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电子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7490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6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网球电子感应装置,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网球距离感应器、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比较模块、数据中心、设置模块、微控制器、电源模块、蜂鸣器和振动器,外壳表面设有显示屏和输入数字键,通过网球距离感应器感应网球与人体的距离,经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感应数据的处理后,经过数据比较模块对其与通过输入模块输入至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进行比较分析,达到数据中心的输入数据时,通过微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和振动器的鸣叫和振动的方式提醒本方需要做向后引拍技术,以此达到在来球处于上升期时完成击球动作,提升击球质量和动作定型。缩短掌握底线技术的时间,提高自身的反应能力的同时,增强动作预判的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网球教学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网球电子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在从事网球教学任务中,发现了学生网球击球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击球时间普遍偏晚,击球点偏后,动作时常难以一气呵成,特别是在底线技术的学习中,严重影响学习进度。也就是说对方向本方击球后,本方首先需要做的是将球拍向后引,完成拉拍动作后才能打出有质量的回球,但问题出现在即便学生知道自己要提早引拍,可只要进行有球练习时还是依然会延迟引拍过程,此过程一直以来都是网球教学的难点之一。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类似情况时,会以口头的形式告知学生,动作要提早做,但是什么时候来做,什么情况下来做,没有进行细化,网球重量较大,速度较快,在教学的初级阶段,特别是球快速飞行中难以把握引拍时间,教师的口头指导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虽然也会进行一些细化,比如告知学生大概在来球飞到球网附近时,开始做引拍环节,但收到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因为不同速度、角度和深度的来球各有不同,难以统一固定时间段,因此导致在底线教学中花费的学时过长,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技术成长进度过慢而下降,使得本来有兴趣的学生转移到其他项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网球电子感应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球电子感应装置,可以装在身体任何部位,提醒学生何时开始向后引拍,随后完成击球动作,属于辅助器械部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网球电子感应装置,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网球距离感应器、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比较模块、数据中心、设置模块、微控制器、电源模块、蜂鸣器和振动器,外壳表面设有显示屏和输入数字键,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网球距离感应器的输出端连接,数据比较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数据中心的输入端与设置模块的一输出端连接,设置模块的另一输出端与显示屏连接,设置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入数字键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数据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和振动器连接,所述蜂鸣器和振动器与电源模块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网球距离感应器为红外线感应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模块为充电电池。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本技术网球电子感应装置,通过网球距离感应器感应网球与人体的距离,经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感应数据的处理后,经过数据比较模块对其与通过输入模块输入至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进行比较分析,达到数据中心的输入数据时,通过微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和振动器的鸣叫和振动的方式提醒本方需要做向后引拍技术,以此达到在来球处于上升期时完成击球动作,提升击球质量和动作定型。缩短掌握底线技术的时间,提高自身的反应能力的同时,增强动作预判的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网球电子感应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网球电子感应装置,包括外壳1,设于所述外壳1内的网球距离感应器2、数据处理模块3、数据比较模块4、数据中心5、设置模块6、微控制器7、电源模块8、蜂鸣器9和振动器10。其中,所述网球距离感应器2为红外线感应器,用于感应网球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外壳1的表面设有显示屏11和输入数字键12,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的输入端与网球距离感应器2的输出端连接,数据比较模块4的输入端与数据处理模块3和数据中心5的输出端连接。数据中心5的输入端与设置模块6的一输出端连接,设置模块6的另一输出端与显示屏11连接,设置模块6的输入端与输入数字键12连接,这里的显示屏11为LCD显示屏,可通过输入数字键12和连接的设置模块6输入预设的距离数字至数据中心5。通过网球距离感应器2感应网球与人体的距离,经过数据处理模块3进行感应数据的处理后,再经过数据比较模块4对感应到的网球距人体的距离与数据中心5预设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而微控制器7的输入端与数据比较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蜂鸣器9和振动器10连接,数据比较模块4比较后通过微控制器7控制蜂鸣器9和振动器10的鸣叫和振动提醒,网球距离人体已达到预设距离,可以做向后引拍。蜂鸣器9和振动器10与电源模块8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8为充电电池,用于供电给蜂鸣器9和振动器10,保证其正常工作。本技术网球电子感应装置,通过网球距离感应器2感应网球与人体的距离,经过数据处理模块3进行感应数据的处理后,经过数据比较模块4对其与通过输入模块6输入至数据中心5的数据中心进行比较分析,达到数据中心5的输入数据时,通过微控制器7控制蜂鸣器9和振动器10的鸣叫和振动的方式提醒本方需要做向后引拍技术,以此达到在来球处于上升期时完成击球动作,提升击球质量和动作定型。缩短掌握底线技术的时间,提高自身的反应能力的同时,增强动作预判的水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网球电子感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球电子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网球距离感应器、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比较模块、数据中心、设置模块、微控制器、电源模块、蜂鸣器和振动器,外壳表面设有显示屏和输入数字键,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网球距离感应器的输出端连接,数据比较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数据中心的输入端与设置模块的一输出端连接,设置模块的另一输出端与显示屏连接,设置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入数字键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数据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和振动器连接,所述蜂鸣器和振动器与电源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球电子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网球距离感应器、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比较模块、数据中心、设置模块、微控制器、电源模块、蜂鸣器和振动器,外壳表面设有显示屏和输入数字键,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网球距离感应器的输出端连接,数据比较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数据中心的输入端与设置模块的一输出端连接,设置模块的另一输出端与显示屏连接,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刘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