底座1,下底座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2和第二矩形块3,下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4,第一矩形块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套杆5,第一矩形套杆5的内表面设置有主杆6,主杆6的表面开设有锯齿块,主杆6的表面啮合有环形条7,环形条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8,转盘8的后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手摇杆9,主杆6的两侧螺纹连接有异形块10,异形块10的后表面与转盘8通过转轴连接,异形块10的表面套接有圆杆11,圆杆11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圆块,圆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操控杆12,第二矩形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套杆13,第二矩形套杆13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孔14,第二矩形套杆13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矩形块15,第三矩形块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6,主杆6和第三矩形块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底座17,上底座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具18;
[0024]为了带动上底座17和上模具18与下底座1和下模具4完成脱模,操作方法简单,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操控杆12向下按压的同时,环形条7卡住主杆6,可以停止主杆6向上移动,该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通过下底座1、下模具4、第一矩形套杆5、主杆6、环形条7、转盘8、手摇杆9、操控杆12、第二矩形套杆13、矩形孔14、第三矩形块15、滑块16、上底座17和上模具18
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转动手摇杆9,手摇杆转动的同时带动转盘8和环形条7在主杆6内部移动,进而主杆6上的锯齿块与环形条7啮合,继而带动主杆6在第一矩形套杆5内向上移动,同时第三矩形块15在第二矩形套杆13内向上移动,滑块16在矩形孔14内向上移动;
[0025]下底座1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的表面设置有刹车片,通过设置万向轮,便于工作人员移动该装置,上底座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入料管,入料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圆块19,通过设置入料管,便于注塑,锯齿块为若干个,锯齿块为金属材质,上模具18和下模具4的表面均开设有可视窗口,可视窗口为透明玻璃材质,通过设置可视窗口,比那与工作人员观察注塑情况,手摇杆9为金属材质,手摇杆9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
[0026]本技术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0027]下底座1、下模具4、第一矩形套杆5、主杆6、环形条7、转盘8、手摇杆9、操控杆12、第二矩形套杆13、矩形孔14、第三矩形块15、滑块16、上底座17和上模具18的搭配使用,使用时,工作人员转动手摇杆9,手摇杆转动的同时带动转盘8和环形条7在主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下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2)和第二矩形块(3),所述下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4),所述第一矩形块(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套杆(5),所述第一矩形套杆(5)的内表面设置有主杆(6),所述主杆(6)的表面开设有锯齿块,所述主杆(6)的表面啮合有环形条(7),所述环形条(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8),所述转盘(8)的后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手摇杆(9),所述主杆(6)的两侧螺纹连接有异形块(10),所述异形块(10)的后表面与转盘(8)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异形块(10)的表面套接有圆杆(11),所述圆杆(11)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圆块,所述圆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操控杆(12),所述第二矩形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套杆(13),所述第二矩形套杆(13)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孔(14),所述第二矩形套杆(13)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矩形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书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南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