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吻合器的摆头方法及腔镜吻合器技术

技术编号:3350851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外科手术器械领域,提供一种腔镜吻合器的摆头方法及腔镜吻合器。弹性件驱动卡位件位于与卡槽形成自锁的自锁位置。摆头旋钮在外力作用下的转动驱动卡位件朝向压缩弹性件的方向运动,卡位件从自锁位置运动到与卡槽解除自锁的解锁位置。卡位件在解锁位置时,摆头旋钮在外力作用下的继续同向转动,驱动摆头中心轮和卡位件一起转动,弹性件的压缩蓄力驱动卡位件与沿卡位件的转动方向的下一卡槽自锁。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卡位件与卡槽设计成自锁配合的,并增加了卡位件需要先沿卡槽开口方向退出卡槽再进行转动的设计,如此卡位件并不与卡槽的槽壁形成大力的挤压移动,避免了二者之间的挤压移动所带来的磨损,提高了寿命和稳定性。提高了寿命和稳定性。提高了寿命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镜吻合器的摆头方法及腔镜吻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外科手术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技术中,为了实现工作头的摆动,在腔镜吻合器内设有摆头机构来实现工作头的摆动,方便手术操作。一般地,摆动机构包括摆头中心轮和摆头拉杆。摆头拉杆一端与腔镜吻合器的工作头可活动的连接,另一端偏心连接在摆头中心轮上,摆头中心轮的双向转动会转化成摆头拉杆的沿腔镜吻合器的轴向的双向移动。手术时,医护人员通过旋转摆头中心轮使摆头拉杆沿腔镜吻合器的轴向运动,从而带动腔镜吻合器的工作头摆动。然而,通过人工旋转摆头中心轮,一方面难以确定旋转的角度;另一方面腔镜吻合器的工作头还会出现不可控的摆动的现象,导致腔镜吻合器的工作头无法准确的定位,影响手术效果。
[0003]面对上述缺陷,中国技术专利CN208524935U公开了一种可以有效提高腔镜吻合器的工作头的定位精度的腔镜吻合器的摆动机构,其中除了包括摆头中心轮和摆头拉杆以外,还增设了弹性件、卡位件以及若干个能够与卡位件匹配的卡槽,摆头中心轮的侧面设有沿直径方向的收容孔,弹性件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镜吻合器的摆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锁状态:弹性件(4)驱动固定在摆头中心轮(2)上的卡位件(3)位于与卡槽(5)形成自锁的自锁位置;解锁步骤:摆头旋钮(1)在外力作用下转动,驱动卡位件(3)朝向压缩所述弹性件(4)的方向运动,卡位件(3)从所述自锁位置运动到与所述卡槽(5)解除自锁的解锁位置;摆头步骤:所述摆头旋钮(1)在外力作用下继续同向转动,驱动所述摆头中心轮(2)和所述卡位件(3)一起转动,所述摆头中心轮(2)带动钉仓组件摆动,直至所述弹性件(4)的压缩蓄力驱动所述卡位件(3)与沿所述卡位件(3)的转动方向的下一卡槽(5)自锁而停止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吻合器的摆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锁步骤中:所述摆头旋钮(1)直接抵推所述卡位件(3);在所述摆头步骤中:所述摆头旋钮(1)直接带动所述摆头中心轮(2)转动,所述卡位件(3)随所述摆头中心轮(2)转动。3.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摆头方法的腔镜吻合器,包括适配器和钉仓组件,所述适配器包括摆头旋钮(1)、摆头中心轮(2)、卡位件(3)、弹性件(4)和若干卡槽(5),所述摆头中心轮(2)和所述钉仓组件之间以所述摆头中心轮(2)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钉仓组件摆动的方式连接;所述卡位件(3)的固定端通过所述弹性件(4)支承在所述摆头中心轮(2)的收容孔(21)中,所述卡位件(3)的伸出端伸出所述收容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驱动所述卡位件(3)位于与所述卡槽(5)形成自锁的自锁位置;所述摆头旋钮(1)与所述卡位件(3)驱动相接,所述摆头旋钮(1)在外力作用下的转动能够驱动所述卡位件(3)朝向压缩所述弹性件(4)的方向运动,所述卡位件(3)从所述自锁位置运动到与所述卡槽(5)解除自锁的解锁位置;所述卡位件(3)在所述解锁位置时,通过所述摆头旋钮(1)与所述卡位件(3)的驱动相接,或者通过所述摆头旋钮(1)与所述摆头中心轮(2)驱动相接,所述摆头旋钮(1)在外力作用下的继续同向转动,能够驱动所述摆头中心轮(2)和所述卡位件(3)一起转动,所述弹性件(4)的压缩蓄力驱动所述卡位件(3)与沿所述卡位件(3)的转动方向的下一卡槽(5)自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端包括用于与所述卡槽(5)形成自锁的卡位部(31)以及用于与所述摆头旋钮(1)相接的解锁部(32),所述解锁部(32)和所述卡位部(31)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与所述卡位部(31)形状配合;所述卡槽(5)包括底壁(5a)和两个自锁用槽壁(5c),所述两个自锁用槽壁(5c)分居于所述底壁(5a)的两侧并向内延伸,所述两个自锁用槽壁(5c)与所述底壁(5a)直接连接或通过两个过渡槽壁(5b)与所述底壁(5a)连接,其中,所述两个过渡槽壁(5b)由所述底壁(5a)
的两侧向内延伸并且所述过渡槽壁(5b)与所述底壁(5a)的夹角大于所述自锁用槽壁(5c)与所述底壁(5a)的夹角;所述卡位部(31)的侧向外壁包括卡位部端壁(31a)和两个自锁用侧壁(31c),所述两个自锁用侧壁(31c)分居于所述卡位部端壁(31a)的两侧并向内延伸,所述两个自锁用侧壁(31c)与所述卡位部端壁(31a)直接连接或通过两个过渡侧壁(31b)与所述底壁(5a)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