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忻泉专利>正文

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的操作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230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的操作机构,具有真空断路器本体和投切机构;所述本体具有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主刀座、进线柱、和出线柱和辅助刀座,设置在壳体内的脱扣机构和用于灭弧的真空灭弧室;所述进线柱位于主刀座和辅助刀座之间,所述投切机构具有设置在进线柱顶部且与进线柱转动连接的隔离刀、用于驱动转轴转动从而通过绝缘拉杆带动隔离刀转动的驱动机构、用于检测主刀座和辅助刀座带电的电压传感器,所述隔离刀通过绝缘拉杆与固定在壳体上的转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直接在主电源和辅助电源之间进行切换,且可靠性高,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高压电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的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力网络中,有许多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例如煤矿和炼油/—,这些单位 一旦发生停电事故,将会给单位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这些单 位的供电系统中,都需要备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当主电源出现停电事故时,备用电源 必须立即投入恢复供电,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通过双电源切换机构在主电源和备用 电源之间进行手动切换或自动切换。传统的双电源切换机构是采用两台高压开关柜加一套极其复杂的电气联锁装置,严 防两条回路并列运行。这种双电源装置有以下三大缺陷(1)闭锁不可靠目前,电气 连锁可靠性太低,严禁使用,机械连锁装置国家又无统一设计规范标准,只能由各地自 行设计、改造。(2)操作复杂,且容易卡塞,造成电力事故;(3)投资大,需购两台丌 关柜,然后设计闭锁装置,再改装到开关柜上。目前国内的双电源切换机构一般是采用两台断路器,把每台断路器的进线端各接一 路电源,然后将两台断路器的出线端并接在一起,并通过电气联锁装置实现对主电源和 备用电源进行切换。这种的双电源切换机构的缺点是工作可靠性较差,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的操作机构,具有真空断路器本体(1)和投切机构(2);所述真空断路器本体(1)具有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上用于与主电源电连接的主刀座(12)、进线柱(13)、和出线柱(14),设置在壳体(11)内的用于控制进线柱(13)与出线柱(14)之间电路通断的脱扣机构和用于灭弧的真空灭弧室(16);所述投切机构(2)具有设置在进线柱(13)顶部且与进线柱(13)转动连接的隔离刀(21),所述隔离刀(21)通过绝缘拉杆(22)与固定在壳体(11)上的转轴(2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主刀座(12)和辅助刀座(17)带电的电压传感器(5);所述壳体(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的操作机构,具有真空断路器本体(1)和投切机构(2);所述真空断路器本体(1)具有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上用于与主电源电连接的主刀座(12)、进线柱(13)、和出线柱(14),设置在壳体(11)内的用于控制进线柱(13)与出线柱(14)之间电路通断的脱扣机构和用于灭弧的真空灭弧室(16);所述投切机构(2)具有设置在进线柱(13)顶部且与进线柱(13)转动连接的隔离刀(21),所述隔离刀(21)通过绝缘拉杆(22)与固定在壳体(11)上的转轴(2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主刀座(12)和辅助刀座(17)带电的电压传感器(5);所述壳体(11)上还设有用于与辅助电源电连接的辅助刀座(17),进线柱(13)位于主刀座(12)和辅助刀座(17)之间;所述投切机构(2)还具有用于驱动转轴(23)转动从而通过绝缘拉杆(22)带动隔离刀(21)转动的驱动机构(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动机构(3)具有原动机(31)和齿轮组(32),所述原动机(31)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转 轴(23)转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轴(23)的一端设有用于手动转动转轴(23)的手柄。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 动机(31)为直流电机,所述齿轮组(32)包括受直流电机(31)直接带动的主动齿轮(321)和固定在转轴(23)上的从动齿轮(322),所述主动齿轮(321)与从动齿轮相 啮合。5、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忻泉
申请(专利权)人:叶忻泉温州大学浙江宏秀电气技术研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