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吻合器限位装置及腔镜吻合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22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吻合器限位装置,包括手柄、驱动件、滑动件、推动件、限位组件以及调节件。滑动件由滑动部和连接部组成。调节件安装在旋转轴上,且位于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之间,调节件与滑动件的连接部铰接连接。该限位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设计巧妙,通过医生按压手柄,使得手柄推动驱动件移动,从而控制抵钉座与钉仓之间的开合角度。同时驱动件可以实现与调节件联动,使得调节件上的活动部转动角度,能够使得医生在按压手柄时观察活动部转动的角度,实现直观的观察,方便医生把控抵钉座与钉仓之间的角度。同时实现抵钉座与钉仓之间的任意角度停留。停留。停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吻合器限位装置及腔镜吻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吻合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吻合器限位装置及腔镜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吻合器是一种能将多个互相交错排列的缝钉在组织上成直线钉入的器械,也是被广泛应用替代手工直线缝合的器械之一。吻合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缝合伤口的方便快捷,使用吻合器代替传统手工缝合,可以加快缝合的速度,减少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其中直线型切割吻合器适用于横切、切除和/或吻合操作,可用于多部位开放或微创性普通外科、妇科、泌尿科、胸外科和小儿外科操作,可与缝合线或撑垫材料配合使用,还可用于横切和切除肝胆实质组织(肝脏血管和胆道结构)、胰腺、肾脏和脾脏等。
[0003]而现有的吻合器中活动手柄是采用自动复位的结构,当按压活动手柄之后,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进行下一步操作。但是在缝合时不需要自动复位时的操作,便难以控制其复位。同时对于抵钉座与钉仓之间的角度均是通过医生凭借经验和根据活动手柄移动的角度来把控,不够直观的把控抵钉座与钉仓之间的角度,会对手术的进行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吻合器限位装置及腔镜吻合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吻合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手柄;与手柄上端铰接的驱动件;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由滑动部和连接部组成;推动件,该推动件一端与驱动件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滑动部铰接连接,所述推动件的中间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吻合器壳体内部;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由旋转轴连接,且位于旋转轴的两端;以及用于调节驱动件位置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安装在旋转轴上,且位于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之间,所述调节件与滑动件的连接部铰接连接。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滑动部与连接部之间的角度为135
°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滑动部与驱动件平行设置。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限位组件由定位件和限位件组成,所述定位件通过安装部固定在吻合器壳体内,所述限位件设置在定位件的中间。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定位件的中间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齿牙,所述限位件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齿牙配合的第二齿牙。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齿牙的中间具有形变孔。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限位件的中间设有一限位孔,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设有与限位孔横截面配合的限位部。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调节件由密封部、铰接部、定位部和活动部组成,所述调节件通过定位部设置在旋转轴上,所述密封部设置在活动部上,所述铰接部和活动部垂直设置,所述调节件通过铰接部与连接部铰接连接。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转轴上设有一限位槽,所述定位部的中间具有安装旋转轴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具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
[0014]一种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的吻合器限位装置。
[0015]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吻合器限位装置及腔镜吻合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限位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设计巧妙,通过医生按压手柄,使得手柄推动驱动件移动,从而控制抵钉座与钉仓之间的开合角度。同时驱动件可以实现与调节件联动,使得调节件上的活动部转动角度,能够使得医生在按压手柄时观察活动部转动的角度,实现直观的观察,方便医生把控抵钉座与钉仓之间的角度。同时实现抵钉座与钉仓之间的任意角度停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吻合器爆炸图;图2为图1中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爆炸图;图5为图4中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调节件和旋转轴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的受力分析图。
[0017]图中:手柄1、驱动件2、滑动件3、推动件4、限位组件5、调节件6、抵钉座7、钉仓8、枪杆组件9、壳体10、固定筒11、限位装置12、后座13、通孔14、密封部15、活动部16、第二转轴17、第三转轴18、滑动部19、连接部20、第一转轴21、第四转轴22、第五转轴23、铰接部24、旋转轴25、定位件26、限位件27、安装部28、安装孔29、第一齿牙30、第二齿牙31、形变孔32、限位孔33、限位部34、限位槽35、定位部36、限位凸起37、固定孔38、第六转轴39、保持孔4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吻合器限位装置,包括手柄1、驱动件2、滑动件3、推动件4、限位组件5以及调节件6。
[0020]本专利技术中的吻合器由抵钉座7、钉仓8、枪杆组件9、壳体10、固定筒11、限位装置12和后座13组成。通过限位装置12中的手柄1可以驱动枪杆组件9,使得抵钉座7开合。手柄1带动驱动件2向枪杆组件9的方向移动,驱动件2与枪杆组件9连接。枪杆组件9、抵钉座7和钉仓8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0021]在后座13上设有一通孔14,该通孔14是用于配合调节件6中的密封部15,当活动部16没有转动时,密封部15将通孔14封闭。
[0022]驱动件2与手柄1上端铰接,驱动件2的中间与手柄1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17铰接连接。手柄1通过第三转轴18与壳体10的铰接。
[0023]滑动件3由滑动部19和连接部20组成,滑动部19与连接部20之间的角度为135
°
。滑动部19与驱动件2平行设置。
[0024]推动件4一端与驱动件2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滑动部19铰接连接,推动件4的中间通过第一转轴21安装在吻合器壳体10内部。推动件4的上端通过第四转轴22与滑动部19铰接,连接部20通过第五转轴23与铰接部24铰接连接,推动件4的下端通过第六转轴39与驱动件2铰接连接。
[0025]限位组件5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5由旋转轴25连接,且位于旋转轴25的两端。限位组件5由定位件26和限位件27组成,定位件26通过安装部28固定在吻合器壳体10内,限位件27设置在定位件26的中间。定位件26的中间设有一安装孔29,安装孔29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齿牙30,限位件27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齿牙30配合的第二齿牙31。第二齿牙31的中间具有形变孔32。限位件27的中间设有一限位孔33,旋转轴25的两端设有与限位孔33横截面配合的限位部34。
[0026]旋转轴25上设有一限位槽35,定位部36的中间具有安装旋转轴25的保持孔40,保持孔40中具有与限位槽35配合的限位凸起37。
[0027]当旋转轴25带动限位件27转动后,使得第二齿牙31被第一齿牙30阻挡,从而使得第二齿牙31被第一齿牙30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孔32缩小,从而使得限位件27可以在定位件26的中间转动,当旋转轴25停止转动之后,第一齿牙30再次限制第二齿牙31的位置。可以实现不管限位件27正向转动还是反向转动均可以限制限位件27的位置。当然限位件27需要借助外力才可以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吻合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手柄;与手柄上端铰接的驱动件;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由滑动部和连接部组成;推动件,该推动件一端与驱动件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滑动部铰接连接,所述推动件的中间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吻合器壳体内部;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由旋转轴连接,且位于旋转轴的两端;以及用于调节驱动件位置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安装在旋转轴上,且位于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之间,所述调节件与滑动件的连接部铰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与连接部之间的角度为13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与驱动件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由定位件和限位件组成,所述定位件通过安装部固定在吻合器壳体内,所述限位件设置在定位件的中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吻合器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纯良付建军孙新平蔡久芳涂春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瀚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