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94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41
流体管理装置,至少包括连接部、阀单元以及节流单元,通过连接部将阀单元、节流单元组装为一个整体,流体管理装置作为整体与热管理系统连接,与热管理系统组装方便,通过在连接部设置连通通道,利用阀单元的开闭控制连通通道的通断以及通过节流单元调节流量,由于连通通道形成于连接部内,连通通道的连接点在连接部的内部,减少了流体管理装置的泄露。减少了流体管理装置的泄露。减少了流体管理装置的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管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流体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管理系统包括多个阀部件、节流部件等零部件,通常是通过多个管路将以上零部件进行连接,这样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零部件的数量增加,连接点增加,导致热管理系统在连接点的泄露风险增加,组装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管理装置,能够与热管理系统组装方便,同时能够减少连接处的泄露。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管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节流单元、第一阀单元和第二阀单元,所述连接部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阀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阀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三安装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三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包括第一连通通道、第二连通通道、第三连通通道和第四连通通道,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一连通通道对应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管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节流单元、第一阀单元和第二阀单元,所述连接部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阀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阀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包括第一连通通道、第二连通通道、第三连通通道和第四连通通道,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安装部具有口,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在所述第二安装孔所对应的安装部具有口,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第三连通通道、第四连通通道在所述第三安装孔所对应的安装部具有口,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第三连通通道、第四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三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阀单元能够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连通,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单元能够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三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单元能够使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和所述第三连通通道的其中之一与所述第四连通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理装置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阀单元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单元使所述第三连通通道与所述第四连通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三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单元使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与所述第四连通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口与所述第三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口为进口;在所述流体管理装置的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三口为进口,所述第二口为出口;在所述流体管理装置的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口为进口,所述第三口为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理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部,所述气液分离部包括筒体部,所述筒体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流体管理装置具有第一腔,所述筒体部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腔是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部分,所述第四连通通道在所述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腔的通道口,所述第四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四口和第五连通通道,所述第四口与所述第五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五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一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腔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在第一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在第一面的投影、所述第三连通通道在第一面的投影垂直;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另一侧,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一侧,所述第三连通通道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另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口、第二口、第三口和第四口,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四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同一壁,所述第二口和第三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同一壁;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口朝向一
致;定义所述第一腔的轴线方向为上下方向,部分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方,至少部分所述气液分离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通通道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三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一腔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二腔的轴线平行。8.一种流体管理装置,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节流单元和第三节流单元,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四安装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三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五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六连通通道、第七连通通道和第八连通通道,所述第六连通通道在所述第四安装孔对应的安装部具有口,所述第六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七连通通道在所述第五安装孔对应的安装部具有口,所述第七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五安装孔,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节流单元能够使所述第六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七连通通道连通,通过调节所述第三节流单元能够使所述第七连通通道与所述第八连通通道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理装置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使所述第六连通通道与第七连通通道连通,或者,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使所述第六连通通道与第七连通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三节流单元使所述第七连通通道与所述第八连通通道连通;在所述流体管理装置的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使所述第七连通通道与所述第六连通通道连通,和/或,所述第三节流单元使所述第七连通通道与所述第八连通通道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五口和第六口,所述第五口与所述第六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六口与所述第七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八连通通道为出口通道;在所述流体管理装置的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五口为进口,所述第六口为出口;在所述流体管理装置的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六口为进口,所述第五口为出口。11.根据权利要求8

10任一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理装置还包括第三阀单元和第四阀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六安装孔和第七安装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三阀单元位于所述第六安装孔,至少部分所述第四阀单元位于所述第七安装孔;所述第六连通通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流体管理装置的第五口连通,所述第一段在所述第四安装孔对应的安装部具有口,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四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段在所述第六安装孔对应的安装部具有口,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六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段在所述第五安装孔对应的安装部具有口,所述第二段与第五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三阀单元能够使第一段连通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七连通通道包括第一子段、第二子段和第三子段,所述第一子段、所述第三子段与所述第六口连通,所述第一子段在所述第七安装孔对应的安装部具有口,所述第一子段与所述七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子段在所述第五安装孔对应的安装部具有口,所述第二子段与所述第五安装孔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六零H一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