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上的零部件,特别是一种用于切换电源的控制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电机在第一次使用时,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改装线路,不仅要在市电与负载之间装配电闸开关,还要在发电机与负载之间装配电闸开关,因此,安装较为麻烦,而且要花费一定的安装费用。现有发电机是这样使用的当市电停电时,必须先断开负载与市电连接的电闸开关,再接通负载与发电机的输出端连通电闸开关,然后启动发电机,使其为负载进行供电;当市电来电后,必须先停止发电机的工作,断开负载与发电机输出端连通的电闸开关,再连通负载与市电连接的电闸开关。因此,其操作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安全可靠的用于发电机上的电源自动切换控制器,它可以使负载在市电电源与非市电电源之间的连接上实现自动切换,明显地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非常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市电信号感应电路和电源切换控制电路,电源切换控制电路包括有市电输入端、非市电输入端负载供电输出端,市电信号感应电路的输入端并接在市电输入端上,市电信号感应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电机上的电源自动切换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市电信号感应电路(1)和电源切换控制电路(2),电源切换控制电路(2)包括有市电输入端(B1、B2)、非市电输入端(B3、B4)、负载供电输出端(B5、B6),市电信号感应电路(1)的输入端并接在市电输入端(B1、B2)上,市电信号感应电路(1)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电路(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B7、B8)并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电机上的电源自动切换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市电信号感应电路(1)和电源切换控制电路(2),电源切换控制电路(2)包括有市电输入端(B1、B2)、非市电输入端(B3、B4)、负载供电输出端(B5、B6),市电信号感应电路(1)的输入端并接在市电输入端(B1、B2)上,市电信号感应电路(1)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电路(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B7、B8)并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电机上的电源自动切换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市电信号感应电路(1)是由光电感应器(PC817)和第四电阻(R4)构成,光电感应器(PC817)的输入端与第四电阻(R4)串接后分别与市电输入端(B1、B2)连接,光电感应器(PC817)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信号输入端(B7、B8)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发电机上的电源自动切换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电源切换控制电路(2)包括有继电器(J)、第三、四稳压二极管(Z3、Z4)、第一、二二极管(D1、D2)、可控硅(Q1)、第四三极管(Q4)、第一、二、六、七电阻(R1、R2、R6、R7)和第一、二、三电解电容(C1、C2、C3),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非市电输入端(B3)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接地,一端跟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的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四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连接,第四稳压二极管(Z4)的正极接地,一端跟第四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连接的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三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