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差速送带装置及送带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03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带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独立差速送带装置及送带方法。该一种独立差速送带装置,由于设置了第一送带机构、第二送带机构和存储机构,实现了织带的自动化送料降低人工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第一提升组件与第二滚轮连接能够带动第二滚轮移动以调节第一缝隙,第二提升组件与第四滚轮连接能够带动第四滚轮移动以调节第二缝隙,进而能够调节第二滚轮和第四滚轮与织带之间的压力,提高织带上料输送的稳定性和精准度。同时由于设置了存储机构能够以配合后期工序的需要,进而实现安全带自动化生产。而实现安全带自动化生产。而实现安全带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立差速送带装置及送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带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独立差速送带装置及送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汽车的使用越来越便捷,汽车零配件行业也持续保持稳定发展。安全带作为汽车安全防护装置中关键性零部件,其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
[0003]安全带是由安全带织带、卷收器、插扣、插板等部件组成的一套被动安全系统,其中安全带织带端部通过一带针固定锁紧在与卷收器内,实现安全带织带和卷收器的固定连接。由于安全带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具体涉及到定长切断、套设锁舌、套设止滑扣、两端卷绕缝纫等复杂工艺,目前通常多采用手工送料、人工组装,因此存在着产品生产效率低、产品加工质量一致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独立差速送带装置及送带方法,能够实现自动化送料降低人工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差速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沿送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送带机构、支撑平台和第二送带机构;所述第一送带机构和所述第二送带机构均通过安装板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撑平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支撑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送带机构和所述第二送带机构之间;所述第一送带机构包括第一提升组件、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及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反向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转动面之间形成第一缝隙;所述第一提升组件与所述第二滚轮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滚轮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缝隙;所述第二送带机构包括第二提升组件、第三滚轮、第四滚轮及驱动所述第三滚轮和所述第四滚轮反向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三滚轮和所述第四滚轮转动面之间形成第二缝隙;所述第二提升组件与所述第四滚轮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第四滚轮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缝隙;还包括存储机构,所述存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下方的存储箱;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与所述存储箱连通的开口;所述存储机构还包括第三提升组件及与所述第三提升组件连接的盖板,所述第三提升组件带动所述盖板偏转以开合所述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差速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第一提升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气缸及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连接的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铰接,所述第二滚轮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滚轮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第二提升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气缸及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连接的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转动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铰接,所述第四滚轮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且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差速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万向接头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回转中心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万向接头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回转中心轴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独立差速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以及驱动第三齿轮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三转轴通过第三万向接头与所述第三齿轮的的回转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方董旭伟方勇程科杰沈琦李显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日设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