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夹连续施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49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夹连续施夹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夹板组件、安装在外壳前端的旋转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旋转调节组件前端的枪杆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旋盖、驱动件、止动件、安装件、弹性件、旋转杆、推动件以及固定件。该带夹连续施夹器能够通过转动旋盖,带动推动件,驱动固定杆,能够将枪杆组件固定。并且,当按压旋盖且转动旋盖时,能够带动驱动件,使得驱动件驱动转向杆移动,从而调节夹头的角度。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固定枪杆组件和调节夹头的角度,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夹连续施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夹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带夹连续施夹器。

技术介绍

[0002]施夹器是一种能将多个互相交错排列的缝钉在组织上成直线钉入的器械,也是被广泛应用替代手工直线缝合的器械之一。主要用于缝合关闭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的残端,为全层外翻式缝合。
[0003]CN105596048B公开了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的钳口方向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只能够简单对夹头进行角度调节,夹头的角度不易限制,且调节的角度有效,且容易误触,使得角度偏移。
[0004]CN105596049B公开了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该吻合器虽然能够调节夹头的角度,但是对于固定枪杆组件并不能够一并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夹连续施夹器。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夹连续施夹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夹板组件、安装在外壳前端的旋转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旋转调节组件前端的枪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内部具有支撑部;安装在上壳体下端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具有抬高部,所述抬高部位于安装部的下端;设置在安装部上的旋盖;设置在支撑部上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外壁上具有放置部,所述放置部位于支撑部上,所述驱动件的中间具有第一齿牙;安装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设置在驱动件的中间;安装在止动件上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位于驱动件的内部;设置在安装件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安装件的中间,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旋盖的内壁面连接;设置在安装件下端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通过螺栓与安装件连接,所述旋转杆位于止动件的中间;安装在旋转杆上的推动件,所述推动件通过夹持件安装在抬高部上;以及安装在旋转杆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中间具有包裹件,所述包裹件与推动件的下端接触,所述固定件的下端具有弹簧,该弹簧套在旋转杆上。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盖的内部具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下端具有搭扣部,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上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具有贯穿孔。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齿牙上具有向内凹陷的凹口。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弹性件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的中间具有活动空间,所述环形部的外壁上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具有凸筋,所述活动空间的内壁上具有阶梯部;位于活动空间上端的按压部;用于连接按压部与环形部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内部具有保持件。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安装件上具有配合安装槽的凸块以及位于阶梯部下端的托举部,所述凸块上具有与凸筋配合的凹槽。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止动件的下端具有第二齿牙,所述驱动件的下端具有对称设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具有弧形件,所述弧形件的两端具有折弯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第二齿牙中。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推动件由偏心轮、连接管、限制盘以及位于限制盘下端的隔片组成,所述隔片设有多处且均匀的设置在限制盘的下端。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夹持件由对称设置的夹持块组成,所述夹持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夹持块的中间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中间具有放置连接管的限位孔,所述偏心轮位于第一限位部的上端,所述限制盘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夹持块的下端具有保持杆,所述抬高部上具有放置保持杆的保持孔。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转杆的下端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具有平面部,所述固定件的中间具有与定位部配合的安装孔。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抬高部的中间具有导向孔,所述旋转杆和弹簧位于导向孔中。
[0016]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带夹连续施夹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带夹连续施夹器能够通过转动旋盖,带动推动件,驱动固定杆,能够将枪杆组件固定。并且,当按压旋盖且转动旋盖时,能够带动驱动件,使得驱动件驱动转向杆移动,从而调节夹头的角度。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固定枪杆组件和调节夹头的角度,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带夹连续施夹器结构爆炸图;图2为图1中的旋转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的A

A处剖面图;图5为图4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4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2的爆炸图;图9为图8中的旋盖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中的上壳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8中的弹性件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8中的安装件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8中的驱动件和弧形件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8中的止动件和安装杆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8中的旋转杆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8中的推动件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8中的固定件和包裹件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杆与转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8中的夹持件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8中的下壳体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专利技术中弹性件、推动件、转向杆、固定件、旋转杆和驱动件受力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12中弹性件的受力形变状态示意图。
[0018]图中:旋转调节组件1、上壳体2、下壳体3、安装部4、旋盖5、支撑部6、驱动件7、止动件8、安装件9、弹性件10、旋转杆11、推动件12、固定件13、弹性臂14、搭扣部15、环形槽16、贯穿孔17、抬高部18、导向孔19、保持孔20、弹簧21、螺栓22、第一固定环23、第二固定环24、滑动座25、转向杆26、固定杆27、第一条形孔28、第二条形孔29、旋转部30、放置部31、第一齿牙32、凹口33、弧形件34、容纳槽35、支撑杆36、安装杆37、第二齿牙38、折弯部39、延伸部40、环形部41、活动空间42、安装槽43、凸筋44、阶梯部45、按压部46、连接臂47、保持件48、偏心轮49、连接管50、限制盘51、隔片52、驱动杆53、包裹件54、保持杆55、定位部56、平面部57、安装孔58、夹持件59、夹持块60、第一限位部61、第二限位部62、限位孔63、形变部64、托举部65、凸块66、凹槽67、枪杆组件68、保险销69、电池组件70、限位器71、外壳72、支撑架端盖73、安全盖板74、夹板组件75、转向拉杆固定座76、夹头7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如图1至图2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带夹连续施夹器,包括外壳72、设置在外壳72内部的夹板组件75、安装在外壳72前端的旋转调节组件1、设置在旋转调节组件1前端的枪杆组件68、保险销69、电池组件70、限位器71、支撑架端盖73、安全盖板74、转向拉杆固定座76以及旋转头弹簧。旋转调节组件1位于枪杆组件68与夹板组件75之间。外壳72由左外壳和右外壳组成,该施夹器可以通过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夹连续施夹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夹板组件、安装在外壳前端的旋转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旋转调节组件前端的枪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内部具有支撑部;安装在上壳体下端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具有抬高部,所述抬高部位于安装部的下端;设置在安装部上的旋盖;设置在支撑部上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外壁上具有放置部,所述放置部位于支撑部上,所述驱动件的中间具有第一齿牙;安装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设置在驱动件的中间;安装在止动件上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位于驱动件的内部;设置在安装件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安装件的中间,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旋盖的内壁面连接;设置在安装件下端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通过螺栓与安装件连接,所述旋转杆位于止动件的中间;安装在旋转杆上的推动件,所述推动件通过夹持件安装在抬高部上;以及安装在旋转杆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中间具有包裹件,所述包裹件与推动件的下端接触,所述固定件的下端具有弹簧,该弹簧套在旋转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夹连续施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的内部具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下端具有搭扣部,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上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具有贯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夹连续施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牙上具有向内凹陷的凹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夹连续施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的中间具有活动空间,所述环形部的外壁上具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纯良付建军孙新平蔡久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瀚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