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忻泉专利>正文

智能电网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2046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高压电网切换装置,包括一个隔离开关、两个断路器、两个电子式组合互感器,通过驱动隔离刀转动来实现与主接线柱、副接线柱的通断,有效提高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能,电子式组合互感器集电压互感器、保护电流互感器、测量电流互感器于一体,共用一绝缘体,共用数据收集设备,体积小,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智能电网用自动化配电设备
,具体涉及智能电网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网络中,有许多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例如煤矿等,这些单位一旦发生电网负荷异常或停电故障,将会给单位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这些单位的供电系统中,都需要备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当出现电网负荷异常或主电源出现故障时,备用电源必须立即投入恢复供电,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通过电网负荷切换机构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进行自动切换;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作为电网负荷切换机构中获取电参数的关键元件,其工作可靠性非常重要,然而常用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因其固有缺陷已不能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目前基于LPCT的电子式电流或电压互感器虽已有工程应用,但不论是采用电子式电流或电压互感器还是采用常规电流或电压互感器的方式,都不能解决常规电流或电压互感器易发生铁磁谐振等缺点,无法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流电压组合式互感器采集电信号、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进行自动切换的智能高压电网切换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高压电网切换装置, 包括隔离开关、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设置在隔离开关两侧,所述隔离开关包括主接线柱、副接线柱、出线柱、隔离刀,第一断路器包括有第一出线柱和第一进线柱,所述第一进线柱与主电源电连接,第二断路器包括第二出线柱和第二进线柱,所述第二进线柱与备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出线柱与主接线柱电连接,所述第二出线柱与副接线柱电连接,所述隔离刀包括主隔离刀头、副隔离刀头、主转轴、副转轴、主绝缘拉杆、副绝缘拉杆,所述主隔离刀头、副隔离刀头构成135°C的V形,所述主转轴动力输入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主转轴动力输出端与主绝缘拉杆一端连接,主绝缘拉杆另一端与主隔离刀头连接,所述主转轴与主隔离刀头联动;所述副转轴动力输入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所述副转轴动力输出端与副绝缘拉杆一端连接,副绝缘拉杆另一端与副隔离刀头连接,所述副转轴与副隔离刀头联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齿轮,所述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与主转轴和副转轴联动,电机带动主转轴和副转轴同时联动,两侧受力均勻,还设置有两个电子式组合互感器,所述两个电子式组合互感器分别与第一进线柱、第二进线柱电连接,所述电子式组合互感器包括有立柱式绝缘子、风雨帽、绝缘油、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带铁芯的低功率电流互感器、罗格夫斯基线圈电流互感器、数据收集设备,所述风雨帽位于立柱式绝缘子上端,所述风雨帽一侧的下部设置有一次导线进线端,所述风雨帽另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一次导线出线端,所述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带铁芯的低功率电流互感器及罗格夫斯基线圈电流互感器高压部分设置在风雨帽内,所述立柱式绝缘子及风雨帽内部充满绝缘油;所述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包括十个以上相互串联的电容组成的电容组,所述电容组设置在立柱式绝缘子内部,所述电容组一端与一次导体相连接,所述电容组另一端与电压数据收集设备相连接;所述带铁芯的低功率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绕组、小损耗二次绕组、小铁芯、分流电阻,所述一次绕组与一次导体串联连接,小铁芯位于一次绕组与小损耗二次绕组之间,所述小损耗二次绕组与分流电阻首尾连接构成回路,所述分流电阻两端分别引出连接线与数据收集设备连接;所述罗格夫斯基线圈电流互感器包括罗格夫斯基线圈、电子线路板、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光源、二次处理装置,所述一次导体穿过罗格夫斯基线圈设置,所述电子线路板第一输入端与罗格夫斯基线圈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纤一端与电子线路板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另一端与光源相连接,所述电子线路板输出端通过第二光纤与二次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二次处理装置与数据收集设备信号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主接线柱上部、副接线柱上部设置有第一辅助接触板,所述主隔离刀头和副隔离刀头相应位置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辅助接触板,所述第二辅助接触板上活动连接有“ η,,型卡罩,所述“ η,,型卡罩活动端设置有挂钩,所述主隔离刀头与主接线柱接触或副隔离刀头与副接线柱接触时,所述“η”型卡罩挤压连接第一辅助接触板与第二辅助接触板且垂直压力大于0. SMpa ;所述主接线柱上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压弹片、第二压弹片,副接线柱上上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压弹片、第二压弹片,所述第一压弹片、第二压弹片相对主接线柱及副接线柱中心轴略向外倾斜,所述主隔离刀头和副隔离刀头设置有通过隔离刀的电流驱动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吸引力与通过隔离刀电流大小成正比,电流驱动回路中串联连接有切换常闭结点,所述主隔离刀头与主接线柱接触或副隔离刀头与副接线柱接触时所述第一压弹片、第二压弹片与隔离刀接触且由电磁铁产生的垂直吸引力大于 0.5Mpa。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观察窗口、放大镜、照明射灯、窗口位置切换装置、窗口位置微调装置,所述窗口位置切换装置设置有主位置和备用位置,并实现在主位置与备用位置之间的切换,所述主位置为观察窗口对准主接线柱与主隔离刀头的接触部分,所述备用位置为观察窗口对准副接线柱与副隔离刀头的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上设置有温度指示片,所述窗口位置微调装置实现观察窗口中心从A相、B相及C相之间切换, 所述放大镜设置在观察窗口上,所述照明射灯设置在放大镜一侧且与放大镜中线轴同向设置。本实用一种智能高压电网切换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 一个隔离开关与两个断路器相配合,通过驱动隔离刀转动来实现与主接线柱、 副接线柱的通断,有效提高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能;(2)带铁芯的低功率电流互感器的分流电阻、小铁芯、一次绕组及小损耗二次绕组集成安装,整体体积小,节约空间,分流电阻对互感器的损耗基本上是零,极大的扩大了测量范围,在一次电流饱和特性上得到极大的改善,测量精度同时也得到提高;(3)罗格夫斯基线圈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部分采用光信号而无需电源供电,一次与二次部分无电缆连接,因而其绝缘结构简单,实现了体积的小型化,并可在线维修,由于一次部分采用光信号,克服了传统互感器的磁滞与磁饱和缺点;(4)电子式组合互感器集电压互感器、保护电流互感器、测量电流互感器于一体, 共用一绝缘体,共用数据收集设备,体积小,成本低;(5)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设置在立柱式绝缘子中间,合理利用空间,实现高低压隔离;(6)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带铁芯的低功率电流互感器及罗格夫斯基线圈电流互感器高压部分设置在风雨帽内,高压部分集中一处进行安装、采样,有利于生产、安装和调试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一种智能高压电网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部件电子式组合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部件罗格夫斯基线圈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图。图4是本实用部件带铁芯的低功率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智能高压电网切换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隔离开关1、第一断路器2、第二断路器3,第一断路器2、第二断路器3设置在隔离开关1两侧,隔离开关1包括主接线柱11、副接线柱12、出线柱13、隔离刀14,第一断路器2包括有第一出线柱21和第一进线柱22,所述第一进线柱22与主电源电连接,第二断路器3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叶忻泉
申请(专利权)人:叶忻泉温州大学宏秀电气技术研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