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特别是一种无线输入装置的磁电感 应转换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 一般无线装置的电源是以装设一般电池或充电电池为主。其中,因 为充电电池可以再充电利用,所以逐渐成为无线装置使用的主要电力来源之 一。但是,由于装设充电电池的无线装置必须时常进行充电,使用上较为不便, 因此为了使无线装置使用更为方便,便发展出利用无线供电的技术。无线供电的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所达成,其原理为对一个线圈输入 一电流,线圈将因此产生一磁场,而此磁场又将影响到另一线圈,使其也产生 电流。因此,当能源发送体输送一电流至一电感天线时,其将产生一电磁场且 发射一 电磁波,此电磁波将会穿过空气并传输至一无线装置的内部电感天线而 产生一感应电流,最后通过无线装置内部的电路将其转换成稳定电流。然而,目前利用电磁波传输能量的距离有限,且能量转换效率低,利用无 线供电对充电电池充电更是不如有线供电的充电效率,因此目前的无线供电技 术仍存在传输能量的距离短、能源转换效率低以及能源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输入装置的磁电 感应转换系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输入装置的磁电感应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发射器,包括: 一振荡电路,用于以特定频率振荡而产生一振荡信号; 一第一反相电路,与该振荡电路串联,用以反相该振荡信号而输出具有一第一相位的一第一交流信号; 一第二反相电路,与该第一反相电路串联,用以反相该第一交流信号而输出具有一第二相位的一第二交流信号;以及 至少二串联谐振电路,彼此相互并排,每一该串联谐振电路与该第二反相电路并联,以接收该第一交流信号与该第二交流信号,并依据该第一交流信号与该第二交流信号产生一电磁波;以及 一接收器,包括: 至少一并联谐振电路,用以响应该串联谐振电路所发射出的该电磁波而产生一交流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输入装置的磁电感应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射器,包括一振荡电路,用于以特定频率振荡而产生一振荡信号;一第一反相电路,与该振荡电路串联,用以反相该振荡信号而输出具有一第一相位的一第一交流信号;一第二反相电路,与该第一反相电路串联,用以反相该第一交流信号而输出具有一第二相位的一第二交流信号;以及至少二串联谐振电路,彼此相互并排,每一该串联谐振电路与该第二反相电路并联,以接收该第一交流信号与该第二交流信号,并依据该第一交流信号与该第二交流信号产生一电磁波;以及一接收器,包括至少一并联谐振电路,用以响应该串联谐振电路所发射出的该电磁波而产生一交流信号;以及一整流电路,用以将该交流信号转换为一直流信号并输出。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输入装置的磁电感应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振荡电路可为一石英振荡电路。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输入装置的磁电感应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一该串联谐振电路包括一电感天线;一匹配电容,该匹配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感天线的一端; 一第一反相单元,该第一反相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该匹配电容的另一端,该第一反相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反相电路的输出端;以及一第二反相单元,该第二反相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该电感天线的另一端,该第二反相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反相电路的输入端。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输入装置的磁电感应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反相单元包含至少一反相器。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输入装置的磁电感应转换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仁凯,吕建龙,谢俊南,王煜腾,
申请(专利权)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