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砌块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978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砌块制造方法,先将乙醇酰胺,正辛醇,羟基硅油充分混合,加压搅拌得到消泡剂,加入沥青,石英砂,减水剂混合,浇筑静养,翻转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乙醇酰胺,正辛醇,羟基硅油为主要活性成分,充分发挥了其消泡效率,配合司盘60的使用,能很好的促进消泡成分在泡沫液膜中的渗透,提高了泡沫液膜的稳定性,提高了消泡速率。保证了消泡剂整体的消泡、抑泡效果;预处理后废旧沥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耐酸碱性,同时又能改善混凝土浆料密实性、提高了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了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砌块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砌块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砌块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属于一种多相材料,新拌混凝土中适量微小独立分布的气泡类似滚珠,具有润湿分散作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效减少新拌混凝土的沁水,避免离析,同时在硬化混凝土中,微小独立的气泡使硬化混凝土内部毛细管变得细小、曲折、分散,渗透通道减少,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密实性和抗渗性;目前市场上用于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相对复杂,条件要求较高,成本也较高;铣刨下来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将被废弃,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浪费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利用废旧沥青使其变废为宝,并且可以达到产品要求是目前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砌块制造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砌块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乙醇酰胺,正辛醇,羟基硅油充分混合后加到可以加压的容器中,需要将可加压容器的压力控制在0.25-0.5MPa,并且温度要控制在40-65℃,保压时间控制在25-40分钟,保压保温过程结束后,卸掉压力、降温至常压常温后,滴加司盘60搅拌,椰油酸二乙醇酰胺、正辛醇、羟基硅油和司盘60的摩尔比为1:2.5-4:1.2-2:10-15:0.2-0.5,磁力搅拌转速控制在120-300r/min,恒温搅拌20~30min,然后加入聚丙烯甘油醇混合均匀,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消泡剂;步骤2):选用废弃的沥青进行破碎,再经过水洗、晾晒过程,晾晒时间控制在12~18小时,经过晾晒后的废弃沥青,放入预处理液中进行浸润,所述预处理液根据成分组划分包含:乙醇40-12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7份,丁酸脂4-6份,硝基苯磺酸钠1-6份,乙二醇乙醚4-7份,浸泡30~90分钟,取出待用,最后将硅酸盐水泥120-180份、石灰石粉20-70份、磷渣30-60份、磨细山灰10-15份和清水40-90搅拌均匀; 步骤3):加入石英砂150-280份、预处理后的废旧沥青200-280份、减水剂3-9份和玻璃纤维15-20份搅拌均匀后,加入消泡剂8-16份混合均匀后静置30分钟,得到混凝土砌块浆料,将混合浆料浇注到预定模具中,浇注后送往静养室中进行预养静停;预养静停时间控制在12~18小时,预养静停结束后再进行翻转脱模,把成型的胚体取出来,进行切割处理,按照设计文件加工得到所要求的规格尺寸的坯体;翻转脱模后需要进行二氧化碳养护即得。
[0005]优选地,所述石英砂在加入前应进行3~5次研磨,直到确认其粒度小于等于35,再按照前述配比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1.5-2.5min,搅拌料的扩散度小于30;石英砂粒径控制在0.5-2mm范围内。
[0006]优选地,所述硅酸盐水泥标号为40.5。
[0007]优选地,可加压容器压力控制在0.35MPa,温度控制在55℃,保压时间控制在32分钟。
[0008]优选地,步骤2)破碎成8-12mm的颗粒。
[0009]优选地,步骤1)滴加司盘60至温度为28-45℃的磁力搅拌。
[0010]优选地,二氧化碳养护压力为0.75MPa,养护时间控制在3-5小时。
[0011]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乙醇酰胺,正辛醇,羟基硅油为主要活性成分,充分发挥了其消泡效率,配合司盘60的使用,能很好的促进消泡成分在泡沫液膜中的渗透,提高了泡沫液膜的稳定性,提高了消泡速率。保证了消泡剂整体的消泡、抑泡效果;预处理后废旧沥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耐酸碱性,并且在与水泥及掺合料水硬后接触面更加紧密,同时又能改善混凝土浆料密实性、提高了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和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砌块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乙醇酰胺,正辛醇,羟基硅油充分混合后加到可以加压的容器中,需要将可加压容器的压力控制在0.25-0.5MPa,并且温度要控制在40-65℃,保压时间控制在25-40分钟,保压保温过程结束后,卸掉压力、降温至常压常温后,滴加司盘60搅拌,椰油酸二乙醇酰胺、正辛醇、羟基硅油和司盘60的摩尔比为1:2.5-4:1.2-2:10-15:0.2-0.5,磁力搅拌转速控制在120-300r/min,恒温搅拌20~30min,然后加入聚丙烯甘油醇混合均匀,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消泡剂;步骤2):选用废弃的沥青进行破碎,再经过水洗、晾晒过程,晾晒时间控制在12~18小时,经过晾晒后的废弃沥青,放入预处理液中进行浸润,所述预处理液根据成分组划分包含:乙醇40-12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7份,丁酸脂4-6份,硝基苯磺酸钠1-6份,乙二醇乙醚4-7份,浸泡30~90分钟,取出待用,最后将硅酸盐水泥120-180份、石灰石粉20-70份、磷渣30-60份、磨细山灰10-15份和清水40-90搅拌均匀; 步骤3):加入石英砂150-280份、预处理后的废旧沥青200-280份、减水剂3-9份和玻璃纤维15-20份搅拌均匀后,加入消泡剂8-16份混合均匀后静置30分钟,得到混凝土砌块浆料,将混合浆料浇注到预定模具中,浇注后送往静养室中进行预养静停;预养静停时间控制在12~18小时,预养静停结束后再进行翻转脱模,把成型的胚体取出来,进行切割处理,按照设计文件加工得到所要求的规格尺寸的坯体;翻转脱模后需要进行二氧化碳养护即得。
[0014]优选地,所述石英砂在加入前应进行3~5次研磨,直到确认其粒度小于等于35,再按照前述配比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1.5-2.5min,搅拌料的扩散度小于30;石英砂粒径控制在0.5-2mm范围内。
[0015]优选地,所述硅酸盐水泥标号为40.5。
[0016]优选地,可加压容器压力控制在0.35MPa,温度控制在55℃,保压时间控制在32分钟。
[0017]优选地,步骤2)破碎成8-12mm的颗粒。
[0018]优选地,步骤1)滴加司盘60至温度为28-45℃的磁力搅拌。
[0019]优选地,二氧化碳养护压力为0.75MPa,养护时间控制在3-5小时。
[002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砌块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乙醇酰胺,正辛醇,羟基硅油充分混合后加到可以加压的容器中,需要将可加压容器的压力控制在0.25-0.5MPa,并且温度要控制在40-65℃,保压时间控制在25-40分钟,保压保温过程结束后,卸掉压力、降温至常压常温后,滴加司盘60搅拌,椰油酸二乙醇酰胺、正辛醇、羟基硅油和司盘60的摩尔比为1:2.5-4:1.2-2:10-15:0.2-0.5,磁力搅拌转速控制在120-300r/min,恒温搅拌20~30min,然后加入聚丙烯甘油醇混合均匀,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消泡剂;步骤2):选用废弃的沥青进行破碎,再经过水洗、晾晒过程,晾晒时间控制在12~18小时,经过晾晒后的废弃沥青,放入预处理液中进行浸润,所述预处理液根据成分组划分包含:乙醇40-12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7份,丁酸脂4-6份,硝基苯磺酸钠1-6份,乙二醇乙醚4-7份,浸泡30~90分钟,取出待用,最后将硅酸盐水泥120-180份、石灰石粉20-70份、磷渣30-60份、磨细山灰10-15份和清水40-90搅拌均匀;步骤3):加入石英砂150-280份、预处理后的废旧沥青200-280份、减水剂3-9份和玻璃纤维15-20份搅拌均匀后,加入消泡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长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